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误读“和谐”
2010-07-16沈者寿
在这本集子中作者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借此以自励自勉,同时也为这个改革开放年代的曲折发展作了一个小小的佐证。
有民众结队上访,到场做劝导工作的官员说:“现在中央号召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希望大家识大体、顾大局,相信党和政府,不要再来上访,还是早点回去,到当地再研究解决问题。”
某单位领导班子开会议事。有一成员发表异见并对主持者的一些不公正做法提出批评。主持者最后强调说:“作为领导核心内部,不应有杂音,我们应当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要像爱护眼珠那样,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大家面面相觑,会场鸦雀无声。
从字面上看,上面这些话语似乎并无大错。但一联系语境,显然是这些官员把“和谐”作为抑制民众呼声、压制党内民主的“挡箭牌”了。这其中的猫腻,就是对“和谐”的本质、内涵作了有意无意的误读,甚至是作了偷梁换柱、本末倒置的歪曲。
什么叫“和谐”?“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从何而来?我们不妨先听听从前中外哲人们的见解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齐景公问晏子,何谓“和”?晏子答曰:“和者,就像浓浓的肉汤,厨师要用水、火及醋、肉酱、盐等诸多烹饪的不同佐料加以调味,使酸咸适中,味道可口。君臣关系也是这样,君主肯定的东西,如果有不对的,臣子应该把反对意见贡献给君主,使君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君主否定的东西,如果有对的地方,臣子应该把其有道理的意见贡献给君主,以便让他能够改正错误,这样社会就稳定,不冒犯人民,使民众不会因为怨恨而产生叛逆的想法。”
听了晏子的话,齐景公恍然大悟!那么何谓“同”呢?晏子说“如果君主说的话,做臣子的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句句都是随声附和,那好像用水调和水,淡而无味,有谁愿意喝呢?”所以,如果“去和”而“取同”,不准有不同意见、不同风格,“朝政就一定会衰落”。
19世纪初期德国有位古典哲学大师叫乔治·黑格尔,他曾经用辩证法论证了“和谐”,说:“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这就是说,和谐从对立中来。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都是从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声音即从多元的利益、多元的思想中,经过反复沟通、反复博弈,达成妥协、取得共识共赢后才出现的一种新气象。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希望我国出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应当说,他这个见解和设计,与历史上“和而不同”的论点是基本一致的。可惜,过了没多久,在全国范围连续发动了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反而造成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万马齐喑、政治冤狱遍布华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沉重、太深刻了。
问题已经很明白。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基础,确保民众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而且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外,更要有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和民众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的民主政治制度,让民众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党内党外能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对国家和地方的大事作出决策与决定。这才称得上是“和而不同”,才称得上是和谐社会。
结论是:噤若寒蝉、鸦雀无声背景下的“一致认为”、“一致同意,绝不是和谐政治而是专制政治;七嘴八舌、议论风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和意志,才是和谐文化、和谐政治。总之,先有发扬民主之因,后有社会和谐之果。这个因果关系不可颠倒,不可误读!
《时代感悟》
沈者寿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9
定价:3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