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灌溉区域性特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分析
2010-06-26郎景波李铁男王维国
郎景波,李铁男,王维国
(1.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2.齐齐哈尔市江东灌涝区工程管理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1],它是评价灌溉效率和潜力的主要指标。国家水利部自 2005年以来,正式启动了全国性的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本文参考近些年本省的测评成果,并结合北方寒区农业灌溉的区域性特点,初步探讨了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取值范围。
1 概 况
2008年现状,黑龙江省各种作物的实灌面积337.5万 h m2,其中水田238.2万 h m2,旱田99.3万 h m2;大型灌区25.4万h m2,中型灌区40.0万h m2,小型灌区272.1万 h m2;井灌区169.7万 h m2,渠灌区167.8万 h m2;喷、微、管输灌等旱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合计为 85.6万 h m2。
2 农业灌溉的区域性特点
2.1 以小型灌区为主
1986~2008 年共计23a平均(下同),全省小型灌区实灌面积占全省实灌面积的 74%,2008年现状占 81%。表明全省灌溉规模以小型灌区为主。
2.2 以井灌为主
在小型灌区中,23 a平均,井灌面积占小型灌区实灌面积的 66%,2008年现状占 62%,表明全省小型灌区以井灌为主。
2.3 以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主
在全省旱田等作物灌溉中,23 a平均喷、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及渠防渗等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全省旱田等作物实灌面积的 60%,2006~2008年共计3a平均占 79%。2008现状占 86%。表明全省旱田等作物灌溉以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主,特别是近年来增长较快。
以上“三个为主”揭示了北方寒区农业灌溉的区域性特点。同时,也给这种特定条件下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以下简写为 η)留有较大的升幅空间。
3 η值推求方案
首先依据全省 2005年 ~2008年对 η值的典型调研与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2-4],并考虑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和井灌区及节水灌溉发展等因素,对其 η值的影响趋势(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初步依次确定全省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和喷灌等节水灌溉(综合值)的 η值分别为 0.40、0.41、0.55、0.70、0.80。对全省平均 η值采用 3个方案进行推求,见表 1。
表 1 全省平均η值推求成果表
4 结 论
方案Ⅰ采用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实灌面积加权平均,由于小型灌区的η值高于大、中型灌区,加之本身的权重值占总权重的 85%,故将全省平均的η值提高到 0.52;方案Ⅱ、方案Ⅲ也是由于此两点原因分别将井、渠灌与节水灌、井灌、渠灌面积加权平均后的全省平均 η值提升到 0.61和 0.64。上述 3个方案的 η值变化在 0.52~0.64,是符合本省“以三个为主”的农业灌溉的区域性特点和省情。
鉴于黑龙江省各灌溉分区气候,下垫面条件和灌溉规模、形式等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力求灌溉水利系数的取值趋近相对的合理,使之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1] 中国水利部.G 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