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坑塘水系探微
2010-06-13许继清
许继清 张 庆
1 商丘古城形成的地域环境
商丘古城(现商丘市西南)位于河南省东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位于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的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为区域性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曾名为宋州、睢阳、应天、归德等。
商丘古城所在的黄淮冲积平原,历史上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该地区曾是十分适宜生活的人类聚居地,因而吸引众多朝代在此定都建城。后来黄河主河道南移,自12世纪初(北宋末、南宋初)至19世纪中叶(清咸丰年间)的 700余年间,黄河改道南流由淮入海,商丘及其邻近地区屡遭黄河水患侵袭。黄河的频繁决口、泛滥、改道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逐渐形成了如今大区地形平坦,小区地形起伏的平原地貌。商丘古城同它的周边环境一样,受黄河变迁影响很大。
2 商丘古城的坑塘水系
2.1 坑塘水系的内涵
一般来说,历史上内陆平原型城市只有城墙和护城河。但商丘古城作为历史上受黄河洪涝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的城市,防洪一直是其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有别于一般仅仅以防卫为主要目的的城池,所以城市建设的难度也相应较高。
结合水利等相关资料,城市防洪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挡洪和排涝。商丘古城的防洪工程主要由挡洪的城墙和护城堤、排涝的城外水系和城内坑塘等设施共同组成。一般而言古城的城市水系具有供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和水产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化和水上娱乐、改善城市环境等十大功用,古人喻之为“城市之血脉”[1]。但针对商丘古城而言,其坑塘水系的形成主要是出于防洪排涝的需要。
据归德府志记载,“旧城……弘治十五年圮于水”[2]。公元1502年,睢阳城(商丘明朝称睢阳)被黄河洪水灌城冲毁,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紧邻原址于北侧高地修建新城,旧城废弃成湖(即后文中南湖)。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商丘古城最终形成了外圆内方,城墙、城堤和坑塘水系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
2.2 坑塘水系的组成
2.2.1 城外水系
城外水系是商丘古城在黄泛平原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中,人工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产物。护城河、南湖和引河共同组成了商丘古城的城外水系。1)城外水系的演进。a.护城河与南湖的形成。商丘古城的城外水系最初由城墙四周的护城河以及城南旧城址上的南湖组成。此时,城内涝水通过水门和城门排至城外水系。如果涝水量大,再经过护城堤上的涵洞排至堤外。b.南湖的扩大。由于黄河逐年冲刷,泥沙淤积,堤外地面明显抬高,堤内护城河与南湖受淤变浅。堤内部分地势抬高使内城成为低洼地带,积水难以排除,形成内涝。为了排涝顺利,官府组织居民从堤内取土垫高城内地势,并疏浚护城河。堤内取土在降低城外地势的同时也导致了南湖的扩大,还使南湖在军事防御上起到更多的作用。c.引河的出现。由于堤外地面已高于城郭地面,无法再利用涵洞将城郭内积水排至堤外,再加上“城市小盆地”造成的常年积涝,需要在城外挖掘引河,将积水排出城市。乾隆十七年,新修疏通古宋河、南门外东引河和西南门外引河。两条引河都是从护城河开始,引涝水汇入古宋河,经古宋河再汇入赵家口西南角的陈梁沙河[2]。2)城外水系的作用。城外水系是商丘古城排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湖的形成,是对新城的保护,也是对以往防洪排涝经验教训的总结。护城河与南湖不断扩大的面积,使商丘古城在面对黄河的逐年侵袭时,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以待洪水退去;引河的出现,使得整个排涝系统更加灵活和完善。
2.2.2 城内坑塘
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环城壕池乃是古城排水系统的干渠,起重要的排水作用;
2)许多古城内均有排洪的河道,作为排水系统的干渠[3]。
1)坑塘的产生。与城外水系不同,坑塘最初并不是人为挖建,某种程度上说是被动形成的。坑塘是平原地区城市由于城墙的封闭作用,在缺少有效城市排水设施情况下,城内雨涝在地势低洼积聚,又因修筑城墙、垫高宅地等人为取土挖掘加剧了洼地的范围,这些常年积水的洼地最终演变成为坑塘。商丘古城在新建初期,地势高爽,排水系统很好地保证了城市排涝。随着黄河泛滥所携带的泥沙在护城堤和城墙外淤积,堤外和城外的地势不断抬高,城区微地形发生改变,逐渐形成外高内低的“城市小盆地”[4]。若把城中最低处挖为池塘,出土可垫高周围各坊,池塘可调蓄涝水[3]。因此,官府迁移附近民宅,对城内四角低洼地势进行疏浚治理,设置能相互联通的引水沟,并清淤挖深使之能够有效蓄水防涝,这样就形成了城内坑塘体系,见图1。
2)坑塘的作用和分布。城内坑塘在暴雨季节具有排泄雨水、疏导内涝的作用。城内低洼地在雨季有水成池,旱季无水为坑,这些水池坑塘对于排水系统不甚健全的古代城市意义重大,可容纳雨水、污水乃至渠道引水的多余部分,数量较多的坑塘洼地构成了历史时期城市排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暂时缓解洪水的危害,起到疏解民众的作用。商丘古城的坑塘在城内的四个角部,呈均匀分布状态,其中以西南和东南两角最大,这是城内北高南低的龟背状地形造成的。黄河改道后,因长期无水灾发生,商丘古城居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成了左右坑塘命运的力量,大量坑塘被填埋缩小,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经过长年演化,目前,商丘古城仅留有东南角一处较大的坑塘(见图2)。
3 结语
商丘古城自建成以来,经历了自然与人为的双重作用,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城挡洪和排涝两个方面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商丘古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形态。即使仅仅考察排涝体系,也映射出古人应对灾害的无穷智慧。商丘古城是商丘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作用下的古城防洪体系无疑也是商丘历史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瑰宝之一。这种根据实践经验形成和发展的古城坑塘水系,是古代城市应对自然灾害防御洪水侵袭的成功范例,对现代城市防灾减灾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保护。
[1]吴庆洲.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J].华中建筑,1991(2):55-61.
[2]商丘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归德府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389-449.
[3]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J].城市规划,2002(4):84-92.
[4]俞孔坚,张 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5):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