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荷莲意象之情爱意蕴在传统文化中的流播

2010-06-28蒋思明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2期
关键词:采莲意蕴荷花

蒋思明

摘要:荷花(莲)原产自我国,花型淡雅多姿深得人们喜爱,古往今束人们一向乐于赏荷咏莲,并赋予她荚好的情爱意蕴。本文将荷莲意象的形成和成为寓意之物以及独特流播轨迹进行探讨,并发掘其传统魅力所在。

关键字:荷;莲;意象;情爱;流播

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感四时风物之变化并将自身的情感意志相寄托,此为我国传统意象的突出特征,因此“意象”又被称为“寓意之象”。其中荷(莲)意象的情爱意蕴恰如美酒,在(诗经)中早已有记载,并随时间流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流播中更是独树一帜,耐人寻味。

一、荷爱情意蕴的萌发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经)中的“‘兴就是隐语。……隐在经典中,就相当于<易经)之象,‘象,是一个symbol(象征)。(易)之‘象,与《诗)之‘兴都是‘隐,,同为一物。”O(诗经)中包含的“象”与作者所兴发的情感密不可分,是传达诗人情感的媒介。(陈风,泽陂)写道:“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彼泽之陂,有蒲与藺。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荷花在(诗经)中是情与爱的信物,主人公将内心复杂的感情投射于其上,前者带着爱而不得的忧伤而后者则暗含男女恋人调笑的情趣,皆是男女之间情与爱的直率写照。

二、爱情意蕴在采挂诗歌中的流播

在文学作品中,荷(莲)意象的爱情意蕴典型体现在采莲诗中。东汉末民间采莲被写成女子心事而被流传,荷花的情爱韵味更为明显。古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为一首著名爱情诗。诗歌咏唱:“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釆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传神地写出女子在采莲时花在手而人远离的孤独感,表达了她在东汉末年战乱频频的乱世对远在异乡心上人的深深思念。

采莲本是江南民间古来已久的采摘农事,每年的农历六月、七月最盛。东汉末兴起的采莲诗把农事升华为了一种男女在采莲过程中互相欣赏,爱慕相思的民俗题材,这类题材这在六朝更为盛行,从当时流传的吴歌西曲中可见其影响。(宋书,乐志>云:“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吴歌西曲兴起于江南至荆楚一带,内容以表达青年男女爱情为主,当中采莲曲或是描述女子采莲盛况,或是借采莲传达男女爱慕,语言和内容都显得较为艳丽自由尽其绘色喻情之生动。约在梁朝时期产生的<西洲曲}便被陈祚明称为“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曲子细腻地唱出了女子在夏末秋初时分因故不能与情郎相见的情形,女子“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该曲字里行间溢满女子思念情郎时难以平复的忧伤。此后人们又将此(西洲曲)继续改唱:“六月采莲时,矜多少年郎。唯说(西洲曲},从君理衣裳。十月捣衣时,绿发已成霜。中心所未改,仍在水之央。白日掩愁色,愁色掩南塘。南塘风吹雨,哽噎如断肠。”(无名氏《相合歌辞下,采莲曲))。采莲曲包含的爱情意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共鸣,乃至一时“相思别无曲,尽在棹歌中。”(骆宾王(相和歌辞,棹歌行))通过釆莲曲的传唱,荷(莲)意象的爱情意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它所代表的间男女对于爱情毫无保留,真挚大胆的愿望和追求表现得更为具体而深刻。

梁后至隋朝北方民乐盛行,而且受到统治阶级推崇“儒雅”的文风影响,南方俗乐一度走人低谷。俗乐在唐代时重新受到正统士大夫欣赏,杜佑在《通典)中称吴歌西曲“从容雅缓,犹有士君子之遗风,他乐则莫与为比。”名为“采莲”、“采莲女”、“釆莲归”和“采莲曲”等唐代采莲诗大量涌现,采莲诗承袭了六朝以来借采莲民俗写情之风,咏唱女子“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王勃(釆莲归));咏唱男子“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印垂杨,紫骝嘶人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李白(采莲曲));咏唱恋人“相逢畏相失,并著採莲舟”(崔国辅(采莲曲)等。经唐代文人之手重写。采莲诗文辞更为婉约细腻,刻画也更为真实感人。诗文透着在荷花的映衬下,男女之间的欢情、爱慕、相思、倾心和相处欲语还休却又大胆真实的意境美,可以说这个阶段的荷(莲)意象带着如水般柔情浪漫,但又真实大胆的爱情作风。

三民间传统观念对荷莲爱情意蕴的影响

并蒂莲属千辦莲类,是人工培育的新型品种,根据(全芳备祖后集,莲部)记载:“泰始二年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并蒂莲的花朵并蒂向背而开,花形尤为独特,人们很自然地就将并蒂莲比喻相爱的男女,南朝的诗人朱超诗(同心芙蓉)中咏并蒂莲:

青山丽朝景,玄峰朗月光,未及清池上,红叶井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苹本应嘉祥。徒歌江上曲,谁见缉为裳,

这首诗的意象所包含的荷花和鱼皆属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寓意吉祥。本诗描绘的并蒂莲的双生花形象加以鱼在其间嬉戏作为衬托,整体画面暗藏着男女之间相悦的欢喜。

在我国传统信仰中,万物皆有灵性,因此人们想象荷也与人心意相通。荷花盼望知心人欣赏,“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能感知人的相思而掉泪难过,“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唐,孟郊有《怨诗));荷花更能如恋人那般成双成对共享甜蜜,“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偎,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唐,刘商<咏双开莲花))这首诗中迦陵鸟是佛教中的吉祥鸟。吉祥鸟与井蒂莲相互映衬更显得爱情的吉祥甜蜜。

在民间传说中荷花还可化身为古代爱情故事主人公,这类想象往往赋予历史传奇浪漫的爱情气息。宋之问<浣纱)一诗云:“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本诗以<浣纱)为题,包含“旧都”,“沉鱼”和“荷花”意象显然写的是春秋时期美女西施的故事,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兹隐居西湖传为一时佳话。因此民间便把古代四美之一的西施想为荷花花神,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生日,当日人们折荷灯放水向花神祈祷爱情。不仅如此,因曹植(洛神赋)中以“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一句,民间更将荷花想作赋中所描述水神的化身,这位水神即是相传与曹植有缘相知,无缘相守的恋人——曹丕之妻甄宓。从李商隐的(无题,其二)可见后人感慨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伤: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从赏荷采莲到人们的将意志直接融人荷(莲)意象中使荷(莲)人格化,荷(莲)意象上显现的爱情意蕴得到不断丰富和拓展,赋予人们宽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无论是文人墨客们对荷(莲)浓墨重彩的描绘,还是民间流传关于荷(莲)的传奇浪漫的传说皆是人们内心追求自由、浪漫爱情的真实反映。

猜你喜欢

采莲意蕴荷花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夏天的荷花
名师读意林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