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两区”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2010-07-19白志华任红燕张晓玲秦作霞邢虹娟
白志华,任红燕,张晓玲,秦作霞,邢虹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1 山西“两区”区域分布
山西“两区”是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在吕梁山和太行山区的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涉及山西省10个市的59个县。主要集中在忻州、吕梁、临汾和大同4个市,共有39个县,占四市县数的2/3以上。其中忻州市13个,占到全市县数的92.9%;吕梁市11个,占到全市县数的84.6%;大同市6个,占到全市县数的66.7%(不包括城区、矿区);临汾市9个,占到全市县数的52.9%。其余6个市有20个,约占“两区”县总数的1/3左右(表1)。
表1 山西“两区”的59个县分布
由表1可知,全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均在 “两区”内。全省22个省级贫困县(包括插花县)只有山阴、沁水、蒲县3县在“两区”范围以外。可以说,“两区”基本上代表了山西的贫困面。
2 山西“两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 经济总量小,差距悬殊
“两区”国土面积9.87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1%。2007年,“两区”总人口1 233.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37%;其中农业人口881.5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7.83%。“两区”生产总值1 193.0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0.81%;财政总收入212.41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7.69%。由此可以看出,“两区”虽然占有全省近2/3的国土,1/3多的人口,却只拥有全省1/5左右的经济总量和财政能力。
2007年,“两区”生产总值县均20.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平均数的43.5%。从表2可看出,“两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虽然比全省高5.41个百分点,但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当前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全省2004年的发展水平。
表2 2001—2007年山西“两区”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较
2.2 县域财力薄弱,可用财力比重小
截止2007年底,“两区”财政总收入县均3.6亿元,仅占全省县均财政总收入的35.7%。其中,夏县、沁县、广灵、岢岚、天镇、隰县、石楼、吉县、大宁、永和10个县的财政收入尚未达到亿元。县财政总收入最少的是永和县,仅为1 165万元,刚过千万元关。2007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9.8%。同期“两区”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到财政总收入的33.3%,比全省低16.5个百分点。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平均规模为5.02亿元,“两区”平均规模为1.25亿元,仅为全省平均规模的1/4。由此可见,“两区”县域可用财力比重很小,发展后劲较差。
2.3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贫困县依然贫困
2007年,“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341元,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3.86%,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5%。2001—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253元,全省增长244元,而“两区”仅增长174元。在此期间,“两区”与全省相比,人均收入差距由830元扩大到1 325元;与全国相比,由1 240元扩大到1 799元(表3)。其中,石楼和大宁两县仍处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人均1 067元)。
表3 山西“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元
“两区”59个县中,人均纯收入1 000元以下的村有1 805个,总人口96.68万人。其中,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村有74个,总人口41 073人。从表4看出,“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集中分布于1 500~3 000元之间,占“两区”县数的61.02%。说明“两区”经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2.4 产业构成不合理,贫困县仍然以农业为主
2000年,“两区”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 23.5%,43.2%,33.3%,到 2007年调整为10.0%,61.0%,29.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7.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是,2007年“两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高达44.1%,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只占到全省二、三产业增加值的21.2%和17.1%。由此可以得出,“两区”产业构成,基本上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中神池、永和、天镇、阳高、岢岚、五寨6个县高达30%以上。这些县都是山区县和纯农业县,即所谓“地下无煤矿,地上无工业”的穷县。有的县农业生产条件很好(如阳高县、夏县),但是由于长期从事低附加值的上游农产品生产,也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表4 2007年山西“两区”59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布
3 山西“两区”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3.1 创建省级大型、特大型特色产业开发集团
小杂粮、干果、牛羊肉是“两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宗骨干农产品[3],是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开发的优势产业。这些宝贵特产,基本上是以初级产品出售[4]。但是由于开发分散(各县都搞一点)一直没有形成拳头产品,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上档次,形成省内不显眼、全国没地位的局面。近几年来,仅仅在包装上做了一些改进,没有关注到现代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方式,没有尽快融入时尚的都市化生活,没有为山西特产赢得一个全新的市场、为“两区”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因此,省政府应出面引进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如中粮集团、供销集团),投资山西特色产业开发;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资源型企业转向本省特色产业开发,参股、兼并、收购本省中小型农产品开发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地位;引导省内外科技部门参与山西特产种质资源开发、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技术,如小米的方便快捷进餐方式、红枣的抗裂变品种、肥羔最优杂交组合等专项研究开发,提高山西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依靠高科技不断开发消费者需要的多样化产品,使产品拥有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3.2 建设恒山—五台山双星座景区
当前,业界人士认为,中国旅游正进入探索第3代景区创新阶段,观光已退居其后,而度假则跃居突出地位。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布十分分散,点多面广,“散”是其致命弱点。五台山虽然申遗成功,但仅仅是文化遗产,五座台顶还没有融入申遗名录,还不是完整的世界级五台山风景区。因此,有“两会”人士提案,建议将五台县、繁峙县和代县从忻州市划出来,设立五台山市,如果再将北岳恒山与五台山相连建成双星座景区,山西省中北部地区(含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将成为国内外一个巨大的超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恒山—五台山两山核心景区直线距离不到80 km,不论开发高速公路还是利用现有公路,都相当便捷。目前,正值国内五岳联合申遗,山西省应积极响应,将恒山景区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在国内外大规模招商引资,争取国家立项,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一功在千古的工程。建设两山联合景区,是山西后工业时期极其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课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恢弘事业,对繁荣山西“两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具有特殊价值。
3.3 建立山西生态建设工程专业队
“两区”是我国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工程是“两区”的长期任务。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意见,应尽快组建山西省生态建设工程专业队,广泛吸纳山区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承担全省生态工程包括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城市环保、绿化工程;工矿企业“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和“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的工程建设,以及国家碳汇林业工程建设。组建生态建设工程专业队,能使广大山区农民就近就业,并且获得稳定收入。生态建设工程专业队可以比照民兵预备役形式组建,由省、市、县扶贫办负责协调工程任务,尽量就近安排工程,也可以组织远征军到较远的地方承包大型工程。
3.4 注重培育高学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两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是“两区”农业的出路。但是“两区”农业的产业结构一直不够合理,发挥不出潜力,形不成优势。究其原因,在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不足。只有采取培育职业农民,改造主体结构;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联合;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加快土地流转,创新经营机制等多种方式,才能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为此,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要出台鼓励性政策,提升传统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城镇居民和工商业主带着信息、技术、资金投资创办农业实体,吸引高学历青年投身农业。山西省自2006年提出“一村配备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将成为“两区”最有生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培养大学生村干部上,山西省已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如长治市设立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帮扶他们兴办、领办项目,让他们带领当地群众致富。长子县建成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由政府出资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廉价租赁形式交给大学生村干部经营。晋城市由市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活动提供财政贴息或担保贷款。国外也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制定出台鼓励扶持政策,能够充分利用、发挥高学历青年在农村的创业活力,加速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队伍的发展壮大,增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3.5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山西省“两区”基本上由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组成。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截止2008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437万人下降到259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比重达11.2%。人数虽然少了,但是帮助这些人脱贫的难度却加大了,只有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首先要针对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位置,经过群众广泛讨论、专家论证,选好主导产业,然后集中使用扶贫资金建设扶贫园区,再安排贫困户入园从事种植、养殖或加工业。对入园农户应分别对待帮助支持,对有劳动能力、经营能力、缺乏生产资金的,要帮助通过担保、联保、抵押等多种形式,从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贷款;对只有劳动能力、缺乏经营能力和生产资金的,除帮助贷款外,还需要选派生产经营引导人员同时入园,为贫困户提供贴身服务,服务时间以该贫困户能够自主生产经营为止。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农村低保解决。
3.6 建设上下游串珠式产业链
“两区”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种养业难以实施全县大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要克服种养业过于分散、规模过于狭小的缺陷,必须在产业链结构上给予创新,发展上下游串珠式产业链模式。在产业链模式设计上,从“全产业链”观念出发,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优势开发产业。以红枣为例,其产业链可按三级划分,第一级为产业基地,由红枣专业合作社或协会负责枣林管理技术,还有鲜枣收购、保鲜、烘干。名特优品种在这一环节完成分拣、包装;第二级为初加工基地,完成大批量产品的售前加工、包装;第三级为深加工基地,重点生产市场细分的产品,如红枣营养套装、营养素提取物、高端食品原料或成品等。在布局上,一级比较分散,关键由红枣专业合作社或协会提供全程服务,在中心产区建立保鲜库、烘干房、分拣和包装车间,保证红枣能够按照技术标准生产并得到及时收购和储运,使枣农利益不受损失;二级可建于中心城镇,设有红枣交易市场、初加工车间、储运设备,实现由原产地、原生态、特色资源等因素形成的价值;三级建于大中城市,应用高科技手段生产高端产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上下游串珠式产业链的运行,由特色农产品产业集团控制,集团的外延是遍布国内外的销售市场,其中包括期货贸易和拍卖市场。
综上所述,山西省“两区”扶贫开发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措施得当,深入挖掘其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上下游串珠式产业链,并注重培育高学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就会加快“两区”开发的进程,使贫困问题早日得到缓解。
[1]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7.
[3]李杰林,侯履谦,李有华,等.小杂粮是山西“两区”开发的优势产业[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3-7.
[4]张柯.山西杂粮生产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