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娱乐同质化的“救命稻草”
2010-06-23苏晓
苏 晓
新年伊始,电视江湖中两大帮派“芒果”派和“荔枝”派就为争夺省级卫视阵营中的头把交椅而明争暗斗。从战斗实力上来看,“芒果”帮素来靠娱乐综艺搏上位,以“快乐大本营”等杀伤力较高的独门武器为代表,长期雄踞省级卫视收视第一名的宝座。“荔枝”派属于后起之秀,长期紧随“芒果”派在省级卫视排名中占据第二位,但“荔枝”派地处长三角地区,隶属经济文化大省,长期屈居于华中地区之下,自然是心有不甘的。今年年初,不差钱的“荔枝”派便准备以6亿元的投资争抢卫视一哥的位置。芒果守擂荔枝攻擂,这场打擂赛的胜负已初见分晓——荔枝暂时攻擂成功芒果昔日卫视一哥的风头已然不再。
明眼人一看便知,“芒果”指的是有电视湘军之称的湖南卫视。“荔枝”指的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江苏卫视。芒果、荔枝是网友们根据各家卫视的台标起的绰号,还有叫做“番茄”台的东方卫视。
“非诚勿扰”PK“我们约会吧”
流行总是周而复始的。谁曾料到曾经土得掉出一亩地来的婚恋交友节目借尸还魂又卷土重来了呢?当剩女们还在热烈讨论着经济适用男的时候,8分钟约会的模式已经稍作加工被搬上电视荧屏,引起了一波收视狂潮。省级卫视娱乐综艺老大哥湖南卫视继多年前推出“玫瑰之约”后,今年又推出“我们约会吧”,主持人何炅开场时总会介绍“中国第一档单身潮人交友互动真实秀节目”,这句话的潜台词不难琢磨。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与一路领先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湖南卫视”推出的“我们约会吧”,首播时间是200g年12月24日,周二、周三播出:江苏卫视推出的“非诚勿扰”,首播时间是2010年1月15日,周六,周日播出。
自年初开播以来,“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就接连攀升,从第十一期开始,“非诚勿扰”反超“快乐大本营”,成为目前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王者。江苏卫视频道副总监王培杰向媒体透露,该节目3月27日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收视老大“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冠军。而从当周媒体披露的数据,“我们约会吧”则是周二1.23%,周三1.3%,“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周六是2.48%周日是2.82%。此外,“非诚勿扰”的新浪微博在4月13日称上周CSM34城市收视率为3.38%(周六)3.76%(周日)。随着收视率的节节高升,“非诚勿扰”稳居全国收视冠军,广告插播费也暴涨50%。
从目前的排名情况推测,主打“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应该很不快乐,主打“幸福中国”的江苏卫视应该很幸福。
湖南卫视要告江苏卫视侵权
作为今年电视荧屏上最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自播出之日起就被广大网友扣上了抄袭湖南卫视的帽子。原本效力于湖南卫视的“四小天王”李好、彭宇等人离开老东家转战江苏卫视,更让两家卫视的竞争充满着火药味,有评论把江苏卫视的此举比作从“暗战”到“明抢”。但这些不过是外界评论罢了。今年3月底,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湖南卫视以公开信的方式告知全国媒体,称“非诚勿扰”是对“我们约会吧”的“版权剽窃”,要向广电总局申诉维权。面对湖南卫视的“指控”,江苏卫视的反应相当淡定,抛出一句“不要把节目类型与版权混为一谈”。
对比两档节目,共同点的确不少。舞美场景设计几乎一样,例如T型舞台,背后的灯柱、面前的灯台:人物设置也几近相同,都是轮番出场的男嘉宾在现场众多女嘉宾面前展示自己环节设置大同小异,包括才艺表演,互相提问回答,男生反选等最终实现男女嘉宾的“双向选择”,达到男女约会成功的目的。不同点在于,“非诚勿扰”比“我们约会吧”多了一位情感专家乐嘉,女嘉宾数量不是18位而是24位,环节设置上,“非诚勿扰”男嘉宾出场后须先挑选一位心动女生,如配对成功,在最后一个环节“权利反转”上会根据场上剩下的亮灯提供约会基金每盏灯一百块。
观看“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的观众会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就是两个节目太像了。“简直如出一辙,不过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嘉宾语言上更犀利,可能更能抓住观众眼球。“24岁的研究生刘辉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意见。
然而湖南卫视为何选择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几个月后才向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申诉呢?有媒体用“湖南卫视收视降低发毛状告江苏卫视侵权”这样的标题来解读事件起因。
“Take Me Out”中方代表透露内幕
“我们约会吧”制片人刘营介绍,2009年12月,湖南卫视独家引进英国Fremantle Media公司“Take Me Out”的节目模式,进行版权合作。
她还特别强调,在引进版权的基础上,还和英国FremantLeMedla公司一起进行创新。对于2010年1月江苏卫视播出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认为它与“我们约会吧”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比湖南卫视的节目更接近原版。
英国Fremantle Medla公司的中国代表邢文宁力挺合作方湖南卫视表示“Take Me Out”节目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授权是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其他卫视这种抄袭、仿冒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湖南卫视的正当权益,也损害了Fremantle Madia公司的利益。此外,邢文宁还向媒体透露,“在和湖南卫视进行模式合作期间,某卫视也曾向我们索要了“Take Me Out”节目原版光碟等资料。但没想到湖南卫视刚刚播出了正版节目,某卫视就马上推出了抄袭该节目模式的“非诚勿扰”。”
对于湖南卫视的申诉,“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指其为“炒作”,不予回应。江苏卫视宣传推广部主任刘原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做出了回应——“不存在版权之争“并且”两档节目设置有很大区别”,刘原还认为“被告从侧面反映了节目火爆”。江苏卫视高层王培杰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表示抄袭指责不实,“非诚勿扰”的创意最早形成于2009年9月份,节目参考了国外十几个真人秀和相亲节目,但主要创意还是来自江苏卫视之前的“人间”节目和选秀节目“绝对唱响”的配对赛。
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表示,“某卫视剽窃湖南卫视,其他的卫视也可以剽窃某卫视,这是一种非常低级和低层次的竞争,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愤慨。”有分析人士指出湖南卫视此次“维权”之举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敲山震虎”,因为在2009年省级卫视排名第三的浙江卫视也上马了一档同类型节目“为爱向前冲”。这意味着今年综艺娱乐节目新一轮同质化收视大战的开始,是否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未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湖南卫视又多了一个强劲对手。
江苏卫视也曾指责湖南卫视侵权
实际上,这并不是两家卫视的第一次“版权”之争。全民K歌节目“挑战麦克风”在湖南卫视一经播出,就被批是模仿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的山寨版。
“谁敢来唱歌”脱胎于英国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Who
Dares slngs”,江苏卫视以50万美元的价格从英国ITV公司购买了独家版权。节目规则是,用机器打分,评出谁唱得最准确。最接近原曲,就能获得最高分,获胜者可以赢得高额奖金。”谁敢来唱歌“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热烈反响。湖南卫视紧随其后,播出了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雷同的“挑战麦克风”。
2009年江苏卫视媒体推介会上,英国ITV亚太总裁JamesRoss明确表示“江苏卫视是我们在中国的唯一官方授权”,直指湖南卫视侵权,称已经向国家广电总局投诉湖南卫视抄袭,表示愿意与对方协商解决。James还透露,像湖南卫视这样“盗版”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其被列入“黑名单”并严重影响以后其他节目版权的引进,“他们再想要做国际合作就很困难了……也希望湖南卫视能够在此事件上有所领悟。”
但时任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的李浩斩钉截铁地回应“不存在侵权”,回应的理由与现今江苏卫视回应“侵权门”的理由象想上厕所,摄影师都会直接扛着机器跟进去。再比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的尽是歪门邪道,猜胸围,猜内裤的颜色,很是荒唐。
其次是主持人口无遮拦,台湾有几位娱乐节目主持人以“黄腔”闻名见到美女就要说嗳昧的言辞,做个动作就能浮想联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汉语中的双关语,大讲成人笑话,甚至不避讳现场观众中的小学生。就连台湾著名主持人黄安也看不过去,直言到,“看过台湾电视节目的观众恐怕都会对台湾名嘴们的‘不留口德有很深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很典型的宝岛娱乐文化。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为大众传媒的代言人,以此来污染视听,实在是台湾流行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哀。”
再者是恶意整人,不留情面。台湾的艺人也真是可怜为了做宣传,只得硬着头皮上娱乐节日,吃老鼠,吃蟑螂还要被主持人讥讽挖苦,一不小心还会被大爆前科。即便是普通路人,一个不小心被镜头逮个正着,跑是跑不掉了,也只能由主持人百般“羞辱”。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阅听人监督媒体联盟”点名批评东风卫视的“陶子娱乐秀”为不良节目,并表示“陶子娱乐秀”将是该联盟重点撤广告抵制对象。另外一些台湾的电视节目,如纬来综合台娱乐大网咖“TVBS”娱乐新闻,中天娱乐台“社会记者的故事”,也被列为不良节目。由此可见,即便是在台湾,对某些娱乐节目也有不同看法。
最近,台湾又出现了一个以命理为主题的新型态电视节目,通常是邀请一两位面相,手相或星座专家,加上一位主持人与一位名人来宾,共同讨论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参与节目的专家根据性格特征,星座,生肖,脸部特征,手上的纹路,提出他们的解读方法与建议。除了每日星座运势之外节目中也会预测你下个月是否会走运,或是警告你未来会不会大难临头。据说,现在这个节目形态在台湾非常被看好,这不由得不让人发问,台湾的电视同仁,你们究竟要把观众带向何方?
台湾的娱乐节目制作人可能会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但问题是,作为电视工作者,肩负的还有社会责任。因为电视媒体的特殊性质,收视率越高,影响面自然就越广。坐在电视机前的有能够“去粗取精“的观众,也有“兼收并蓄”的观众,有能够判断是非的成年人也有不能明辨是非的少年。和大人一起看电视已经成为许多孩子饭后的活动。最近,台湾一份调查报告说,超过70%的台湾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中小学生整体的品格素质比十年前更差,老师和家长认为败坏品格教育的祸首之一就是电视,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是:孩子的价值观受谁影响最大?59.3%的老师认为是电视和媒体,只有4.4%的老师认为,自己可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受访家长也认为,孩子受电视媒体的影响比老师要深——“老师你不要讲了,电视上就这样说的”,这句话我们是不是都不陌生?
为了控制恶性竞争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台湾相关管理机构一直尝试对电视节目予以分级限制并逐步推出相关政策。颇为相似,打的都是“节目类型”与“版权”之间的擦边球。“不能因为都是唱歌,就认定是抄袭,节目类型不能垄断”。李浩认为,“挑战麦克风”是在国外优秀节目的基础上改良出的一档全新节目。从节目理念、环节道具、主持人设置等各个方面都与“谁敢来唱歌”有很大区别。对于ITV的版权之争,李浩表示,“实在协商不了,采取法律途径解决,我们也没意见”。更让江苏卫视抑郁的还在后面,去年3月泰国正大集团与湖南卫视。北京世熙传媒签署了“挑战麦克风”第一季节目模式的销售协议,这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电视50年来首个销往海外的原创电视节目模式。
处在法律盲区的中国节目版权
其实中国大陆的娱乐综艺界内部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早年抄港台,港台抄日韩,日韩抄欧美,现在直接抄欧美”。按照专家估算的数据,现在活跃在荧屏上的综艺节目,90%以上都能在国外找到原版模型。其中,湖南卫视因为步子迈得最早且最快,得以跃为省级卫视的龙头。2005年火爆全中国的“超级女声”实则以美国的超级综艺节目“美国偶像”为蓝本,而“美国偶像”则是花了6700万美元购买的英国节目“老大哥”的版权。当时的Fremantle Media还不是湖南卫视的合作伙伴,同年7月,时任Fremantle Medla亚洲版权总监伊迪就公开指出,“超级女声”涉嫌版权侵犯。
2007年10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版权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全面试行后,电视台的模仿从“偷偷摸摸”,变成了引进版权的“名正言顺”。2008年,知名的省级卫视都采用了购买国外电视节目形态版权的方式进行节目形态创新,以避免陷入节目形态版权之争。这就是湖南、江苏会产生“版权之争”的背景条件。所谓电视台的版权意识日益增强,追根溯源,是因为付出了巨大的版权费。然而,对于电视栏目结构形式的保护,我国目前还没有与之相应的法律,可谓处于法律盲区。
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大中在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表示,“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是商标,专利和著作权。就栏目模式而言,商标法肯定不太适用专利保护条例一般适用于技术领域,法律规定需要在形式上有一个专属的程式而电视栏目却很难有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