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艺术思维

2010-06-28吴家跃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2期
关键词:形象化范畴

吴家跃

摘要:艺术思維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用审美的现点认知客现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本文简要论述了艺术思雄和逻辑思维的相互差异,井用辩证的,真点详细分析了在艺术思維过程中,思维化和形象化在认知客,A现实中的互相作用和矛盾的统一关系。

关键词:艺术思维;逻辑思堆;思維化;形象化;客现现实:范畴

艺术思维是艺术创作认知客观现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方法和规律。作为思维的一种客观存在,在艺术史上。它为中外古今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始终实践着和探索着,艺术创作的思维性应该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定义。形象性是艺术创作思维性的结果,其具有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性的概念。

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艺术形象,而这种艺术形象产生的因素是艺术思维,也就是说艺术的形象特征性产生是和艺术思维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形象或只有思维都不能构成艺术。而且艺术的形象性的产生应该是在思维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应当肯定,思维性是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思维形式,是艺术认识客观现实本质的方法。艺术是一种审美思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把艺术从感性的主观幻想的迷雾中揭露出来,表明艺术是对客观现实在认知上的反映。其充分肯定了客观现实、人类社会生活是第一性的:艺术只是对客观现实,对人类社会生活认知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只有承认艺术是思维的结果,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相对性的概括的认知,承认艺术与客观现实的主从关系,然后才能进一步地研究艺术的特征,它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

艺术的思维性,含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世界。人类思维也是按其本性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理想的总和构成绝对的理想。作为一种认知客观现实的的思维方式的艺术。本质上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直观性”和“感性”的认识,而是对客观现实的本质中美的屑性的理解和认知。思维的本质是反映客观现实本质的知识活动,而艺术思维则是对客观现实本质和现象美的属性的具体反映和表现。从哲学的观点看,思维实际上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除逻辑思维外。还存在着艺术思维。逻辑思维是从理性概括的方式形成概念,为其基本单元,而艺术思维则是以“形象特征观念”为其基本元素,但它们都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和反映,都起着认知的作用。而且都起着认知客观现实世界本质的作用。

关于艺术思维为什么能成为思维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艺术思维具有反映客观现实作为基础。我们知道客观现实始终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因此就提供了通过艺术思维清楚反映生活的本质的可能性。因为客观现实的本质是寓于现象之中的,现象是本质的显现和表现。而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在客观现实中是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的。既然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所以就存在着通过现象反映客观现实本质的可能性。艺术思维之所以能通过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正缘于此。艺术思维性的另一个方面是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能提供给人们以认识客观现实的认知,但是,艺术反映客观现实并非是机械地、照相式地反映。它是有所选择、有所提炼、有所判断和评价的。这就说明了艺术具有认知的能力性和积极性。

艺术的象形性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社会实践,不仅要求认识客观现实的各个方面,而且还要求对客观现实作集中的综合地认知。艺术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实践的这种需要,集中的综合性地认知客观现实的一种手段。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现实的焦点。作为具体地综合地认知客观现实的一种手段的艺术,必然会把人作为自己认知客观现实的对象。人是思想着、感觉着、行动着,并处在社会多方面的关系中的活动的整体。艺术要对这活动的整体的人作具体的综合认知,就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把握,而必须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

谈到艺术思维时,总是和逻辑思维对比起谈,这已经是一种共同的观点了。这是便于人们的理解,因为有比较才能使人产生一种比较性的认知。在客观现实的事物中,其性质均是在与他事物的关系比较中,才显示出来的,而作为思维方式的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显现出它们各自的特质来,

逻辑思维属于科学的范畴。而艺术思维则属于美学的范畴,范畴是较普遍的概念,作为概念,就应当有其外延和内涵。那么艺术思维的外延和内涵是怎么样的呢?艺术思维的外延应限定于各种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的那种以形象表现(即形象观念)为基本元素的思维。

艺术思维的内涵,也是揭示客观现实的本质,起着认知的作用的。但是,艺术思维是从整体上反映生活和客观现实的。至于逻辑思维,由于是通过抽象概括过程来反映客观现实,虽然力求全面细致,常常是集中抽象出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做具体反映,即由思维的重新上升出事物理性的具体,较全面地反映了客观现实某种大的方面的本质,但也只是属于客观现实的本质部分,但缺乏形式的表现,因而是不具备感染人的色彩。艺术思维的内涵则是从整体上反映客观现实,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典型性人和事,不仅具有生动丰富的外部形象,也不仅能突出某方面发本质,同时还能启迪人们另外许许多多方面的认知。由于客观现实的本质是十分丰富的,甚至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艺术典型性可以告诉人们很多的东西,除了作者主要表现说明的外,还有其它方面含意,甚至有许多超出作者预料的结果产生。

艺术思维是思维性和形象性的辩证统一的整体。艺术思维的过程乃是思维化与形象化的的相互辩证统一的复杂过程。

艺术的特性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摹写和审美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说艺术只是对客观现实进行机械的纪录和复制,追求反映客观现实外在的自然性和逼真性。就如一个画家在画一个人的肖像时,并不是把皮肤的毛孔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这种细情末节的详尽的描绘,不但是不可能,而且是描绘的结果,但是最后一定不是一张生动的面部,而是一张丑陋不堪的刻板怪像,这样的怪像是没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摹写和反映的真实性,在于再现、摹写和判断客观现实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提供给我们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性的认知,而并不是把客观现实原封不动地捧出来一一如果是这样,人类就不再需要艺术了,因为在这样的艺术中是不能获得在人类生活中分不清楚的。可以意识到、注意到和认知到的东西。艺术的实质应当是使一张毫无突出的脸,经过绘画的表现,获得一切人都对之发生兴趣的一般意义。艺术创造形象的过程,是艺术家把握客观现实的艺术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必须凭着自己的审美观,生活阅历和各方面的修养,从客观现实的繁复的表面现象中找出客观现实矛盾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认知客观现实,把握客观现实和对其作出艺术的反映。因而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知对象化的思维化过程,即通过观察、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思维活动,概括出认知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的抽象过程。

艺术思维当然也是提高的过程,如果只还是停留在感性的生活素材阶段,那就不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而也就没有思维的概括性了。艺术思维是从感性表象的第一阶段向上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艺术思维有自己的逻辑性和思维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联想”。“联想”在艺术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类似于判断、推理在逻辑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判断和推理在逻辑思维中过程中,起着将不同的观念联系起来,并由一观念过渡到另一观念,由认识过渡到新的认知作用。而在艺术思维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联想”,由一个形象观念过渡到另一个形象观念,从而才能使艺术思维得以连续地进行,使之不断地深化。

艺术思维的思维化和形象化的过程,是相互联系并统一起的。但是这种联系和统一并不是先思维化,抽出认知对象的本质特征,然后进行形象化的过程,再把对象的本质和特征用形象表现出来。而是艺术家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抽出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对这些抽出的本质特征,始终是与具体的富有审美特征意义的形象和细节的选择和改造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家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与人物具体的象貌、行为、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艺术认知客观现实的结果是形象的塑造。形象的塑造是艺术思维的中心,思维化和形象化这西个艺术思维的内容,是随着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的发展而开展,引导向共同的目的物——形象的塑造。思维化的过程是使具体趋向抽象,形象化的改造是使抽象和由抽象到的具体思维形象化。在互相矛盾转化的反復交杂过程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的艺术形象。

猜你喜欢

形象化范畴
认知视角下的原型与范畴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学诗2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浅析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运用
浅谈小班幼儿线描画指导策略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统序特征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