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原因探析与应对策略
2010-07-05玲赵永刚
○赵 玲赵永刚
(1、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2、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从改革开放到2004年(中国世界贸易排名第3位)的26年间,我国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6%。加入WTO后,已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势头。1994年以来,我国外贸已连续15年保持顺差。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67%。可见,外贸高速增长与贸易顺差持续积累相伴而生,经常项目顺差是外贸顺差的主体部分。研究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对平衡国际收支、促进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常项目顺差概况
1、经常项目顺差:历史与现状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常项目持续保持顺差。2001年至2004年,经常项目顺差合计1674亿美元,占同期国际收支总顺差的42%。2005年后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比例在70%以上。2010年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占同期顺差总额的46%。经常项目顺差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且所占总顺差的比重呈现高位盘旋态势,经常项目顺差呈现出显著的持续性特征(见表1)。
表1 2001—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单位:亿美元)
深入分析可知:第一,货物贸易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见表2)。2010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23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2亿美元。第二,收益项目持续逆差的态势得到改善,经常转移项目持续顺差。收益项目由2004年以前的持续逆差转为2005年顺差106亿美元,2007年顺差257亿美元,增长242%;我国经常转移以侨汇为主,侨汇是经常转移顺差的主要来源。
表2 2001—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收支差额(单位:亿美元)
2、经常项目顺差特点
第一,在贸易方式上,货物贸易顺差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顺差。由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和国际制造业转移,使得我国出口贸易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占出口的50%左右)。加工贸易是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加工增殖即为贸易顺差。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2646.4亿美元,超过全年货物贸易顺差2495亿美元。第二,在顺差结构上具有非均衡性。从商品结构上看,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来源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品服装和部分高科技产品,而农产品、化工产品(原料)、重要战略资源等表现为逆差。从国别结构上看,我国经常项目贸易顺差来源地主要是香港、欧盟和美国,台湾、韩国、日本及东盟是逆差的主要输入地。第三,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是顺差的主要市场实现者。2006年,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分别实现贸易顺差908.1亿美元和1201.5亿美元,二者对扩大贸易顺差的贡献率分别为62.2%、71.1%,而国有企业整体上逆差339亿美元。
二、经常项目持续性顺差的原因探析
1、国际因素: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基于国际分工和资源禀赋,在亚太地区形成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东南亚为原料和零部件供应方、欧美为技术研发方和品牌持有方及主要消费市场的国际产业链格局。由于具有相对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外资政策、稳定的政治环境,使我国成为理想的加工装配中心和产业承接地,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和FDI投资加工贸易的倾向加强。FDI进口替代性会弱化国内进口,以及近年来国内相关进口替代产业快速发展,加剧了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和顺差转移效应:前者是指以前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对美国、欧盟的部分出口转化为我国对美欧的出口以及中国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后者是指产业、贸易转移使得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化为我国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及制造业转移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这决定了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具有客观必然性。
2、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导致局部产能过剩,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内需求不旺情况下,必须依赖出口以消化过剩产能。在降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会在短期内加快出口、放慢进口以规避或降低贸易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发短期内出口激增和贸易优势集中释放。随着国内比较优势由资源、劳动力优势向资本、技术优势嬗变以及跨国公司对华产业链转移的不断延伸,致使我国对东南亚、东亚逆差扩大的幅度小于对欧美贸易顺差扩大的幅度,加工贸易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逆差后仍然出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我国进口商品主要是以能源、原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需求相对减弱的形势下,会导致进口增速减缓和出口大量增加,进而形成经常项目贸易顺差。我国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国际分工、相对优势决定下的贸易结构还会延续,客观上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尤其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的长期持续。
3、制度因素: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变迁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自由化趋势。通过消除制度抑制,降低出口成本,促进外贸发展;二是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即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通过汇率政策调整、外资减税优惠、出口退税政策、放松出口数量管制和加工保税制度等一系列出口激励政策,积极扩大出口。加入WTO后,我国承担关税减让、贸易壁垒削减义务等又进一步推动出口大量增加。因而从总体上看,贸易制度变迁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远大于进口而产生贸易盈余,形成经常项目顺差。同时,贸易制度变革存在时滞及贸易政策传导的滞后性、产业重心转移以及由此带来的供求关系变化等与外贸体制变迁相互交织,成为近年来我国贸易经常项目盈余持续积累的制度因素。
4、内部因素: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投资—储蓄结构失衡
储蓄持续大于投资的结构性失衡会带来经常账户盈余的不断积累。我国贸易持续盈余背后隐藏的是高储蓄率、平均消费倾向走低及消费低迷。国内消费不振造成的需求缺口会被迅速增长的国外市场需求所吸收,形成外需驱动型的经济发展特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则是消费驱动型经济)。中国有效内需不足,强烈依赖外需,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推动着贸易顺差的形成和扩大。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进口增长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国内投资扩张必然使得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引发贸易顺差不断增长。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美国和印度分别为70.1%、54.7%)。2003年以来,投资率已连续4年超过40%,其增速高达20%以上,大大超过GDP增速。2005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0.7%,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65%的标准水平。外向型经济模式下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引起的投资—储蓄结构失衡是导致贸易顺差的内部结构性因素,主要贸易伙伴及顺差来源国的反向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我国经常项目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三、应对策略
经常项目持续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外汇储备及带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本币值升值压力、加剧贸易摩擦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压力。应遵循“系统治理、平衡协调、区别对待、平稳过渡”的原则,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及扩大内需为抓手,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国际收支综合平衡与经常项目贸易顺差“软着陆”,排除经常项目持续贸易顺差对我国经贸健康发展的可能威胁,是应对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问题的根本的、安全的策略选择。
1、转变传统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
我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外贸增长属于数量扩张型。一要着力引导贸易顺差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及重点市场重点突破与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相结合的战略,努力扩大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占有额,逐渐缓解以美国、欧盟为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国的顺差格局;二要优化进出口外贸商品结构,放缓或减少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商品的出口,积极进口国外成本优势产品和高新技术设备资本品,尤其要增加对关键战略资源的进口,逐渐扭转我国资本品进口结构低度化趋势;三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鼓励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2、以体制改革为抓手,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以体制改革为着力点,推动外需与内需协调互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一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提高转移支付力度,调节收入分配过分悬殊,完善社保制度,刺激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二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拓宽居民和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扩大信贷消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和第三产业。把扩大内需作为调节经常项目贸易持续顺差的主要政策取向,充分发挥税收、利率及汇率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引导资金投资第三产业以刺激消费增长。
3、逐步放松资本账户外汇管制,鼓励对外投资
除误差和遗漏项外,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之和恒等于外汇储备增加值。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核心条件。通过鼓励对外投资、管制外商直接投资等以资本账户的减少来替代外汇储备投资,以资本账户逐步自由化来减轻经常账户调整的压力。积极探索逐步放开资本账户的体制机制及配套措施,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资本走出去”战略。这有利于获取国外重要资源支配权,减少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也有利于直接进入国外市场、规避贸易摩擦,还可以减持外汇储备或降低持有、经营外汇储备成本与风险,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减少国家间在汇率问题上的争吵。
4、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问题也部分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需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双边贸易向均衡方向回归。应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对话和贸易磋商,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应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进出口预警机制,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企业应加强技术标准化建设、国际认证认可、商品质量检验,走好国际化道路。加强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国际谈判队伍,提高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国际诉讼能力和协调能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
[1]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7).
[2]王跃平:浅议现阶段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成因[J].宏观资讯,2007(5).
[3]潘雅琼: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平稳性与可持续性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