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反倾销:在无依托中开拓民企市场
2010-06-19张华强
张华强
民企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频遇反倾销壁垒令人担忧,尤其对那些外贸依存度较大的民企,此起彼伏的反倾销指控将使它们在国际金融危机回暖充满变数的情况下雪上加霜。呼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期盼国际贸易秩序的改善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那些立志做大做强的民企来说,必须学会“无依托作战”,坚持在国际贸易的逐鹿中成长。
倾销应诉,反思“农村包围城市”理念
在涉及中国企业的美国轮胎特保案发生之际,全球反倾销“跟风”考验中国,尤其是外贸依存度较大的民企面临着生死大考。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企应当争取在扩大内需中分得较多的市场蛋糕,实现华丽转身。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在反倾销壁垒面前民企如果别人一告就开溜,就注定长不大。要想克服这种倾向,需要反思“农卡寸包围城市”理念,在已有的国际市场上坚持“无依托作战”。
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的民企,得益于自身优势的发挥。无可否认的是,民企最早作为公有制的补充,是以拾遗补缺的作用渐露头角的,可以看做民企版的“农村包围城市”市场定位。比如从乡镇企业发展而来,在大中型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市场缺什么就提供什么,具有灵活应变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是山寨产品,承担“世界工厂”的角色。这在发展初期是完全必要的,的确形成了一定的依托,比如外贸政策的倾斜、地方政府的扶持、劳动力充沛等等。但是当民企在外贸中发展到一定规模,即使自己想偏安一隅,别人也不会坐视,国际市场特保案、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出现自是必然。如果说民企在国际市场是外线作战,那么要想在贸易壁垒前取胜,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无依托作战的思想。
一般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实不尽然。解放战争由防御进入反攻之后,毛泽东及时提出了“迅速建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的指示,其意义绝不亚于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探索。华东野战军大兵团作战之初,后勤补给与伤员救治难度加大,对于离开根据地,深入蒋管区作战一时还不太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于1947年9月3日给陈毅、粟裕发去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依靠后方接济的思想”,义无反顾地逐鹿中原。这对于今天民企在国际贸易中逐鹿,积极应对反倾销指控,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是民企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其实,民企如果在国际市场上无功而返,在扩大内需同样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为国际巨头已经将竞争的触角延伸到我国的低端消费市场,正如他们想在家电下乡中分一杯羹一样,也极力想在我国的扩大内需中分得更大的蛋糕。如果局限于在内需角逐,就如同在战争中将战火引入内线一样,将会严重消耗“根据地”的资源,并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的新问题。更重要的是,民企如果不能在“无依托作战”中实现自身品质的提升,就无法担负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应有使命。
摆脱平庸,在“无依托作战”中逐鹿
所谓无依托,是相对于过去熟悉、并赖以成长的经营模式而言,目的是彻底改变国际市场上低端产品“地摊货”的形象。其前提是积极应对反倾销指控,但主要指的是应对反倾销指控的国际贸易环境,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不退缩,放弃坐等政府护航的山寨心理,在国际商业巨头面前树立“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心,善于在中高端市场“无依托作战”。
在国际贸易的中高端市场坚持无依托作战,主要是指在国际商业巨头称雄的产业和科技领先领域一展身手,在研发能力上改变力量的对比,在国际市场开发能力上形成自己的规则话语权和采购定价权。与山寨范畴相比,以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旦获得突破,不仅可以巩固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减少可代替性;还可扩大市场需求。比如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上,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托的成熟技术,民企如果能够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这方面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上领跑,就足以在汽车市场的国际版图上立足。
国际贸易中高端市场的无依托作战在价格上的表现是改变“薄利多销”的传统,出口商品主动提价。在最近举办的广交会上,商务部有关人士鉴于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原材料上涨的实际,建议出口商品主动提价,在国际贸易中化被动为主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一些民企参展商担心提高价格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得罪”采购商。这正是缺乏无依托作战勇气与实力的表现,需要从更新观念做起。根据阳光正东(北京)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近十年来不打也不参与价格战的企业,反而比那些打价格战的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成长和市场的认可。因此,出口商品的主动提价,以科技附加值换取增值机会是无依托作战的顺势而为。
在反倾销等贸易壁垒面前坚持无依托作战,正可以发挥民企的优势,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公平竞争的资格。反倾销案件的提起,往往以中国外贸企业属“国有”为由,在替代国价格的选择上做文章,而民营企业的身份正有利于申请“市场经济地位”,至少可以争取国外调查机关给予“分别裁决”,避免歧视性待遇。当然,无依托作战不是“单兵作战”,必须克服价格战、“窝里斗”的弊端,善于利用集团协同作战。像2002年温州打火机民企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那样,15家龙头企业积极应诉,终于使得欧盟正式终止了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调查。
立足长远,打牢东方高端产品定位基础
应当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坚持无依托作战,并非与农村包围城市理念的决裂,而是一种扬弃。实际上,在此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官方的反应更为强烈,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民企在国际贸易中的外线作战提高了有力的支持。问题在于,农村包围城市的努力势必要发展到无依托作战的高级阶段,最终目的终归要通过后者实现,即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分工的“根据地”建设。
如果说民企在应对反倾销案件中要敢于亮剑,那么真正的武林高手应当尽量避免这种“兵戎相见”。在国际贸易中利用东方文化的优势,有助于避免和减缓市场冲击。这里依然需要灵活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一方面努力做好高科技成果的普及工作,使进口国的大众及时享用高端产品,以品质带给普通消费者超值享受;另一方面,在打火机、注射器、卷尺、玩具、纺织品服装等传统产品中增加文化内涵,向进口国的消费群体传达一种人文关爱,倡导新的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消费观念的变革和普及。同时也要善于突破贸易壁垒的薄弱环节,在欧美贸易环境严峻时,更多地关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在开辟进口国市场的同时,相应地承担起当地的社会责任。一些民企一旦有机会进入国外市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赚取老外的票子,而对本企业产品在该市场的长远发展思虑欠周,常常因产品和服务的欠缺造成不必要的摩擦。有的热衷于“国会大厦”之类的项目,走上层路线,甚至还想钻本地市场监管的空子,容易被本地竞争者抓住反击的借口。要想改变四处受敌的现象,必须承担起当地的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参与慈善救助公益事业,形成立足的社会基础。我国近代晋商、秦商等商帮在外乡所坚持的“善贾者不获近利,善保者不身尝法”等做法,在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
在国际贸易的无依托作战中也需要积极利用当地资源,稳健经营,以体现东方文化的神韵。在国际市场逐鹿,固然是在做大做强上问鼎,但并非必然你死我活,理想的状态是和谐共存。因此大胆融入国际大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方良药。这就需要民企在国际贸易中积极、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形成多种形式的跨国联合体,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贸易壁垒。总之,减少对代理商的依赖性,避免直接贸易的摩擦,既是一种无依托的挑战,又是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智慧的契机,有利于民企在世界经济贸易浪潮的冲击中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陈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