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事件中『挖』出好新闻

2010-06-25余祖波

中国地市报人 2010年1期
关键词:新意导语

余祖波

(遵义日报社, 贵州 遵义 563000)

有人说,地市一级的媒体主要面向基层,碰不到大题材,没法写出好新闻。小事件真就写不出好新闻、大新闻吗?答案是否定的。基层并不缺少好题材,关键在发现。一些小事件蕴藏着大主题,只要记者善于发现,找准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以小见大,采用新颖的写作手法,托出事件独特的新闻价值,小事件同样能写出好新闻。

如何才能发现并写出好新闻呢?

判断事件是否有新意

新闻,首先要考虑时新性。新闻报道必须要有新意,没有新意就没有新闻价值。所以,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首先要考虑事件本身有没有新闻性,能否写出新意。

2003年5月16日,《遵义日报》记者得到一个消息,说当天会有一批农民要来遵义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记者赶到血站了解到,遵义市董公寺镇和平村有60位农民想集体无偿献血。为了方便农民集体献血,血站决定派采血车到村里采血。农民无偿献血已不是新鲜事,但几十位农民集体无偿献血,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是新意。经了解,这一事件不仅在遵义,在全国也是首例。到现场采访农民,镇、村领导等人后,记者还发现了更大的新闻价值。2003年,我国非典肆虐,和平村60位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想通过无偿献血支持国家战胜非典。经过认真细致的采访,记者掌握了详尽的材料,最后写成一篇消息《和平村60村民集体无偿献血》。这篇文章后来获得第18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从普通事件中写出新意呢?

要跳出事情本身之外观察事物。有的事情从表面上观察,看不到什么独特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事情的侧面去挖掘新意。

有的事件,可以揭示背后的原因。事件本身无新意,但导致事件的原因可能就是一个重要新闻。

有的事情可从其变动中找新意。静止状态中的事物报道相对较多,读者见得多了,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如果我们去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揭示它产生的变化,就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然会感兴趣。

对于反复报道过的事件,可以使用全新的材料写出新意。新的材料给读者一种新颖的感觉,可以帮助记者产生新的观点。

判断小事件反映的主题是否重大

地市媒体记者平常见到的新闻事件几乎都是小事件,在众多的小事件中,只有少数事件反映的主题比较大。要善于从小事件中发现大主题。记者审视一个新闻事件,不能只停留于表面,一叶障目,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好新闻。如果只看事件的表面,即使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也会从记者的眼皮底下溜走。

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山谷传音报民生》,是一篇文风朴实的人物通讯。故事讲的是,广西容县祖立村立垌屯,由于缺乏畅通的传播渠道,导致农民不了解国家政策,缺乏致富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杨万宗在家里义办广播室,23年来,坚持用声音为乡亲们传递信息。办广播室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记者认识到这一事件的意义却不小。记者在采访写作中,紧扣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大喇叭”中反映的柴米油盐等民生问题,深入报道广播室给乡村带来的大变化,弘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乡村的主旋律,弘扬了一位普通农民朴素的爱国、爱民热情。通过这样处理,小事件就成了大新闻。

选择好的报道角度

新闻报道角度很重要。一篇报道,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装进去,必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找准角度,记者才知道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角度不一样,写出的新闻主题、新闻价值会大不一样。角度新颖,文章才能出彩。

2004年12月的一天,《遵义日报》记者得到一个信息:桐梓县新站页岩砖厂临时聘用的工人成克勤在4米高的房顶上进行翻修作业时,不慎摔成高位瘫痪。成克勤把页岩砖厂和三位合伙人告上法院。因成克勤一直瘫痪在床,不能亲自出庭。桐梓县法院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到伤者的家开庭审理。记者意识到这是一则好新闻。因为,当时中央正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社会对弱势群体都比较关注。群众利益无小事,法院的这一做法体现了司法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好与中央的精神吻合。记者立即与桐梓县法院取得联系,了解了开庭时间。开庭那天,记者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文章的写作从一个感人细节切入,着重反映法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这个主题,而对案情只是一笔带过,最后形成《法庭“搬”到病床前》一文,编辑部安排在地方版作头条及时刊发。这篇文章后来获得2004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

当时也有本省的其他媒体报道了这个案情,但只报道了案情本身,没有涉及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这个新闻眼,文章就成了一篇普通的法制稿件。因为没有多少新闻价值,文章处理得很弱,刊发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

1993年7月,《遵义日报》记者接到任务: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何殿伦。何殿伦已报道过多次,如何写出新意?到了何殿伦家里,记者跳出事件本身,从侧面审视新闻事件。何殿伦家的墙上挂着很多奖状和很多各个时期的照片。记者看到何殿伦三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这三张照片的衣服完全不一样,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就写这三套衣服!该记者一下子找到了灵感,从这三张照片入手,写成一篇通讯《老支书三换装》,通过衣着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支书三换装》因角度巧妙获得当年的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好新闻要有好的表现形式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应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新颖的角度外,还应具有好的表现形式。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的完美结合,既有新鲜的内容,又有新颖的表现形式,作品才会“活”起来。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好题材也不能成为好新闻。而内容一般化,如果有了好的表现形式,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语言。

新闻语言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在新闻内容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语言本质上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的语言,要求真实准确,简洁生动、通俗具体。

在语言中,动词是最生动、最活泼的因素。动词用得恰当,可以把新闻写活,使新闻事件更富现场感,使新闻中的人物具体起来。

2、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作品,首先要靠标题来吸引人。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报纸拿在手里,一般先扫描标题,标题有吸引力,再看导语或文章的第一段,导语文章的第一段引人入胜,读者才会有接着看下去的欲望。但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标题没有吸引力,也没有人看,就失去了报道的价值。

当时,《遵义日报》记者写《法庭“搬”到病床前》这篇稿子的时候,标题拟了好多个,比如“法庭在病人家开庭”、“病人在家里出庭”等等,都觉冲击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突出新闻眼和重大主题。斟酌了好久,最后选定一个“搬”字,写成这个标题。一个“搬”字,使标题形象而生动,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法庭的距离。一个“搬”字,凸显了事件的新闻性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重大主题。

《遵义日报》2002年4月17日发了一篇通讯《尴尬的草莓》。草莓为何尴尬?这是怎么回事呢?一看这个标题,就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尴尬”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这篇文章讲的是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引入浙江商人种草莓,客商没有交农业特产税,结果被法院强制执行。地方政府既要引资发展经济,又不注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不当,使草莓产业陷入尴尬境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标题除了要求准确外,必须吸引人。好的标题要求准确、形象、生动,能揭示新闻眼,凸显新闻价值。

3、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面孔。写作导语的基本要求是:导语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要将最具新闻价值、最具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要求炼字炼句,力求简短,力求优美生动。

笔者经常采访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专业性比较强,如果不把采访的内容进行加工,写出的文章就会很生涩,没有人看。所以,每次采访之后,我都在想在准确的基础上如何把稿子写得活一点。

2003年3月4日,气温大幅下降,笔者写了一篇文章《天气突降温市民如过冬(引)/低温天气将维持三四天》。导语是这样写的:

“哇,好冷,简直像过冬!”这两天,名城街上行人有的揣着手,有的缩着头,人们好象又回到了寒冬。是啊,气温一下由十几度降到四度左右,岂有不冷的道理!

当晚,值班总编辑打电话告诉我:“导语很有动感,看了醒瞌睡。”

同行评价说:这条导语好在三个地方:1、把人们在冷天说的话引入导语,读起来感到亲切;2、动词用得好,把人们冷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3、短,整个导语只有60多个字。《遵义日报》一位资深记者把这则导语收入到他的新闻著作里。

其实,好新闻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重要的是如何去表现。好新闻离不开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写法。做一个有心人,从小事件中写出好新闻并不难。

猜你喜欢

新意导语
导语
阳光
着眼于生活,让写作更有新意
如何写读后感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
火炬传递 要玩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