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互动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0-07-09何炼成谢慧明
何炼成,谢慧明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然而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经济增长在地区间也表现了越来越强的离异性。一直以来,社会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该领域经济学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养老保障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同时社会养老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又通过影响储蓄、资本形成和资本市场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那么社会养老保障支出越来越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与经济增长的地区离异性之间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Galenson(1968)基于1955—1964年40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很难判断,次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而不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明显。Singh和Sahni(1984)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印度1950—1981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溢出和反馈两重效应。
国内学者林治芬(2002)研究了全国各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发现有些省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水平相一致,而有些省份却不一致。潘莉(2005)梳理了经济学理论,比较了各国实践,认为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因素很多,二者是否正相关取决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否合理和适度。王孝贡(2006)指出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增长水平决定了各地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董拥军、邱长溶(2007)以198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柯卉兵(2007)认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地区差异如此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彭海艳(2007)运用GE指数分解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综观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非常深入,但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几乎无人涉足。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和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而对社会养老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互动关系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且缺乏实证分析。本文在考察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状况入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两者的互动关系,从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二、社会养老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中国经济在抓住机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地区经济增长不协调的严峻挑战。如同经济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同样非常显著,各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差距也十分突出。
本文主要采用各地消除货币购买力差异后的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项指标来分别反映中国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状况和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状况,利用GDP平减指数得到的人均真实社会养老保障支出(ROSS)和人均真实地区生产总值(RGDP)可以避免各省货币购买力差异给模型估计带来的影响,物价水平以1995年为基期,同时,为克服异方差,本文对两指标分别取对数。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01—2008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年)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2000—2007年中国各地区真实的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差异状况。(见表1)。
表1 2000-2007年中国各地区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差异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7年中国各地区不论是人均真实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真实社会养老保障支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先看人均真实社会养老保障支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最大的是2003年,达到4 593.5元,相差最小的是2006年,达到2 429.4元,其他年份基本上在4 000元左右,极值比在2.5倍上下浮动,标准差最大的年份是2000年,为926.03元,最小的年份为2006年,也达到558.16元,说明人均真实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各地区波动较大,差异较大。再看人均真实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最大的是2004年,达到18 568.2元,相差最小的为2002年,达到14 966.4元,极值比最大达到11.5倍,最小也为7.8倍,标准差在3 435.04元到3 840.97元之间,这说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从变异系数看,人均真实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离散程度在0.2左右,而人均真实地区生产总值的离散程度在0.577到0.718之间,说明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更大,更需要引起重视。
三、社会养老支出与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
1.回归模型设定。利用各省、市、自治区的RGDP和ROSS进行回归,在不考虑滞后影响的假设条件下,设定回归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i=1,2,……,31,表示各省,t=2000,2001,……,2007,表示年份,ui,t为参差项。在回归模型估计的基础上检验残差μi,t是否存在单位根,如果参差μi,t存在单位根则拒绝RGDPi,t、ROSSi,t之间有协整关系,如果参差μi,t是平稳的,则接受RGDPi,t、ROSSi,t之间有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均衡。
2.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使得我们可以研究因变量y和自变量x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为方面起见,考虑一个没有Δy和Δx滞后期的模型。由式(1)、(2)得到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μi,t,令误差修正项ecmi,t=μi,t,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其中,i=1,2,……,31,表示各省,t=2000,2001,……,2007,表示年份,εi,t是白噪声误差项。
(二)实证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
所谓面板单位根检验是指将面板数据中的变量各横截面序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为了检验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五种单位根检验方法,主要有LLC检验(Levin、Lin和Chu,2002)、IPS检验(Im、Pesaran和Shin,2003)、Breitung检验、和Fisher检验(包括ADF和PP检验),对RGDP和ROSS及其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RGDP和ROSS以及RGDP和ROSS的一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
由表2可知,除个别情形外,当对RGDP和ROSS的原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都表明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当对RGDP和ROSS的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都可以强烈地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由此,上述五种单位根检验都说明RGDP和ROSS的一阶差分是不存在单位根的,即RGDP和ROSS的面板数据为一阶单整。由于面板数据的不稳定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可能导致伪回归,所以本文先分析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而分析理论模型的长期关系。
2.面板协整检验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接着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以检验各个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在面板数据回归中可以依据Hausman检验结果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之间做出选择,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式(1)、(2)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及残差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方程回归及参差平稳性检验
由表3的残差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回归结果的残差均为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地区差异是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的长期原因,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同时也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差异的长期原因。从式(1)、(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代表地区经济增长指标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样,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误差修正模型(ECM)
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估计误差修正模型,对误差修正模型式(3)、(4)进行系数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从表4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误差修正模型(3) 中的ΔRGDPi,t以及ecmt-1项通过统计检验。ΔRGDPi,t的系数为正,说明人均GDP对人均养老保障支出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误差修正模型(4)中ΔROSSi,t以及ecmt-1项通过统计检验。ΔROSSi,t的系数为正,说明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增加在短期内会促进地区人均GDP的增加。两个式子中,ecmt-1项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定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表4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增加和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且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定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但是两者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不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调整速度更快,而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调整速度则相对较慢。
(三)结论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若A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B地区高1%,那么A地区人均养老保障支出额将比B地区高0.671425%,同时,人均养老保障支出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A地区人均养老保障支出额比B地区高1元,将会带来A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B地区高1.49元。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社会养老保障支出越多,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反过来又拉动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少,不利于拉动其经济的发展。这一状况,使得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和地区经济增长都呈剪刀差的态势,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养老保障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各地区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与此同时,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四、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正在进一步拉大,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构建种下祸根。因此,中央和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互动关系,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异,加大社会养老保障支出,扩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快——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增加——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提高”和“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缩小——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均等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
1.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均等化提供物质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地区发展与平衡,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要加大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保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中央政府要认真分析地区之间的财力差异,对各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对财政承受能力差的地区要加大转移支出力度,增加社会养老保障支出财政投入比例,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支付水平,从而提高欠发达地区收入水平,进而扩大内需,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和谐发展。
3.尽快实行社会养老保障的全国统筹或者建立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社会养老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以解决地方政府间的社会养老保障能力的差异,促进社会养老保障地区均等化。消除地区差异除了通过中央财政进行纵向转移支付解决外,还需要通过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来解决。实行全国统筹或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转移支付,从制度上确立富帮穷的公平机制,这既能发挥社会养老保障互助互济的功能,又能提高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抗风险的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还能解决地区间的发展差异,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
4.要扩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城市居民、农民工、失地农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其一,会增加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保障老年人平等的养老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其二,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扩大了,社会养老保障金支出增加了,老年人的消费有了保障,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只覆盖了一部分人群,还有很多城镇居民、农民工、失地农民、纯种植农民等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外,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探索新农保,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计划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的积极探索对于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权利,维护农村稳定,带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政府在积极探索新农保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完善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1]Galenson,W..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quantitative approach[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 review,1968.
[2]Singh,B.&Sahni,B.S..Causality between public expenditure and national income[J].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1984.
[3]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转移支付[J].财经研究,2002,(5).
[4]潘莉.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学术论坛,2005,(2).
[5]董拥军、邱长溶.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分析[J].生态经济,2007,(2).
[6]柯卉兵.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地区差异与转移支付问题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12).
[7]彭海燕.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J].财经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