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现状调查分析1)

2010-06-22廖耀玲万桂莲刘田宇唐慧青

护理研究 2010年22期
关键词:场所暴力护士

廖耀玲,高 燕,万桂莲,刘田宇,唐慧青

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现状调查分析1)

廖耀玲,高 燕,万桂莲,刘田宇,唐慧青

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立项课题(Z2008113)。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显或含蓄的挑战。它包括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拍、扎、推、咬等行为,心理暴力则包括口头辱骂、威胁和言语的性骚扰[1]。工作场所暴力是一个全球现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威胁普遍存在,它已经成为影响各行各业的复杂问题。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则是在医疗工作场所,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对医务群体不信任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其具备上述暴力的特征。医院暴力又分为医疗暴力和护理暴力(即针对医生和护士的暴力),护理人员遭受暴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健康从业人员,受害几率是其他健康从业人员的4倍[2]。本研究通过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现状,提出护理暴力防范与应对策略,维护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西桂北地区36家医疗场所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定义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背景(工龄、工作科室)、暴力事件特征(遭受暴力的类型、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理方式)、对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有无必要建立专门机构处理事件、提供预防措施等)。依据WHO的定义将工作场所暴力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类,其中心理暴力包括口头辱骂、威胁和言语的性骚扰(无身体上的接触);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拍、扎、推、咬及躯体的性骚扰(有身体上的接触)。采用上述调查表了解护士遭受到身体暴力或心理暴力情况。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统一培训调查人员,调查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护士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共调查2 200人,收回有效问卷2 037份,有效应答率为92.59%。

1.2.3 纳入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2种情形纳入本次护理暴力统计:①研究对象本人在医院场所遭受到心理和(或)身体暴力;②暴力事件发生在2008年7月—2009年 7月。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本地区不同医疗场所36家,其中区级医院2家,市级医院6家,县级医院8家,社区医院9家,厂矿医院5家,乡镇医院6家。2 037名被调查者在一年中有 1 623人遭受过暴力威胁,发生率为79.68%。

2.2 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护理人员遭受暴力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护理人员遭受暴力情况(n=1 623)

2.3 护理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原因(见表2)

表2 护理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原因(n=1 623)

2.4 肇事者 肇事者为病人家属(86.94%)和病人本人(13.06%)。

2.5 护士对护理暴力的态度及护理暴力对护士的影响 护士遭受暴力后的应对方式是:与病人讲理(53.17%),不予理睬(23.78%),求助上级及同事(17.25%),报警(5.79%)。本研究中87.14%护士未参加过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31.17%护士未阅读过关于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的文章,100.00%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处理暴力事件的机构,倡导媒体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改善以医患关系,加快立法,加强保护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改善服务态度和就诊环境。表现在受害者的身体、心理和职业态度上,缺乏安全感占31.90%,职业失望感占29.94%,委屈、焦虑、忧虑占38.08%,遭受心理暴力后恢复的时间1周~2周占55.58%,3周~4周占24.24%,1个月以上的占20.21%。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遭受护理暴力的情况 本研究发现,广西桂北地区护理人员遭受护理暴力的发生率为79.68%,高于杨巧红等[3]对广州758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60.3%);高于李波等[4]对我国吉林省的一项调查(63.0%);高于于立群等[5]对唐山市的调查(55.58%)。在暴力类型中,心理暴力所占比例高达88.91%,这是由于病人受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对医学科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一旦不能达到病人及家属的期望值,就直接将各种情绪发泄给直接接触的护士,因此护士在工作中会经常遭到病人及家属的辱骂、威胁等人格上的侮辱,言语的性骚扰比例为4.62%,甚至有护士受到身体暴力攻击(6.47%);国外有研究发现,护士经常遭受医生的辱骂,而我国尚未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本调查未发现护士遭受医生辱骂的现象,这可能和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与国外不同,同一科室之间的医生和护士是合作的关系,护士很少遭到来自医生的暴力;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内部的横向暴力占4.07%,以低年资护士为多。在国外的护理文献中报道横向暴力的历史已超过25年,近年来,护士之间的横向暴力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目前相关研究很少,来自同事的攻击行为更让护士们感到痛苦和忧虑,无论对受害者个人还是整个护理队伍都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中还发现,急诊科是护理暴力的高发科室,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6-8],可能与这些科室病人流量大,病情多为重症急诊,且本地区护士配置未达标,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超负荷运转,易与病人及家属产生摩擦有关;白班是暴力事件的高发时间(56.81%),其次是夜班(43.19%);暴力的肇事者为病人家属(86.94%),其次是病人本人(13.06%)。这与西方国家相比,肇事者有所不同,与我国公民的家庭观念重,家属参与病人的照顾、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

3.2 护理暴力对护士的影响 护士遭受暴力后的应对方式是:与病人讲理(53.17%),不予理睬(23.78%),求助上级及同事(17.25%),报警(5.79%)。本研究中87.14%护士未参加过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31.17%护士未阅读过关于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的文章,100.00%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处理暴力事件的机构,倡导媒体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改善以医患关系,加快立法,加强保护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改善服务态度和就诊环境。护士遭受护理暴力后,对护理职业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做出否定的评价,对护理队伍的稳定极为不利。

3.3 护士对护理暴力的态度 表现在受害者的身体、心理和职业态度上,缺乏安全感占31.90%,职业失望感占29.94%,委屈、焦虑、忧虑占38.08%,遭受心理暴力后恢复的时间1周~2周占55.58%,3周~4周占24.24%,1个月以上的占20.21%。

4 对策

4.1 暴力防范的教育培训 将相关的教育培训作为预防护理暴力的第一道防线。本调查结果说明,护理暴力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引起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场所暴力是可以被预防和控制的[9]。各国学者均认为,医院应增设护理暴力防范的教育培训课程,使护士建立积极的防护意识。课程设置为护理防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录像回放、案例分析等方法教会护士如何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的暴力危险信号,如何使用沟通技巧化解暴力危机,教会适当防卫术,如何脱离和回避暴力等自身保护方法,如何保留暴力侵犯的证据以及有效处理方法,从而增强护士应对暴力的能力。

4.2 抗挫折教育 对护士要开展抗挫折教育,巩固专业思想。医务场所暴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伤害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危害医务工作者的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增加离职意向,导致人才流失。在卫生工作者中,许多暴力的受害者是护士,建议将该项培训提前到在校学习和见习期护士,使护士进入护理工作岗位时对护理暴力就有心理承受能力,对减少离职、提高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3 人员配置的合理化 医院领导应使护士数量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床护比,增加中午和夜间护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单独工作;增加急诊科护士的人力配置,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在候诊区增加导诊护士,增设座椅、电视、报纸、书刊,以缓解病人等候的烦躁情绪。

4.4 增强服务意识和法治观念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钻研业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进行护理时要做好护患沟通,向病人或家属耐心解释,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使病人或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免对治疗结果期望过高而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护理人员应增强法制观念,学习《刑法》《民法通则》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医疗监督权等合法权益,请医院法律顾问剖析临床侵权行为,倡导在发生纠纷时用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4.5 建立健全医院安全保卫体系 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在病房、护士站与医院保安部门之间设置监控和报警系统,如安装摄像机、加强走廊的照明、设置供医护人员通行的专门通道或紧急出口,设立病人休息室缓解病人等候的压力,门卫和保安有义务限制探访者的数量,阻止有暴力和不良动机的人员进入医院,并通过卡控通道来限制公众在医院的活动范围。

4.6 建立暴力事件的报告支持系统 设立有专门处理暴力事件的机构,有预防、报告和处理暴力的工作流程,供护理人员参考。当护士受到人身伤害时医院管理者应积极安抚。

4.7 加强正面宣传 政府应对媒体报道的公正性进行监督,谴责暴力行凶者,积极弘扬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增加公民对医护人员,特别是对护理人员的尊敬与尊重。同时,普及医疗法律常识,使人们认识到医护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局限性,

构建和谐的医疗就医环境。

[1] Work Health Organization.New research shows work place violence threatens health service press release[R].Ceneva:WHO,2002:6-9.

[2] Alexander C,Fraser J.Occupational violence in an Australian health care setting: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Health manage towards NHS staff[J].Nurs Stand,2005,19(38):51-56.

[3] 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A):203-204.

[4] 李波,宁宇,寇长贵,等.护士在医疗场所遭受暴力侵害的现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2):6-9.

[5] 于立群,蒋守芳,唐晓霞,等.唐山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象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47-149.

[6] 荆春霞,王声湧,谭冠昶,等.医院场所暴力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原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1):863-864.

[7] 朱袁青,瞿伟莉.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8(1A):64-66.

[8] 张沁莲.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1C):3079-3080.

[9] K rug EG,Dahlberg LL,Mercy JA,et al.Wo 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R].Ceneva:WHO,2002:28.

(本文编辑 孙玉梅)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nursing violence in different medical areas in Guibei region Guangxi

Liao Yaoling,Gao Yan,Wan Guilian,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angxi 541001 China)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预防护理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人员2008年7月—2009年7月遭受护理暴力的情况。[结果]2 037名被调查者在一年中有 1 623人遭受过暴力的威胁,发生率为 79.68%,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占88.91%,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满足病人及家属要求(37.52%),病人对护理质量或医院服务体系整体不满(54.96%),病人病情恶化(28.96%),肇事者主要是病人家属(86.94%)和病人本人(13.06%)。[结论]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多发,医院应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开展护理暴力防范教育,提高护士应对暴力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医疗场所;护理暴力;调查;分析

R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22.010

1009-6493(2010)8A-1997-03

廖耀玲(196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人,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本科,从事护理管理和儿科护理研究,工作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高燕工作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护理学院;万桂莲、刘田宇、唐慧青工作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0-04-17;

2010-07-15)

猜你喜欢

场所暴力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反性别暴力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暴力”女
远离不良场所
暴力云与送子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