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考热下的冷思考

2010-06-28潘龙华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2期
关键词:艺考艺术类音乐

潘龙华

摘要:对于目前正如火如荼的艺考热,作者深感忧虑,并在以下几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1、“热门的忧虑”;2、高颠的费用;3、学业上的渺茫;4、作者的思考。希望对考生及家长有所借鉴。

关键词:艺考;热;思考

一年一度的艺术高考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纵观近几年艺考现状,恐怕大家有目共睹,就在国家及相关高校不断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与学位门槛的同时,今年“艺考”继续高烧不退,报考人数又创历史新高。据了解。江苏省今年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总人数达57643人,共72739人次报考4个类别的专业考试。其中,音乐类专业报考9222人,比去年增加3863人,增幅为72%千军万马都挤到这条独木桥上来。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一“热门”带来的忧虑

随着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价值,地位进一步被肯定与提高,以及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每年仅靠几所艺术院校和师大音乐专业培养为数有限的音乐毕业生。显然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扩大招生规模这是时代的必然。高师院校更是在力求办学效益的提高,抢占市场的竞争中,对音乐专业特别青睐,以致大量音乐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不少长期将音乐视为“游艺”而对之不屑一顾的综合性大学,也将建构音乐专业。作为他们扩大规模完善学科结构的新思路,新创举。如今的音乐专业可以说扔掉了“短浅”专业的帽子,而如同计算机、经贸等专业一样,成为实实在在的“热门”。

然而,在一哄而上的办学热中,我们不无忧心地看到不少学校增办音乐专业的热情是基于纯经济效益上的,钟情于不薄的经费收入,而不是或没有将重点放在培养以实施美育为已任的音乐人才上,在经济效益这个巨大磁力诱惑下,一些学校不管是否具备必要的师资教学设备,资料等条件,便扯起大旗,开始“招兵买马”。这种先招生,再四处招聘教师的现象,绝不乏实例。教学中的内容,就更无暇顾及了。蜂拥而上的专业设置,必然带来招生规模激剧增扩,以至不少地方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持平的状况。择优选才的原则面对这种状况苍白无力,因而不仅多少年来音乐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且生源的专业素质质呈下降趋势。在成千上万的升学大军中。一部分文化素质低,也并没有什么艺术天赋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艺术专业的大门上。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学音乐,考艺术专业,这已成为不少考生加盟音乐考生队伍的“动因,。音乐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一种求饭碗的技术培训场所。这不能不说是音乐教育的悲哀。我们能指望在这种情境中培养出大批合格的音乐家或教育家吗,更不用说造就有所作为的音乐大师了。

“艺考热”的出现既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因为社会有需求,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培养和开发,不正常是因为当今媒体对艺术界的过度关注,激发了很多孩子急切地想进入艺术圜甚至渴望成为明星的梦想。他们大多只看到明屋们名利双收、风光的一面,而忽视了成为名演员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拼搏,也反映了年轻人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普遍心态,各大院校扩招。在客观上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大众的审美修养,但是一些学校也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学校没有高水平的师资与其发展规模相匹配,一些学校对教学缺乏严格认真的管理。所以对于艺术专业的扩招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和过度,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上,提高师资水平和师德放在主要位置上。明星毕竟有限,心态应摆正。考生和家长要有清醒的头脑。理智客观地分析孩子的优势,而不要盲目地选择艺术专业。孩子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具备专业的培训环境和专业学习的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将来就业的出路。大多数考生,尤其是家长只看到了金字塔的顶端,而忽视了金字塔的基座。所以广大望子成龙的考生家长能够对孩子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期盼和要求,不要给孩子制造太多人为的压力,不要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决定和影响孩子的未来。

二、高额的费用

一个人要想在音乐上有所建树,他需要很高的悟性,惊人的毅力,和从小的基本功,然而,基本功的训练,需要高额的费用。拿一位朋友的孩子来说吧,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想让他走艺术道路,于是每天三个小时练琴时间必不可少。晚上做好作业已是7、8点,练一小时琴9点,能睡着觉已是10点左右,早上5点又得起床,练两小时,中间要上学,吃饭等,当然,找老师上课一节课200~300已很正常,一周两次课,中间还得有人陪,这样一周下来,就是800左右,一个月就是3200元,一年就是32000元左右,这是光学习的费用,再加上吃、穿、用,一个孩子一年下来少说也得4~5万元。孩子考学得上完高中,这中间少说也得10年,10年就是40~50万元,再加上考试费、艺术类招生都在异地,这中间车旅费、吃住费等等,试想:一个普通家庭哪能支付得起这么高昂的费用?这还只是考前,即使考上大学,学费在所有系别中也是最贵的,四年下来也得好几万。当然,这是准备有所作为的音乐类考生,(至于那些能唱两首歌就准备考音乐系的学生得另说)。艺术类行业盛行一股不正之风,在好多院校都有目共睹,那就是老师上课不尽心。你想学好,你另外“上小课”,这笔费用又不知是多少?更有甚者,一个公开的秘密:考生考学前托关系、找门路,这其中奧妙恐怕只有考生家长心里最清楚。

三学业上的渺茫

全国这么多高校都招艺术类考生,而且大规模扩招,使得原有的教学设备、图书音响资料。包括师资等严重不足,于是呼,学校就想方设法,聘请学生,学生的学生等等来教课,实在不行,干脆集体上大课,甚至几个班一块儿上,以解燃眉之急,学生本来底子就薄,这样的学习又能学“哪去”?再说,全国这么多高校招音乐生,又有几家单位要?即使要,又能要几个?这千军万马挤上这条船,分流不出去,学又有何用?换一种设想:如果学生把这四年光景用在他以后准备从事的职业上,学一门专长,将来有用武之地,也比白耗四年精力,浪费在他所认为“花钱不讨好”的专业上强。一且音乐专业向社会提供了过多的“伪劣产品”,不仅带来音乐教育自身价值的贬值,接蹬而来的是“恶性循环”的后果,评价音乐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看其是否培养造就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准的音乐生。由此,对方兴未艾的音乐教育热,我们应保持几分冷静与谨慎。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但从本质上讲还是通才教育,本科学习时间短暂,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有限,所以学校要从提高质量人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领域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使之得以最大化地有效利用,盲目扩招是不行的。“适度规模这个‘度,就是指不违反艺术教育的规律,一旦违反,质量肯定难以保证,所以艺术院校首先要抓教学。”几百人的大课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教学规律决定了学生人数不能多,所以要坚持精英教学,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但是大众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办成名牌大学,必须要有规模,学生人数是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是一对矛盾。现在艺术院校的招生人数已经增加了很多。虽然形式是普及的,但质量不能随着普及而下降,这样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对艺术院校长久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作者的思考

对于目前火爆程度一年胜似一年的艺术热,曾经当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感叹说:“真应该给他们泼泼冷水”。现在一些家长发现某明星就突然蹿红,就马上希望能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到艺术细胞,并成倍扩大。而当这些本该有美好前途的孩子被一次次地送往艺考考场,一次次地坐冷板凳,永远当配角时,他们正在用自己美好的前程,去衬托万分之一才出现的明星。高层次的艺术天赋严格来说是培养不出来的,奉劝那些仍一心希望通过艺考走上明星道路的家长:不要过于热情地去判断孩子的艺术天赋,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明星,其成功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该好好给艺考泼泼冷水了。

最后,从今年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调整的情况看,艺术类招生中对文化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基础薄弱的考生跨进大学校门的难度加大,同时,高校对此类的英语、计算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艺考”如愿中榜,也未必能够顺利毕业,因此,广大考生应该努力夯实文化基础,同时根据兴趣爱好、自身特长、专业前景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报考,只有这样,艺术之路才能够走远走好!

猜你喜欢

艺考艺术类音乐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Creative Cram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杜绝艺考腐败案从制度设计开始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