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有关语言共性论分歧的思考

2010-06-28张厚振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2期

张厚振

摘要:本文从语言共性论出发,探讨了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分歧的背景,分析了两个语言学流派主要分歧,井详细地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与国內其他学者看法不同的是,我们认为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分歧是由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的性质及来源看法不同所速成的。井呼吁研究者不应拘泥于门派观念的不同,而应携乎共进为解释语言的本质及其规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认知语法;生成语法;语言官能;一般认知能力

1引言

当今语言学界可谓派别林立,精彩纷呈。可以说这一局面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乔姆斯基革命的结果。自乔姆斯基创建生成语法肇始,语言研究者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人类语言的奥秘。尽管方法与手段千差万别,所有这些流派都从人类作为大干世界一个最高级的物种这一出发点开始,试图解释人类语言知识的来源,运用和习得。本文旨在从语言共性出发,探讨认知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的相同与分歧,以期对当今语言学界的流派林立现象,特别是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对立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2分歧的背景

一般认为,当代语言学的研究发端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自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Chomsky(1957)发表(句法结构)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语言学革命到来了。在认识论上它坚持心智主义(Mentalism),反对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的观点。即传统语法的认知论的基础。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区别其他生物体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而人类语言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所有的人类语言虽然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受制于一些共同的规律,即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这就是Chomsky有关语言知识的天赋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行为主义认为,儿童出生后,大脑是一块白板,人類语言的学习与其他技能的学习遵循着同样“刺激一反映”模式:行为主义认为语言教学是通过外部刺激,作出反应,从而逐渐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语言的掌握,语言学习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天赋官能,不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他的语言学习的基本理念是:语言不是通过教和学而获得。他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心智的初始态到达掌握完全语言能力的那个稳定态的过程,人的大脑都具有某种固有的、全人类共同的心智状态,即UG。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普遍语法是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有。这是人获取语言知识的基础。人的这种固有属性是由一系列原则组成,每条原则都有参数(narameted,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徐烈炯等。1992:201)。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参数设定Parameter Settinz)的过程。而按照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我们很难解释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解的创造性,即人类可以听懂从来没有听到的话。二是产出的创造性。即人类可以说出从来没有说过的话。可以说,生成语言学开始至今天,已经历5个发展阶段,即第一语言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管辖与约束阶段和最简方案阶段(石定栩,2002)。可以说,生成语言学50多年来的发展一直秉承着描写人类大脑中的这一语言官能(Faculty of Language)属性为根本出发点,以解释儿童习得母语为最终目标而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地逼近真理罈工,1998)。

认知语言学以反对Chomsky语言理论范式为出发点,孕育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确立于80年代中期,代表性的著作有Lakoff&Johnson;(1987),Langacker(1987,1991),Fauconnler(1985L以及稍后出版的Goldberg(1995)及/almy(2000)。在认知论上,认知语言学坚持体验主义(Experientialism)的哲学观,认为语言是是一个象征系统,它是对人们概念化的象征与代表。它认为人的语言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使用为基础的(usage—based),即基于语言实际使用和对这些使用事件的概括化(Taylor,2002)。Idn只ackcr(1999)谈到了与语言的使用和习得相关的五个心理程序。第一是心理固化(entrenchment),他认为语言的使用会在使用者心理上留下印记并加速其再现,一个复杂的结构,如“howarc you”由于出现的频率较高,可能会作为一个预制语言单位(prefabricated unit)固化于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以供随时整体提取,而无需按照该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生成。二是抽象化(Abstraction)即通过由于多个语言经验的固有共同点的重复出现而导致一个新的语言结构的出现。图示化是抽象化的一种特例,比如:我们可以从英语的cats,bags,CUDS中抽象出英语名词的复数规则N+s等。三是比较(Coml~arison),即把两个语言结构找到不同之处,而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比较的一种特例,因为范畴化时,两个语言结构可能没有不同点。四是合并(]ntegration),即组合小的语言结构而成较大的语言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大的语言结构不是其组成成分的总和。最后是联想(Association),即一种经验唤起另一种经验,象征化(symbolization)是联想的一种特例,原因是它表示的概念化与声音、手势和书写符号的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认知语法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普遍的心理固化现象出发,认为语言知识的基本成分是语言符号单位(sv0\b。li。unit),即通过不断的使用而变的完全自动化的语音语义规约性的结合体(Langaeker,1987)。然后在通过一定的关系组织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就是语言使用者关于此语言的知识系统。这些关系包括通过几个相似结构抽象出来的结构即范型一实例关系(schema-instance),和通过比较而建立起来的典型一引申关系(protoWoe-extension)。总之,通过对着五个心理程序的操作可以产生复杂程度、组织结构的不同各种语言结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起关于语言结构网络的过程,而认知句法研究的目标就在于对这个范型网络进行描写(张韧,2005)。以上论述的五种心理程序局均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这也是认知语言学与生成的语言学的最重要区别,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学习语言所依赖的就是一般认知能力,而不是头脑中一个专属语言学习器官(Speeialized Faculb 0f Language)。

3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成语法把与人类语言的共性归结于人的物种属性,即语言的共性是由人类的共同的生物基础所决定的(biolopCieaUy-determined)。人类的语言知识

很大一部分是先天的。不然的话,很难解释儿童在刺激贫乏的(poverty ofstimulus)的条件下是如何习得母语的。而认知语法的把语言的共性归结于人类共同的一般认知能力(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而一般认知能力,如上文提到的范畴化、抽象化、联想和比较能力是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此外认知语言学还认为,语言的共性还来自于普遍的世界经验和概念结构。

生成语法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之上:

1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人的语言能力独立于其他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算法式的描写(algorithmicCharacterization)。

2语法(特别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独立部分,不同于词汇与语义,

3如果语义是语言学分析的一部分,那么语义的描写必须基于某种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

Langaeker(1990)的认知语法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三个假设:

1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它必须参照人的认知处理规律(不管是否承认语言机制的存在与否)。

2语法结构既不是一个自主的形式系统也不是一个自主的表征层面,它本质是象征性的用于组织概念内容。和对概念内容进行规约的象征化,词汇、形态、句法组成象征单位的一个连续体,而无需进行人为的区分。

3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语义学在描写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上是不够的,因为语义的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的知识系统。另外,语义值不仅包括感知情景(conceived~tuation)的内容,还和这个内容的组织和识解的方式相关。

从上可以看出,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认为这种矛盾的根本之处在于对语言的看法的分歧。ChomskY认为语言的本质就是语言知识是如何构成的问题,其核心就是洪堡特所讲的“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Chomsky(1993,1995a)首先重申其自然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语言是人脑中的一种官能,语言官能的构件之一是产生结构描述(sD)的生成程序,即内在语言0一language)。每一个SD为一组包括语义和语音在内的属性。这些SD就是语言的表达式,具体语言的理论就是该语言的语法,所有语言的理论则是普遍语法。乔姆斯基把普遍语法界定为语言官能相关构件起始状态的理论,所以语言不同于概念系统,也不同于语用能力系统,因此,语言官能的初始状态也就语言学家所要探索的语言共性。人类语言之所以如此的相似,原因在于他们都受到普遍原则的制约,而这些普遍原则恰恰就是人类这一共同的语言官能的所决定的,这也决定着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不同的研究方法。语言既然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语言学家就可以自然科学家采用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语言这一规则系统。而算法式的描写的在于模拟这一系统的生成能力,进而达到揭示这一系统本质的目的。由此,Chomskv认为,语言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是语言能力(competence),而不是语言应用(performance)。因为语言的使用是片面的,只是实际使用句子的集合(actual sentences),而语言能力则是语言使用者所有可能创造的句子(possiblesentences)和所有不可能创造的句子(impossible sentences)的全面的真实的反映。这也是为什么ChoreskY不太赞成语言学实证主义研究的路子的原因,因为实证主义的路子永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言使用实例,因此实证主义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片面的,也就未必站得住脚。当然这并是说实证主义的语言学研究思路的无用,恰恰相反,实证主义研究所用的语言材料也是语言能力的反映,可以用来作证生成语言学的结论。此外,Chomsky(1980,1984)还主张人类的大脑是模块化的(modular),即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应该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由具有各自独特属性并交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人的语言官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负责语言的句法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提供给大脑中负责语音和语义解读的子系统。最终一个句子能不能被接受要取决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句法,语音,语义三个层面都必须合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句法运算器官与其他系统是交互作用的,它的独立和自治是相对的。而词汇是句法运算的输入部分,语音与语义则是负责句法运算的输出部分。词法、句法、語音、语义的区别是必要的,这也是人的语言官能的要求必然的反映。

Lan~acker(1987,1991)的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象征化。它赋予语言使用者一套开放式的语言符号或表达式。而语言符号或表达式则是语音表征(pb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与语义表征(semantic representation)结合体。由此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系统只有三种结构:语音结构、语义结构、象征结构(存在于语音与语义结构的关系或两极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结构都体现认知语法的内容限制条件/contentrequirement),该条件是认知语法中一个极其重要。此外,据此限制条件认知语法还假设语言允准结构的图示化(sehematization)及允准结构的范畴化关系(categorization)。可以说认知语法不赞成生成语法假设空范畴、语迹等语法范畴存在的做法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些没有语音、语义内容的与语法范畴与内容限制条件相悖,不能体现认知语法心理现实性的要求,Lanzacker(1987,1991)认为语法是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的清单,它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既定语言习惯的掌握,是人类认知组织方式(心智的,感知的,物理的)的体现。由此可见,认知语法把语法系统处理为主要由符号单位(swnbnlic unit)构成的巨大的范畴化网络系统,而符号单位本质上是由具体言语事件(usage evenb)通过重复出现而固化了的神经认知程序(entrenched neurocognit~vemufines)。因此符号单位是对实际盲语用例的不同程度的抽象,甚至可以是具体的语句/如常用的习惯性语句即prefabs),语言的心理表征系统的特点取决于用例和相关模式的使用频率Ooke/t,ype frequency)。在这一思路下,语法系统与语言使用自然没有明确界限,因而认知语法是一个以使用为基础的(usage-bused)动态模式(张韧,2009)。由此可以看出,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来自于语言的使用,即语言的规则是语言使用者对具体语言使用事件的抽象化或图示化(schematization)。而通过图示化得到的语言规则通过范畴化去允准新的话语事件(novel utterance),这就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与Chomsky不同的是,Idngacker语言知识不仅包括语法规则还包括具体的语言使用中由于使用频率较高

而取得心理固化的语言结构。这就等于把词汇,短语,甚至句子都包括在人的语言知识之中,当然还有语法规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理解和产出的快捷性。此外,认知语法认为小的语言单位组成大的语言单位的基础是概念内容上的重叠性和不同识解方式。概念内容上的重叠是语言单位合并的基础,而不同识解方式赋予了组合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不同的概念内容。认知语法的句法与词法遵循着同样的概念组合规律、识解规律。所以认知语法否认句法的自主性。认为句法与词法是个连续体。更重要的是认知语法坚持语义的百科观,认为语义是认知现象,因此也必须分析为认知现象,而不是形式语义学的真值条件,Langaeker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fion)。即任何种类的心理经验。他特别强调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以不同方式识解(construc)同一个情景的能力,认为语言意义是被激活的概念内容和说话人对该内容的识解共同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话语的意义不仅包含概念内容,也包含说话人构想和刻画情景时可能采用的不同方式这样的主观因素。这种“识解”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即Langacker所归纳的详略程度(opeciflcity)、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辖域仁cope)和突显(prominence)。例如,我们具有按照不同详略程度构想和描写同一个事物或动作的能力,如把同一个动作分别用sprint,iMn,move,act,do表示。这表明我们看待这个动作时的抽象程度不同。再如,对同一个动作。应该采用go或者come(He went/came to出c classroom),这是根据说话人所在的位置即他采取的视角决定的。认知语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人的心理体验对语言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决定作用。可以说,认知语法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出发,揭示了语言这一特定的人类认知对象的规律性,认为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反映了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带有语言使用者个体和群体的特征。而语言的共性恰恰就是人类共有的认知能力和共有的客观世界所决定的。

4结语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对语言知识的属性、来源看法不同。正是此看法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根本对立的语言研究思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两个流派在基本问题上的针锋相对,生成语法在语言研究中的遇到的问题,认知语法也必须要面对,如Langacker对英语,名物化、提升结构(raising construction)、被动结构、双宾结构的分析,均提供了一个与生成语法不同的视角,当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在生成框架下看不到的语言事實。值得一提的是,Langacker对动词词组与名词词组的分析与Chomsky的词组杠标理论(X,Theory)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生成语法在语义与句法的联系方面,生成语法学家对句法与语义的交互作了认真的研究,在句法分析中引入了语义内容。在语用与句法的联系方面,生成语法学家对话题和焦点作了研究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两大流派应该吸取对方理论的优点,携手共进为解释语言的本质及其规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打压,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