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合作基础

2010-07-19高春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工学校企

高春津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外包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上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作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推进“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许多困难,综观各种研究分析报告,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与习惯的惯性,阻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第二,传统的体制和模式的制约,妨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第三,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第四,产学研脱节,缺乏科研的引领,合作的整体效果欠佳。

在校企合作共建“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校企合作的教育基础,寻找工学结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常常是导致这种模式难以形成、难以为继的最直接原因。

一、“工学交替”的特征与要求

在理论界,尽管对工学交替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工学交替过程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工学交替就是顶岗工作和课堂学习交替进行的过程,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之间交替进行的过程。这种模式,既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工学融合的表现。从培养过程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模式。

和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模式相比,工学交替具有以下特征[1]:

(1)这是一种合作教育,教育过程是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完成的。

(2)工学交替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先学理论知识后进行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变为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实习交替进行,缩短了理实转化周期,从而促进学用紧密结合。

(3)在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在校学生也是实习企业的员工。

(4)在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资源。

和传统的以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工学交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教学设计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进行过程,必须以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为主线,在校内凸显教学的“生产性”,在校外凸显实践的“教学性”。

(2)在教学目标上,在解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力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

(3)在教学组织上,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其认知与职业素养形成的规律,灵活安排时间。工学交替既可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进行,也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甚至之前进行。

总之,“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以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能为目标,以学习和工作轮替制度为特色,在学校和企业二元融合的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学要素相对稳定的结构性联系系统。

二、“工学交替”的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方法。其主要特征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揭示出整体下各局部所产生的影响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出系统整体的规律。系统分析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

从系统目标和系统要素方面来考察,系统运行的目标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这一系统的核心是学生,其运行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这一目标决定了“工学交替”模式构建的总功能与总方向。在这一系统中,牵涉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个主要元素。但是,从组成合作系统的各方来看,各个组成部分也分别自成小系统,也有自己的运行目标。对学校而言,关注于降低教育教学成本、改善教学条件、跟踪企业需求、明晰培养目标、缩短培育周期、提高人才质量等。对企业而言,关注于消除生产波动影响、降低招聘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改进生产管理等。对教师而言,关注于职业发展、工作负荷、科研机会等。对学生而言,关注于积累工作经历、增加就业选择、获得生活补贴等。

从系统环境和系统资源方面来考察,系统运行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类资源。因此,这个模式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链”与企业“经营链”的有效耦合上。具体来讲,在校内的各教育教学环节中,其运用载体要能够充分凸显“生产性”的特征;在校外的各生产经营岗位上,其运用载体要能够充分凸显“教学性”的要求。按照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2]原则,来耦合系统中的各个载体及其结构体系。

从系统管理方面来考察,系统运行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牵涉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个主要元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载体具有双向功能。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互动显得更为突出,从管理机构到教学运行,企业与学校始终要保持高效沟通与合作。然而,学校与企业都是彼此相互独立的社会单元,因此,在专业与课程开发、教学大纲设计、校本教材编写、育人环境设计以及对学生考核等方面,更具有“契约关系管理”的特征。

三、模式构建的合作基础

“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实质上就是在企业与学校这两个不同社会分工的独立实体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双向互动、双线运行、开放合作功能的人才培养系统。这个系统要在企业与学校之中运行,其活动必然要受到各主体对其利益目标的诉求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企业或学校各自运行规律和资源条件的制约。

解决好校企合作的合作基础问题,是“工学交替”模式得以成功构建与运行的起点。

作为一个开放合作的系统,系统中各关联主体的利益目标诉求,对系统构建的影响尤其是在初期显得更为突出。只有当所构建的系统对各关联主体是有益的,如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扩大教师职业发展空间等,才能促进合作各方对系统存在的价值认同。正如叶鉴铭等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友嘉实业集团成功建设友嘉机电学院时所作的总结,“友嘉模式的成功离不开这三方(是指杭州市政府、友嘉实业集团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注)的通力合作,一个模式的成功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人的因素,这三方的态度、所持的发展理念对于模式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3]48利益基础是解决合作观念问题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形成一个可增值系统,是“工学交替”模式得以长期发展的驱动机制。这是第一层面的合作基础。

工学结合是一个双线运行的系统,主线是“学”,辅线是“工”。处于这个系统中的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环境上,是以“做中学”为主要方式来完成学业的。因此,“教育的生产性”与“岗位的教学性”常常是制约系统操作的载体因素。载体的设计会对“教育链”和“经营链”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金都模式的成立不是一时的结果,而是在以前长达5年之久的合作基础上长期酝酿而成的硕果。”[3]170系统的成功构建将取决于合作各方对系统运行的载体建设与条件认同。操作基础是解决合作条件问题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形成一个可运行系统,是“工学交替”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客观条件。这是第二层面的合作基础。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工学交替”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表明,当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转向深层次的“校企一体化”,由“两家”的“合作”走向“一家”的“一体”时,在管理层方面必将实现融合。[3]75作为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合作各方在运行系统的机制认同与制度融合,对系统的成功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制度基础,这是解决合作机制问题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形成一个有保障系统,是“工学交替”模式得以长期运行的约束机制。这是第三层面的合作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存在着三个层面上的合作基础问题。在不同层面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合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实现的系统功能、形成的合作基础也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

表1 “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的合作基础

这些问题虽然分属于模式构建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但每个问题都对模式构成了直接的影响。只有形成这些合作基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

毫无疑问,对于合作基础问题的讨论与划分,有利于系统地思考“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也为考察与评价“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的运行状态提供了工具。

[1]高华,丁慧琼.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浅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5.

[2]杨生斌.工学四合:工学结合的深化与系统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26.

[3]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M].上海三联书店,2009.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工学校企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学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