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专访杜集区委书记顾文、区长张信鹏

2010-06-27吴成和

决策 2010年4期
关键词:共事选人决策

■本刊记者 杨 敏 吴成和

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用人导向很关键,没有公道用人,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杜集用干部有一个原则,就是“从基层选人,从艰苦的地方选人,从团结的地方选人”。

不换调子不变号,一任接着一任干

《决策》:在杜集采访期间,记者感受最深刻的就是2005年杜集区确定“三化”战略以来,三任领导都是不换调子不变号,一任接着一任干,这种坚守是不是杜集转型成功最有力的支撑?

顾文:这些年来,无论大会小会,我们都在强调坚持“三化”战略不动摇。从发展农业到发展工业,杜集转型首先体现在思维转型,既然工业化的方向定下来之后,再苦再难都要坚持。

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成功,就是有价值观在支撑它,企业发展是这样,区域发展也是这样。马云有句名言,他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我很欣赏这句话。在杜集,在发展工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不停跟大家讲,要坚持活到后天,看到后天的太阳。我们眼里要有困难,但心中要不畏难。只要一年一年地苦干,一刻不放松地苦干,就一定会有希望。事实证明,我们挺过来了。

《决策》:工业化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载体建设,“钱”和“地”是开发区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杜集区级财政一直不宽裕,又加上煤矿开采造成了土地塌陷,请问杜集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张信鹏:回过头来看,杜集搞工业,投资2个亿建开发区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从体制上说,区级财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2000年左右还有发不出工资的情况,有时候发七成,有时候拖欠。2002年,区级财政2300万,到2005年还在3000万左右徘徊,2006年是4400万,2007年5400万,2008年7500万,去年突破一个亿。

实际上,区级财政支出全口径就是2个亿,区里财政收入1个亿,加上市里转移支付9000万,但是从支出看,全区财政供养接近6000人,这种情况,掰着手指头都能算出来,杜集就是吃饭财政,基本上没有财力搞开发区。

但是,这里面就牵涉到如何研究、利用好政策,杜集在土地置换、塌陷土地复垦上,一方面解决了土地指标,另一方面解决了大量资金。我们算过账,从2003年到2005年,全区复垦土地就达4000多亩,通过置换和复垦克服了土地瓶颈,也积攒了一部分资金。

《决策》:我们注意到张区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9年是杜集区“三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请问体现在哪些地方?

张信鹏:的确,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经济发展压力空前的一年,杜集各级干部沉着应对,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可以从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09年,杜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61.3%;财政总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净增24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为淮北市几个县区中最高的。

“特色是生命力,规模也是生命力”

《决策》:2009年是杜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淮北市委毕美家书记在杜集调研的时候曾经说过,“杜集发展的春天到来了”。在新的起点上,杜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顾文:科学分析,我们将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杜集存量土地严重不足,土地使用成本提高,建设用地缺口加大,加快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支撑发展的要素越来越少;拆迁、土地征迁、采煤塌陷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稳定形势十分严峻。就淮北三个市辖区来说,和相山比,相山区位优、财力强;和烈山比,杜集的优势也不明显。如果我们不奋力前行,加快发展,极有可能被甩在后面。

但是,立足实际,我们更要看到杜集加快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转移力度加大,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深入推进,未来几年将是杜集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安徽山河、安徽机电等机械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开工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煤机产业加速集聚的优势。段园工业集中区全面启动,碳酸钙造纸、大淮海工程机械城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的入驻有力地提升了产业层次,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淮北市加速推进东部城区建设,加快城市转型,也为杜集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决策》:现在的区域竞争很激烈,各地招商力度都很大,杜集的优势更多体现在特色园区的建设上,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吸引力,下一步,杜集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准备怎么做?

张信鹏:特色是生命力,规模也是生命力。杜集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加快发展的任务很艰巨。

在存量部分,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量的部分就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创新方式,强力招商。以大项目催生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力争金煤重工、上海弘博等24个投资3000万以上的重点在谈项目落地。杜集正准备成立招商二局,着力谋划特色产业招商,围绕安徽山河、安徽机电引进配套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

“从基层选人,从艰苦的地方选人,从团结的地方选人”

《决策》:企业来到一个地方投资,实际上是企业家用脚投票的过程。对于皖北地区来说,产业基础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因素,另外政治生态也很重要。我们在段园采访,徐州的一位企业家就说,他最看重的还是杜集干部精气神好。

顾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用人导向很关键,没有公道用人,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杜集用干部有一个原则,就是“从基层选人,从艰苦的地方选人,从团结的地方选人”。

《决策》:基层锻炼人、艰苦条件也能锻炼干部,这个好理解,为什么强调从团结的地方选人呢?

顾文:我们一直在提倡,干部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还要好共事。没有“好共事”这一条,长远看是干不成事的。

为什么杜集区有这么好的政治生态,就是因为我们强调了最后这一条“好共事”。好共事,就是都要有胸襟,都要能包容,都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我们强调领导班子要共融,每个人都要增长好共事的本领,特立独行是永远办不成事的。

《决策》:这次采访,我们很顺利地采访到了区里的四大班子领导,大家如数家珍,介绍杜集的发展。从这个细节,也反映出杜集具有非常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女性领导,您做“一把手”,有什么特殊的体会吗?

顾文:区里几大班子之间也存在共事问题,我跟我的同事们说,大家需要直言不讳,也要“直言有讳”。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一个问题,有意见、有分歧很正常,但是会前、会下要多沟通,这是一种关心、爱护和提醒。如果拿到会上一说,建议就变成了意见。

比如我开书记办公会,开会之前我会广泛征求意见,包括人大、政协列席人员都会征求。如果不征求意见,一上会就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只有会前充分的民主才能保障会上决策的有力。

做一把手,一定要广开言路,虽然你不可能采纳所有的建议,但是每个人的建议都会对你有所启发。我自己的体会是,“一把手”首先立足把手边事情做好,然后就是把身边的同事照顾好。走出家门大家都是中性的,女领导既不要娇气,也不要矫情,更不能骄傲。女干部不武断,但一定要有主见,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说“不”,但是我也提醒女干部要学会说“不”。

猜你喜欢

共事选人决策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一念优雅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四唯”难题
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历史和现实考察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