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危机时代信贷渠道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2010-07-04张号栋
张号栋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2009年尤其是下半年,理论界普遍预言金融危机进入了后危机时代,经济回暖迹象明显。我国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有效扭转2008年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提供了强有力的货币信贷支持。基于信贷渠道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本文结合2009年末货币供应量、存贷数据简单分析信贷渠道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一、信贷渠道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渊源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银行贷款和其它金融资产的不完全替代;另外,银行借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银行信贷的重要原因,如经济衰退使得借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银行减少贷款。
斯蒂格利茨信贷配给理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是指在借款人中有些人能得到贷款,而另一些人得不到,即使这些人愿意付更高的利率。也就是说,对银行的可贷资金虽然有超额需求存在,但利率却不再自动波动使之出清,究其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又可分为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前者为逆向选择,后者为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存在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宁愿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需求,而不愿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需求。
斯蒂格利茨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贷款渠道传导,即在信贷配给均衡中,货币政策可以不依靠利率机制,而是通过影响信贷市场上的信贷可获得性来从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改变信贷供给量,从而影响投资。即信贷渠道传导路径为:
可以看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增加银行储备和银行存款,同时增加了银行可供贷款的数量,进而实际贷款数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私人投资等增加最终导致总产出增加。
二、我国信贷渠道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尽管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日益多元化,但信贷渠道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传导渠道。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采取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间接调控方式,从而使银行信贷渠道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工具的选择中,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在我国法定准备金这一工具使用最为频繁,效果也更为立竿见影。具体而言,我国信贷供给渠道过程可表述为: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和货币政策最终目的要求,对有关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向金融中介或信贷市场传递货币政策意图。这首先会影响金融中介的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的借款,继而影响信贷市场的信贷供给以及为克服借款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进行的信贷配给。信贷供给和信贷配给的改变一方面会影响公众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信贷形式影响公众的消费需求,最终对就业、物价、产出等宏观变量造成影响。
简言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基础,在信贷渠道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一系列变化。
三、浅析信贷渠道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一)相关数据分析
1.货币供应量。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 27.68%,增幅比上年末高9.8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0万亿元,同比增长32.35%,增幅比上年末高23.29个百分点;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7%。
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0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7.1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563亿元。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3799亿美元,同比增长55.96%。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362亿美元,同比多增1105亿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42.56万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年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10.52万亿元,同比多增5.54万亿元。
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9.77万亿元,同比增长28.21%,增幅比上年末高8.4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3.13万亿元,同比多增5.44万亿元。
(二)正面效应
1.2008 年底开始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很好地配合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投放速度和投放规模“双涨”。高铁、地铁、航空等基础项目获得批准和投资,信贷需求有所增加,信贷市场较为活跃。商业银行在政策性指导与早投放早受益的理念驱动下,对政府基建项目和4万亿相关项目展开了贷款竞赛,4万亿已用去过半。
2.2009年底,信贷仍不断增长,M2增速继续回升,M2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信贷的推动及企业和居民存款的增加,信贷投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3.2009年度,银行信贷规模投放量增加的同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却在快速下滑,证券投资占生息资产的比重上升,促使银行信贷结构改变,对银行经营行为和信贷行为产生影响。
4.从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增长幅度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确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尤其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逐步恢复情况下,对内刺激投资,对外扩大出口,从而拉动总产出的增长。
5.外汇信贷增速明显快于整体信贷增速,说明“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也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信贷角度看,我国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6.鉴于我国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导作用,信贷在刺激经济和保持2009年良好的增长势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有效传导货币政策,
(三)负面效应
1.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信贷规模的扩大将使经济体面临着通胀的压力。2010年1月18日,央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0.5%,这方面的压力将有所释放。
2.信贷集中度提高。据相关数据显示,贷款行业集中在大的政府支持的、政府保障型的、垄断型的行业里,信贷配置的占比急剧上升。再则,贷款客户集中度在提高。这样造成了银行整个贷款结构项目的占比逐渐上升,银行追项目贷款,追垄断行业的贷款,追大客户的贷款,导致信贷规模上升。
3.票据融资急剧扩大。经济萧条时期,票据融资占比会急剧上升,这就使得银行贷款增量上升,银行人士认为,由于业务的特殊性,这些资金仅限于在银行系统中流动,并未真正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因此不会对投资增长、整体经济的流动性和增长起到相应作用。如果票据融资占比过高的情形没有改变,今后信贷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缓。
4.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银行、政府实行对大企业倾斜性贷款的差别配给政策,严格控制中小企业信贷活动,再加上较多的银行内部结构性的信贷管理政策,非垄断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仍然缺少融资渠道,它们的融资环境实际上是在恶化。2009年创业板的启动将大大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四、解决信贷渠道中货币政策传导负面效应的举措
(一)深化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似乎中断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实则不然。国际金融危机着实曾经带给我们巨大的挑战,但是它本身应该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缓冲带,夯实了经济主体,完善了金融制度,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仍然是解决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关键,这些改革包括金融主体的市场化、贷款利率市场化,让市场力量去化解信贷渠道出现的信贷结构比例失调问题。
(二)加强信贷监管力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上的缺失,为了避免信贷渠道出现堵塞现象,金融主体必须动态监控信贷动向,最大限度避免道德风险。商业性金融机构这些传导中介更要加强自我控制和信贷风险化解能力。
(三)防止信用膨胀
信贷渠道中货币政策传导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信用的虚增,形成巨大的泡沫风险,给通胀造成巨大压力,控制票据融资等对实体经济没有实际效果的信贷膨胀。
[1]谢平,廖强.西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述评[J].金融研究,1997(11).
[2]任啸.货币传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