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医改事件引发的争议
2010-07-14吴杭民
观察与思考 2010年11期
事件回放:8年前,杭州市余杭区通过竞拍,以7500万元的总价,将29所卫生院卖给个人经营,近日该区政府又斥资3亿元,将28家卫生院全部由政府财政收回。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敬表示,巨资回购,政府不仅想买回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也想买回全民的健康。这代价颇高的“回头草”在医改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近期,社会各界对此事众说纷纭。本刊将这些民意舆情摘编如下,以供读者参考阅读。
当年以7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个人经营,今天,以3亿的巨资政府财政“赎回”,这本账,实在不好算,其中包括政府财政实力的变化,老百姓的医疗需求,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定位,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但是,有一条是清晰的。即把承担公益性质的医院甩给私人牟利,只会让群众不满意,最后市场也不满意。
回购以后,医改成效初步显现:遵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方针,大幅度下调药价,让利于百姓。均次处方值下降了,门诊人次却增长了,政府、医院、市场和群众都满意了。
今年2月发布的医改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公益性为核心。毫无疑问,医改要真正惠民,医改要切实缓解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政府“甩包袱”是万万行不通的,惟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坚守公益性,才能坚守百姓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才能换来全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