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的“惠农”新政

2010-06-15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惠农补贴粮食

本刊编辑部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虽然今年发展环境有可能好于往年,但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说“农”,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甚至要放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下考虑。去年来之不易的“六连增”,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较早开始回升、实现“保八”目标,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把“三农”工作做得更好。因此,报告强调,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把钱花在刀刃上”和“财政费用继续向‘三农’倾斜”,向农民传递出一个信息:强农惠农政策不会变。

增加农业补贴,稳定粮食生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刚走出‘困难’年,又面对‘复杂’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依然不能松懈。”山西运城市市委书记高卫东代表说,稳粮保供给,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才能保住13亿人的“饭碗”安全,避免物价过快上涨。

高卫东分析,这几年粮食连年增产,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构建起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报告提出,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强化农业补贴制度是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良种补贴项目自2002~2008年,补贴作物由大豆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6大农作物,补贴资金由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1.63亿元,补贴面积由1000万亩扩大到2008年的10.13亿亩。其中,2005年对重点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农业补贴已经达到1030亿元。2009年农业补贴达到1230亿元,并增加了家电下乡补贴项目。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说:“就‘三农’的投入来说,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高补贴的时代。今后再给农民的补贴,一定是两千亿、三千亿的增长。这是全世界的趋势。”

在今年的报告中,非常具体地列出了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价幅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这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潜江市市委书记朱汉桥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将促进农民实现持续增收。

同时,报告还指出,要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强农业基础投入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增长12%,这一增幅,比中央财政总支出的增幅高出近一倍。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促进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基础投入是关键。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装备水平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全国目前还有一半多耕地靠天吃饭,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每年水旱灾害造成粮食损失大约1000亿斤。

“农田水利大多靠‘吃老本’。”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淑香代表说,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仍“靠天吃饭”,由于历史欠账太多,50%~60%的中小型灌区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脆弱,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卫东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了粮食生产的关键。建议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要保障专款专用,加强审计监管;要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引水、蓄水并重,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提升工程综合效益;还要创新监管机制,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李淑香建议,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要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只有不让产粮大县吃亏,才能让适宜种粮的地方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使这些粮食核心产区成为国家的永久“粮仓”。

同时,代表们还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当前,在农民增收方面以及在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科技支持还是不够的。吉林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代表建议:农业科技要调整科研方向,切实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使科研单位的研究更加适合市场需求,要超前安排,不但要多打粮,还要考虑粮食质量要好,成本要低;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而非掠夺性生产。要密切关注大宗农产品种子供应和保障问题。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尽快制定税收优惠办法,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的有关涉农项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16万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用凸显,成为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亮点。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代表们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镇化有望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巨大引擎。

来自上海的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表示,今后各地的改革步子必将更大,城市户籍的大门必将更宽,农民工能享受的福利保障必将更多。农村的公共设施和民生继续成为投入新亮点。报告提出,今年将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砀山县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印象最深的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一部分。“这几年,各种惠农措施,像村村通公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低保、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等,让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报告还指出,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表示:“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惠农补贴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退休干部的惠农情怀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我的粮食梦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