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策略

2010-07-09周青政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周青政

摘 要: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内涵与策略的探索,许多学者曾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从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结合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进行重新审视,指出整合应该实现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人的整合三者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内涵与策略;人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19-0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人们开始思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任务和内在要求是合理地处理个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而要将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对自然的和谐利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须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本文从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待整合的层面、策略等问题,并指出整合应该实现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人的整合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何克抗教授在结合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分析E-Learning本质的时候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实现数字化学习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 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 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 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 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 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 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1] 这个表述比较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二者整合后的特点或者说是对整合的要求。

同时,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第三年度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概括我国学者的观点,整合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另外主张课程信息化的学者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是被动地纳入, 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课程信息化, 在实践上包括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化和学科课程信息化。”[3]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优化和改造传统教学的系统工程所研究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怎样看待信息技术,怎样看待传统教育、怎样看待我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的不同、怎样看待我国教育的地区差异、怎样看待教育的本质、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等众多问题。所以,它不仅仅是研究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有机统一的问题。同时,如果没有根本解决前面提到的众多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一整合,实现具有较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创造性等具有很强生命力和长效机制的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正是我们在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层面分析

在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上还促成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对整合层面问题的研究也曾是一个广泛讨论的焦点。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余胜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 将整合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他们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4]另外一种层面划分的观点则将整合分为学习目标层面、教与学工具层面、学科课程层面,[5]并分析了各个层面的整合难度。

此外,两层次划分的观点认为:“浅层次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深层次的整合是指在课程开发时,将信息技术的内容融合到其他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当中”。[6] 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能很好地让人们对整合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这两个层次也存在于目前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但笔者认为,浅和深的划分并不是必要的,因为这只是由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不同环节和运用的不同阶段造成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同时正如层次说学者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必定要整合。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 只有当信息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 信息技术才有价值”。[7]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的认识,在对待学科教师的发展和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更应该明确定位,各有侧重。

三、从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看整合

笔者认为,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传播工程来看更为合适。从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整合并不是神秘的、高深的、不可琢磨的,它是一个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旨在于优化和发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过程。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要对从其它角度所得出的结论予以否定,只是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整合的重点和突破口,从而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科的任务、特点以及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从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划分,整合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优化知识载体、优化传播手段、优化接受效率、优化传播环境。具体关系如下: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整合的内涵和任务。优化知识载体:要求我们完成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学习材料等)的整合,开发出数字化、网络化的资源库和知识库,运用传播理论和媒体信息理论开发现代化的教学材料;优化传播手段:要求我们完成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等)的整合,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情景化的传播手段;优化接受效率:要求我们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学习方式、学习偏好、学习手段等)的整合,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统一、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统一;优化传播环境:要求我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环境(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等)的整合,实现新的教育观念指引下的教育方式、评价方式、发展方式的变革。就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行业技术提供者三者角色划分而言,学科教师是具体的实践者和信息发馈者,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是研究者和策略制定者,行业技术提供者是产品的开发者和技术服务商,我们没有太大必要去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成为技术高手,也没有必要让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去从事学科教学和教育软件开发。正是由于对三者角色的混淆,分工不明、专业化程度不够高,于是导致目前在整合过程中,虽然开发了大量的工具、资源、平台等,但由于不够友好、不便推广、利用率低等情况,对改进教学和学习实质帮助不大。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分析

正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内涵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关注角度,对于整合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在课程研究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的空间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8]另外也有观点指出:“整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科全面发展为目的,总的来说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学过程层面, 而应该进一步把信息技术作为相关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因素, 从课程的层面促进学科教学改革,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另外,学科教师也在信息技术与某些具体学科的整合中提出了很多策略:“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整合策略研究”、[9]“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10]“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等。[11]

这些研究成果在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都有涉及,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问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我们仍然从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全面认识整合的策略,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在各个环节的内容和任务的分析中已经包含了部分的整合策略。另外需要提到的是,任何优秀的方法与策略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产生效果,最大的因素在于“人”。所以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中必须要对“人”有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四个方面的整合都要以具体的教学和学习为中心,通过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来实现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以合理的角色定位为基础,以不同整合层面为内容,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以构建和优化教育传播系统工程为突破口的。

五、一些思考和建议

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要实现成功的整合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

1.正确地认识教学和学习的复杂性

在实际的整合实践中,很多观点把教学和学习看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甚至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它们,这是比较危险的。在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关注教学者的教学偏好、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还要了解他们不断变化发展的特性,不同发展阶段的整合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整合形成的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不能是封闭的、一劳永逸的,无法进行更新和再利用;将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同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人的整合相统一,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着眼于具体教学和学习发生、发展的情景,去挖掘具体活动现象背后复杂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单纯地借鉴和推广某种理念、模式、方法和策略。

2.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特点

既然是“整合”而不是“联合”、“结合”,就必须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特点,哪些可以整合,在哪些方面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了整合的整合往往会造成泛滥和浪费,不利于教学和学习自身的发展,也违背了整合的宗旨。好的整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学科课程中得到延伸;二是学科课程的内涵在信息技术中得到升华。对二者来说,整合应该也必须是双赢的,否则,我们的整合就不可能真正产生好的效果,更谈不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3.加强对整合监督和评价机制的完善

很多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实际运用的情况却不理想。例如:建立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其结果却是无人维护、信息长期没有更新;建立了学习社区,教师们自己都很少登录,学生往往开始还有参与热情,后来逐渐也就不再访问了;精品课程更是如此,一旦评估结束,很少有人问津。另外,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了学科课程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甚至比以前还少,课堂变得没有生气,“PPT化的黑板”不仅没有促进教学和学习,反而让人倦怠,学生变得更加懒惰,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教学与学习脱节。现代教学观念所提倡的新型的教学形式没有组织起来,就连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自己的课堂也是依然用传统的方式讲授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技术,在要求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的时候,忽视了自身的整合与发展,于是本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缺乏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这些都不同程度反映出监督与评价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对整合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重建设轻维护的严峻现状下,对整合本身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通常我们会忙于追踪一些“前沿”的东西,而忽视了之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走出很远之后才发现“遗留”的问题始终影响着前进的脚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应该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正是由于我们的浅尝辄止,使得我们之前的很多整合工作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不再是热点了,就没有人关注了,也没有人去做更新和完善的工作。当然,也不乏有很多学者认识到了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如出一辙地都归结为是社会大环境所致,于是也就仅到此为止,笔者将这种现象叫作“悲观者的懒惰”,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消极学术观。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但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最终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去影响社会并促进其发展,而不是等待别人来解救我们。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 吴祥辉.简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2).

[3]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2).

[4] 马宁,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 2002(1).

[5] 张际平, 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6] 曾祥霖, 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2006(1).

[7] 李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7(5).

[8]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9] 徐儒,郑培培.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

[10]王春.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

[11] 陈绍群,郑学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J].台洲学院学报,2006(6).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