浅谈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7-23唐立伟李宇才龙育才
唐立伟 李宇才 龙育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处在机遇与挑战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却呈现一个“怪圈”:高职毕业生就业难,而一线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不足,高职教育沿用的课程模式没有培养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对高职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开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对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研,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高职课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围绕主题“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通过网络查询、问卷调查、走访、会议交流等方式对21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经过归纳整理,得到下列结论。
1.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探索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学科体系化的课程改革——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图1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课程改革的轨迹。
图1 课程改革的轨迹
平台式课程模式是按专业大类,拓宽专业口径设计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增强了适应性,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职业岗位迁移,但总体来说,平台式模式只是对学科本位模式的改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部分地方高职院校和刚刚开始举办高职的院校,则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模式。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强调终身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能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准备的基本要求。但该模式只是将各类课程归类于不同的模块中,而具体的课程内容仍然是学科知识的体系。该模式在中职用得较多,在高职仍有少数院校采用。
项目课程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目标,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过程,成功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但是它的系统性不强,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近年来,一些实训条件较好的示范高职院校对该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职教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代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关注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是当前我国职教研究的热点。近两年,一些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基于工作过程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意识淡薄,效率不高。目前在广大教师中存在课改意识不强、高职课程开发或建设的理念比较模糊、畏难思想严重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师经常会说学生基础不好,环境和条件不具备;加之大多数教师尚无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经验,而且实施一门完全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课改课,教师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搞设计和开发,而目前尚未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量核算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热情。再者,课程开发的流程过长,涉及部门多、人员多,由于过程接口衔接不好,沟通不利,因而效率很难提高。
(2)思维僵化,没有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两个问题: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特征并不明显,既难将其归入某种特定的模式,同时又无法归纳出自身的特色;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照搬国外职教课程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国情、专业特点、课程内容特性、师资和设备实施条件及企业参与程度等实际条件,导致达不到课改课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更适用于单一岗位或岗位跨度小的职业人才培养,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宽口径专业,涉及多工种,多职业,能力复杂,行动体系庞大,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借鉴“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进行开发时,一定要有所创新。
(3)开发不规范,脱节现象严重。一个比较规范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大体上要包含六个关键环节:专业市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结构分析、单元课程分析、教材编写选用、教学实施及评估。由于我国政策和体制上的某些缺陷,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专业市场调研不够充分,造成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不准,这种先天不足很难保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在教材编写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高职教材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问化、著作化,即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且往往是教师通过查阅学术专著和文献资料的途径编写出来的,没有企业专家参与,是不适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
(4)实施难度大。近几年,通过课题、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高职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却没法顺利实施。实施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校企合作问题。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而目前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是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专家很少。这种封闭式的课程开发方法,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内容重理论、重基础、重系统,难以随着职业的变迁作出快速反应。二是师资能力问题。“双师”型教师的短缺是课改的“瓶颈”之一。学科体系下,教师一般局限课本上的学习与教授,对企业生产技术的陌生,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直接影响产学合作下的高职课程开发。三是实训设施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是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工作环境中进行的,按照工作的方式学习。限于种种原因,目前职业学校对实训设施的投入有限,影响了学习情境的创设。
二、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高职课程开发存在上述问题,使课程改革难以深入,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从宏观(国家层面)、中观(学院层面)和微观(教师层面)三个层面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1.宏观层面
主要解决校企合作、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资金投入等问题,为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尽快颁布我国《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把法律的原则精神细划为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条文,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政府加大统筹力度,鼓励、引导、扶持职业技术院校与大中型企业以产权为纽带组建职教集团,并切实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共同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上靠、下挂、横联,带动一批薄弱学校,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定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职教经费”,列入成本允许所得税前扣除,作为企业从事职业教育方面的专项经费来源;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扶持职业教育院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另外,可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完成专业市场调研及职业岗位分析任务,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提供指南。专门机构配备的专职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很快成为经验丰富的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同时,由于专门机构的成立,使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效率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及时,形成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
2.中观层面
完善学院制度,形成课改的良性机制。主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学院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规范课程开发流程及工作职责,从组织上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命令干预和部门间利益纷争的影响。系部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负责进行市场调研,提出新增专业或老专业改造方案,组织各开发阶段的审议、审核及实施过程中的更改。第二,尽快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量核算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课改积极性。由于双师素质教师的缺乏,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往往需安排三个教师——传统教师1名,企业专家1名,操作老师1名,而且课改课的设计和开发要花费教师相当大的精力,人均工作量怎么算的问题必须解决。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制度。建议学校多进行一些先进课程开发技术的参观、学习、培训等活动,开阔视野,变换思维,尤其要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去学习先进课改思想;同时采用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办法轮训在职教师,以更新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创建职业环境。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既可以对学校培养的产品进行检验,也可以为学校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职业学校应与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大实习设备的投入,整合实习资源,创建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形成“厂中校、校中厂,亦厂亦校”的局面,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3.微观层面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自主学习职教先进理论,增强课改意识,突破原有的陈旧知识体系和故步自封的思维观念,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培养超前意识。其次,要创造条件去学习先进技术,多下企业实践,提升双师素质,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需要。第三,要注重细节,开拓创新。在开发过程中要严谨,对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例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一定要系统仔细,这样,才能准确确定工作知识,把握工作结构。在借鉴外国课程模式进行开发时,一定要有所创新,要结合国情,考虑专业特点、课程内容特性、师资和设备实施条件及企业参与程度等实际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应当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完善课程开发资料。
三、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探索。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形成方案,突出重点,克服困难,狠抓落实,上下齐心协力快速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质量,培养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紧缺性技能人才。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颜永廷.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2):18-20.
[3]刘加勇.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