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2010-06-21边振张克斌
边振,张克斌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边振,张克斌†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 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 30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存在指标选择标准不明确,分级阈值确定存在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评述了欧氏距离法、沙漠化程度指数等评价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指出近年来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 3S技术结合,逐步向多尺度、定量化和简便快捷发展,但仍需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介绍了荒漠化基准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可以将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作为基准。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准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灾难之一,它剥夺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1949年法国科学家 Aubreville在《非洲热带的气候、森林和荒漠化》中首次引入“荒漠化”,但直到非洲萨赫勒地区 1968—1973年发生严重干旱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后,荒漠化才开始受到重视。许多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组织了各种研讨会,对荒漠化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联合国于 1977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了来自 9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联合国荒漠化大会(UNCOD),首次对荒漠化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发展署共同编制的 1∶2 500万世界荒漠化图,对全球荒漠化状况进行了评估[1]。联合国于 1994年在法国巴黎签订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公约》的核心目标是由各国政府共同制订国家级、次区域级和区域级行动方案,并与捐助方、地方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荒漠化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对荒漠化进行监测、评价和治理,我国在1994年签署《公约》之后,先后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和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培训中心、研究与发展中心;另外,国务院于 1994年 3月批准的《中国 21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把“荒漠化防治”列入第 16章,使之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
1994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宏观监测、敏感地区监测和定位监测 3个层次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荒漠化监测体系。为履行《公约》、全面掌握我国荒漠化状况,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①国家林业局.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北京,2008:1-42(简称《技术规定》),对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内容、任务、指标体系、监测方法和成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统一,并分别于 1994、1999和 2004年先后开展了 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结合的方法,使用 TM影像对全国范围内的荒漠化土地进行解译,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提取,建立了国家及省级数据库、图库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对既往科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掌握了我国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趋势。监测结果②③显示,1994、1999和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 262.2万、267.4万和 263.62万 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27.9%和 27.46%。该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我国荒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鉴于我国荒漠化监测的成绩,在 2007年召开的《公约》履约审查委员会会议上,我国专门做了荒漠化监测经验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因此将我国选为全球土地退化评估项目的 6个示范国之一。
荒漠化评价是对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区的退化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从根本上属于土地资源评价或土地质量评价的范畴[2]。荒漠化评价,旨在掌握荒漠化的现状、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自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程度,揭示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机制,为国家荒漠化防治的决策制订和工程实施提供依据,并对这些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检验。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荒漠化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荒漠化评价研究必须解决的 3个方面,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1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早在 1984年制定出一套完整综合的荒漠化指标体系,但该指标体系比较繁琐,其中许多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因地而异,所以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指标体系。为了进行荒漠化制图和荒漠化状况评价,许多学者开始探索更加实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荒漠化问题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20世纪 50年代对沙漠的研究,而荒漠化评价研究则始于 1978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成立。由于受荒漠化概念理解的限制,1994年签署《公约》前,国内的荒漠化评价主要针对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点的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朱震达等[3]提出沙漠化的定义: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其含义可概括为在干旱、半干旱(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所谓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系指在地带性上并不局限于干旱荒漠地带,但在地表景观上,却具有与沙质荒漠中风沙地貌相同的特点,在生态环境上也与荒漠环境近似。同时,朱震达等[3]从沙漠化危险性评价出发,首先提出了一套沙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大率、流沙占地率和沙漠化土地景观的形态组合特征 3个景观指标,以植被覆盖度、土地滋生力、农田系统的能量产投比和生物生产量为辅助指征,将沙漠化程度分为潜在、正在发展、强烈发展、严重 4级,并设定了各指标的分级标准(表 1和表 2)。
表 1 沙漠化程度指征[3]Tab.1 Indica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degree
表 2 沙漠化程度的辅助指征[3]Tab.2 Aided indica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degree
朱震达等[3]从景观地貌角度提出的荒漠化评价指标简单易行、可利用航片进行量测。虽然没有形成体系,且存在主观描述性指标,但它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的许多研究沿用和发展了上述指标。胡孟春[4]根据朱震达的 4级分级方法,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计算沙漠化综合指数和临界指数,对各级的阈值进行了确定,使之更具体和易于操作,并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进行了评价。朱震达[5]、朱俊凤等[6]在更多的典型区域研究基础上,对上述指标进行完善,提出了包括风沙地表形态占地率、风沙地表形态年扩展率、植被覆盖度、地表景观综合特征、土地生产量下降的指标体系,并在全国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与治理中得到应用。吕子君等[7]在朱震达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选择了一系列草地沙化监测指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草地沙质荒漠化进行监测。毛晓利等[8]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程度的监测研究中,建立了遥感图像特征与朱震达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对应关系,为该指标体系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王葆芳等[9]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筛选出地表形态、植被、土壤 3方面的 9项指标(裸沙占地比例、地表结皮、植被盖度、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物理黏粒含量)。并根据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分别建立了国家、区域、地方 3种尺度的沙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地方尺度上,应用所有 9项指标进行评价;在区域尺度上仅采用裸沙占地比例、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植被盖度、土壤结皮程度、土壤物理黏粒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国家尺度上简化为采用易于从卫片上获得的裸沙占地比例和植被盖度作为评价指标。经 3个不同气候区野外实地验证表明,地方、区域、国家 3种评价尺度的判对率分别为 81.03%、84.48%、89.66%。该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层次清晰,从实用性出发,适合国家、区域和地方 3个尺度的荒漠化评价,弥补了以往指标体系层次不清,忽略尺度概念的不足,为其后的荒漠化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典范。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为了全国荒漠化监测的需要和履行《公约》,国内的荒漠化研究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10]。如王君厚等[11]对我国的荒漠化类型进行划分和编码(表 3),为荒漠化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方便。他还根据各荒漠化类型和评价指标的类同性,将可用同类指标评价的荒漠化类型归为一类,建立了 6类荒漠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斑块状裸地占地百分率、荒漠化地表特征、土壤质地、弃耕地占地率或风蚀积地占地率、土壤类型、坡度、沟谷密度、侵蚀沟占坡面面积率、工程措施类型、0~3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水渍土地占地率等。除风蚀荒漠化外,其他荒漠化类型的评价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体系。
表 3 荒漠化类型划分因子及其代码[11]Tab.3 Factors and codes of desertification type division
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分别于 1994、1999、2004年进行了 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并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制定了《技术规定》,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调查方式(遥感和地面调查)、荒漠化类型(风蚀、水蚀、盐渍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荒漠化程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植被盖度、土壤质地、覆沙厚度、作物产量下降率、有效土层厚度、坡度、侵蚀沟面积比例、工程措施、盐斑占地率、土壤含盐量、地表形态、防护措施和耕作状况、沟壑面积比例。该指标体系在 3次全国荒漠化监测中得以应用和完善,是我国目前较为全面和实用的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发展迅速,并延伸到了荒漠化评价研究中。宋豫秦等[12]探讨了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多样性指数、修改分维数、边缘密度指数、土地利用分异战略指数对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进行了描述。李峰等[13]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 3个景观生态学指标方法对青海沙珠玉地区和榆林沙区进行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其结果能够反映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荒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具有指示意义;并且指出对于不同的景观基质,这些指标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并不一致。上述景观生态学指标没有具体的量化分级和构成完整的指标体系,其评价结果仅定性地反映荒漠化程度,是对应用景观生态学指标和方法进行荒漠化评价的初步探索。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动态地获得大范围的荒漠化信息。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指标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除通过卫星影像的目视解译获得各种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分布(如裸沙占地率,沟壑密度,坡度,植被盖度)等常规的荒漠化指标并为景观生态学指标提供数据外,遥感影像经处理后提取的信息,如地表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等也能够反映土地荒漠化的程度,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标是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王澄海等[14]根据我国 1981—2000年的AVHRR-NDVI数据,对 NDVI平均值与降雨量进行对比,发现 NDVI的 0.12等值线与 200mm年均降雨等值线基本一致。他根据国外研究中以 200mm等雨量线确定撒哈拉边界的结论,以 NDVI的 0.12等值线分析我国的荒漠化地区边界,认为我国的荒漠化在 1998年后有所扩大。该指标能够快速、直观地反映植被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定性分析荒漠化发展趋势;但该指标没有考虑到地带性差异,且 NDVI的阈值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刘爱霞等[15]使用 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存在植被萌芽区域,以是否出现植被萌芽作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沙漠界线,并利用NDVI的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进行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坡度为正的区域大体与我国的防护林分布相吻合,为负的区域处于沙漠和沙地边缘及农牧交错带。
基于遥感信息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利用遥感信息评价荒漠化的结果仍缺乏精确性,原因主要是大气和地表形态对遥感信息源的影响难以消除,且基于遥感的评价指标及其阈值的确定仍不完善;因此,遥感图像选择和处理、更加成熟的遥感指标的探索仍是今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点。
2 荒漠化评价方法
早期的研究多是结合野外调查,以单要素评价方法对荒漠化程度进行直接判别。朱震达等[3]提出了沙质荒漠化的景观地貌特征判别指标和依据,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指标对荒漠化进行评价。
为使评价更加严谨和易于操作,随后的研究通过数学方法对荒漠化程度进行量化,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评判,并建立了荒漠化评价的综合指标和模型。李振山等[16]提出用欧式距离法计算沙漠化评价指标综合值,评定沙漠化程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D(Xt1,Xt2)为 t1、t2时刻荒漠化程度之间的欧氏距离;Xit1,Xit2为第 i个指标分别在 t1、t2时刻的值。距离越短,表明 2时刻的荒漠化程度越接近。该方法可以综合评价某一时刻距土地未退化时刻或任意 2时刻之间的荒漠化程度差异。
李振山等[16]利用该模型对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沙漠化程度进行了评价。随后,李峰[17]也应用欧氏距离数学模型对宁夏 20个县(市)进行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实际情况相符。
但欧氏距离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它不考虑各指标在评价结果中的权重差异,而实际上不同指标对荒漠化的评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所以,有学者在对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的基础上,设定各级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以求得综合指标,其中权重利用Delphi法或根据面积比例等确定。
文子祥等[18]将土地退化类型分为风蚀沙化型、水土流失型、草地退化型、盐渍化型、土壤贫瘠型、土壤污染型 6种,再对各类型分别选取指标并分级,提取土地退化度作为综合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他对山西、陕西、内蒙古接壤区域进行土地退化综合评价,并绘制了土地退化分级图。
式中:R为土地退化度,与土地退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Di为 i类土地退化类型的评价值;Sij为 i类土地退化类型中第 j级等级数与该类型最大级数的比值;Pij为 i类土地退化类型第 j级土地退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董玉祥等[19]根据沙漠化程度的含义,利用综合指数法建立了简单的沙漠化程度综合评价模型。
式中:ISRD为沙漠化程度指数;Wi为沙漠化程度评价各评价方面的权重,取 0.5;Vij为沙漠化程度的第 i个评价方面中第 j个指标在该评价方面内的权重,利用 Delphi法确定;Fij为沙漠化程度的第 i个评价方面中第 j个指标的自然强度指数;M为沙漠化程度评价方面的数量;N为各评价方面中的指标数量。
他利用上述方法,对我国北方 212个县(旗、市)的沙漠化程度做出判定。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的沙漠化现状以轻度为主,东部存在较多中度、重度沙漠化土地。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该方法比文子祥等[18]提出的土地退化度更全面地考虑了各方面的权重。
慈龙骏等[20]根据《公约》对荒漠化的定义,采用Thornth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初步确定了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该结果一直被作为我国荒漠化监测的范围。根据可能蒸散量计算湿润指数,并对全国的土地荒漠化气候类型区进行划分,各类型区界线基本反映了我国干旱地区的基本气候特点和规律;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地形和环流因素,局部地区仍需通过实验加以校正。吴波等[24]根据我国气候区划和植被区划以及我国荒漠化发生的特点等对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进行了修订,明确了荒漠化各气候类型区的地理涵义。
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遵循《技术规定》提出的多因子数量化评价方法,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级并赋予分值,以地面调查结合遥感影像解译确定各指标分值,并用各指标分值之和确定荒漠化程度,然后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土地面积,进行荒漠化动态分析。该方法对荒漠化监测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级评分,并在 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利用该方法获得的监测结果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较准确的数据支持,并在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认可。
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土地荒漠化进行评价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胡孟春[4]以景观学为指导进行单要素评价,然后以主导因素法确定土地沙漠化类型,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完成了科尔沁沙地的分类与定量评价。吴波[21]提出景观基本结构组分概念,通过遥感判读,在毛乌素沙地划分了 13种景观要素类型,制定了一套景观分类系统,并计算出各类型的面积。陈玉福等[22]通过裸地盖度的半方差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境内的荒漠化土地的景观破碎度进行研究,认为荒漠化现象是发生在多尺度上的景观生态学过程,小尺度上的斑块和环境异质性对于维持景观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王力等[23]从理论上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优势度、多样性和蔓延度指数对研究区域荒漠化土地的发展与逆转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马尔科夫转移概率模型对分析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相互转化及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与其他景观嵌块体的转化状况都具有良好的说明效果。
3S技术的发展使荒漠化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验证更具有时效性和客观性。我国学者在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对荒漠化评价的新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高尚武等[24]提出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或用数字影像在微机上用图像软件按象元水平解译遥感图像、制图。通过在 3个不同气候区域的野外调查,验证了利用遥感信息获取数据的可行性,证明沙质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类评估沙化的空间分布。刘兴文等[25]在乌鲁木齐市阜康县,将不同时期的 TM图像进行亮度匹配,采用光机复合处理技术制成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再通过比较分析获得荒漠化及其程度的信息;陈建平等[26]在对1987、1999年 TM图像及 2000年 CBERS-1的 3个时相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基础上,结合 DEM分析,获得了北京及邻区荒漠化地区的动态土壤含水量,进而提取了该区域荒漠化分布和动态演化的时空信息。马立鹏等[27]在研究甘肃省荒漠化时,用 GIS技术对荒漠化因素的有关参数进行数据建库、分析,并与遥感图像进行复合,获得了全省荒漠化现状图;高志海等[28]在武威市,在 GIS支持下构建了以矢量数据为主要数据结构的荒漠化空间数据处理和管理系统,用于对荒漠化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动态监测。
3 荒漠化基准的确定
基准在荒漠化程度评价中十分重要,没有基准就难以评价目前的荒漠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理论上的基准是存在的,从生态学角度上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特定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所能达到的最稳定状态,或者系统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最大潜在状态,即未退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种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表现值,也都是该因子的基准。植被就是群落学中潜在的天然植被,土壤就是地带性土壤。《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 10次全体会议上曾明确指出:“基准用来确定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提供在地方、国家和区域尺度上监测的基线。”基准作为荒漠化评价和监测的起点,为确定土地是否发生退化或恢复提供了参考点,同时为处于不同退化程度的荒漠化土地提供了比较基础[2]。
丁国栋[2]认为,实际应用中基准很难确定,因为目前很难发现一个未被人类活动影响的干旱生态系统,而历史资料中又没有详细记载,所以必须寻找相对基准。他提出以各地现存最完好的单元作为基准,包括采取人为措施封育数年的地块和稳定的人工林、草地。刘玉平[29]认为,基准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潜在状态,即没有人为干扰的条件下天然植被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在理论上可以是古地理环境的历史地理记录中受人为干扰较少的自然状态。孙武等[30]认为,理论基准面包括初始面与终极面。初始面是荒漠化发生前土地同气候相适应的景观,终极面则是人类和气候影响下土地退化的最终状态。在我国可尝试取20世纪 50年代或 70年代的现实景观为相对基准来近似取代绝对基准。陈杰等[31]认为,确定基准,要利用历史资料弄清特定地区草场的未退化状态,或以相同自然条件和利用管理方式下未退化草场的现状作为基准。吴波等[10]认为基准应当是一套指标,它可以描述某种土地类型的未退化状态。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具有不同的基准。
4 问题与讨论
1)荒漠化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存在激烈的争论,形成共识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目前的指标体系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指标选择依据不明确,多针对各自研究中的具体情况主观选择,指标不全面或指标间存在重叠;②指标各级阈值的确定不严谨,多为等分法、直观确定或定性描述,且指标间的分级不统一,在某一指标下判定为重度荒漠化的地区,在另一指标下可能为中度荒漠化;③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缺乏验证,其结果难以推广。
要建立准确、实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解决 4个问题:①进一步探索 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与荒漠化评价的结合点,灵活利用多种方式发掘更加全面且易于获取的荒漠化信息;②在充分获取荒漠化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筛选,使指标间相关性尽可能小,而整个指标体系又能充分反映荒漠化状况;③对评价指标的分等定级也应通过数学方法来完成,通过指标间反复验证和调整使不同指标所评价的荒漠化等级趋于一致;④通过长期的野外定位研究和广泛的合作,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形成适合各级尺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图 1)。
图 1 荒漠化评价理论框架Fig.1 Theory frame of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
2)我国荒漠化评价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多学科的结合,逐渐走向多尺度、定量化和简便快捷。传统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学等新的评价手段在 3S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得到更加便捷准确的荒漠化评价结果,仍有较大的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深入利用数学方法建立更为精确和适用范围广的评价模型仍是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另外,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管理网络,对各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统一标准下的比较和验证,才能获得更加实用的荒漠化评价方法(图 1)。
3)对于荒漠化基准的选择,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由于对荒漠化概念的理解和历史资料收集程度的不同,目前的研究只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基准。这使众多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即使有充分的历史资料来描述这种未退化状态,由于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的变化,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也难以恢复到基准状态。笔者认为,从荒漠化防治的角度,可以将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作为基准,即将人类可以将荒漠化土地恢复到的某种稳定状态定为一个基准;这种状态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能够适应所在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貌等因素而稳定地存在下去。这个基准也是因地区而异,可以通过长期实验获得。
4)荒漠化评价的尺度问题也需要深入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中。不同尺度上的荒漠化评价指标、方法应根据数据获取的可行性而有所区别(表 4)。
表 4 我国不同尺度下的荒漠化评价基本框架[32]Tab.4 Basic frame of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 in different scales
[1]卢琦,杨有林,贾敬敦,等.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述评.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21-28
[2]丁国栋.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1998:17-20
[3]朱震达,刘恕.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中国沙漠,1984,4(3):2-8
[4]胡孟春.科尔沁土地沙漠化分类定量指标初步研究.中国沙漠,1991,11(3):57-60
[5]朱震达.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第四纪研究,1998(2):145-155
[6]朱俊凤,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5-6
[7]吕子君,卢欣石.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65-370
[8]毛晓利,赵鹏祥,王得祥,等.非监督数字化分类与GIS在土地沙漠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6-9
[9]王葆芳,刘星晨,王君厚,等.沙质荒漠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4):23-28
[10]吴波,苏志珠,杨晓晖,等.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490-496
[11]王君厚,孙司衡.荒漠化类型划分及其数量化评价体系.干旱环境监测,1996,10(3):129-137
[12]宋豫秦,曹淑艳,张力小.试探景观格局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沙漠,2000,20(增刊):73-76
[13]李峰,孙司衡.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初步研究:以青海沙珠玉城区为例.生态学报,2001,21(3):481-485
[14]王澄海,惠小英.以植被指数 0.12为指标看我国的荒漠化与草原界限的变化.中国沙漠,2005,25(1):88-92
[15]刘爱霞,王长耀,刘正军,等.基于 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中国西部荒漠化监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0):924-927
[16]李振山,王一谋.沙漠化评价基本理论初探.中国沙漠,1994,14(2):84-89
[17]李峰.荒漠化监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干旱环境监测,1997,11(1):1-5
[18]文子祥,居建军,张伟民.晋陕蒙接壤区土地退化类型及其评价.中国沙漠,1994,14(2):90-94
[19]董玉祥,陈克龙.中国沙漠化程度判定与分区初步研究.中国沙漠,1995,15(2):170-174
[20]慈龙骏,吴波.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中国沙漠,1997,17(2):107-111
[21]吴波.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植物生态学报,2000,24(1):52-57
[22]陈玉福,董鸣.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荒漠化景观现状的定量分析.环境科学,2002,23(1):87-91
[23]王力,郭广,胡爱军,等.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理论分析.青海草业,2004,13(3):20-35
[24]高尚武,王葆芳,朱灵益,等.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林业科学,1998,34(2):1-10
[25]刘兴文,姜小光.不同时相遥感图像光机复合处理提取土地荒漠化信息研究.干旱区地理,1996,19(3):1-7
[26]陈建平,王功文,厉青,等.北京及邻区荒漠化动态演化的遥感综合研究.遥感信息,2002(3):17-20
[27]马立鹏,李晓兵.甘肃省荒漠化宏观监测研究.中国沙漠,2002,22(2):122-128
[28]高志海,魏怀东,丁峰.基于 3S技术的荒漠化监测技术系统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17(6):330-336
[29]刘玉平.荒漠化评价的理论框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3):74-82
[30]孙武,南忠仁,李保生,等.荒漠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160-163
[31]陈杰,龚子同,高尚玉.干旱地区草场荒漠化及其评价.地理科学,2000,20(2):176-181
[32]刘星晨,吴波,王葆芳.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估研究进展和展望.林业科技管理,1998(2):24-25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desertification assessm ent in China
Bian Zhen,Zhang Kebin
(Key Lab.of Soil&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100083,Beijing,China)
An accurate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with comprehensiveness and timeliness could be helpful to themaking ofefficientmeasures for the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suffering severe desertification in theworld.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methods and benchmark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pointed out thatassessment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ip les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d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years.However,the problems of indefinite selection criteria of indicators,subjective grade threshold and lack of credibility on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still unresolved.After the review of strengthsand weaknesses ofassessmentmodels,including Euclidean distance method and desertification index,etc.,itwas pointed out that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methods combining with the landscape ecology and 3S technologieshave gradually presented the featuresofmulti-scale,quantitative and convenient in recent yearswhile the reliability still need to be verified.Themain points of desertification benchmark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goal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was proposed to be selected as a benchmark.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index system;method;benchmark
2009-06-05
2009-11-07
项目名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高寒沙地退化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都兰)(2006BAD 26B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荒漠地区湿地植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30771764)
边振(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荒漠化防治。E-mail:mushizh@163.com
†责任作者简介:张克斌(1957—),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荒漠化防治。E-mail:ctccd@126.com
(责任编辑:程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