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76例老年慢性胃炎中医病因分析

2010-06-11张照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胃脘情志病因

张照兰

(河南中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一般资料

1.1 共治疗老年慢性胃炎576人,门诊病人525人,住院病人51人,全部经电子胃镜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其中男224例,女352例,男女比例为1∶1.56;年龄最小60岁,最大8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42年。慢性浅表性胃炎231例,糜烂性胃炎109例,出血性胃炎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42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

576例患者采用2003年9月大连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胃镜检查由胃镜室固定医师完成。

1.3 中医病因调查

根据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胃脘痛”、“痞满”常见病因分为:情志所伤(包括抑郁、焦虑、恼怒、悲伤、恐惧等);饮食不节(饥饱失宜、不洁、偏嗜);药物伐中;劳逸失调;外感六淫、脾胃素虚。慢性胃炎的病机复杂,临床可有多因素所致,但为突出主要病因,仅以主要致病因素为研究点。

2 结果

表1显示,在老年慢性胃炎中以情志不畅为主要因素者近47%,饮食不节 11.6%,劳倦所伤13.%,药物伐中者19.8%,外感六淫3.6%,脾胃素虚5%。而同因素中两性所占比例亦有差别:情志因素在女性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4.5%,其次为药物伐中14.8%,劳逸失调占14.2%。男性情志所伤占34.8%,药物伐中占 27.7%,其次为饮食不节占15.2%。

表1 老年慢性胃炎病因分布(%)

表2显示,老年慢性胃炎中浅表性胃炎胃镜下最常见,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为18.4%。

3 探讨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的80%~9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老年人胃黏膜退行性变,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及损伤后的修复能力降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引起胃炎,这是老年胃炎的重要发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癌变率为1%,而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于青年人,故重视慢性胃炎的病因研究对其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2 胃镜下分类(%)

中医学没有慢性胃炎的称谓,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内伤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倦过度等。我们根据慢性胃炎的常见中医病因进行调查,发现慢性胃炎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在致病方面有主次之分。

3.1 情志所伤为老年慢性胃炎首要致病因素

情志因素在慢性胃病发病中的作用得到多数学者共识。本次调查发现,慢性胃炎症状发作前近半数(46.9%)患者有精神创伤或情绪变化,在老年女性胃炎患者中尤为突出的占54.5%,是老年男性的1.57倍。老年女性存在焦虑、抑郁、多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大多平素操劳,退休后又面对情感失落、孤独、疾病的困扰,丧偶或亲人患病,或经济拮据、家庭矛盾等因素有关,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从而诱发慢性胃炎或使其病情加重。又因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复发、久治难愈,故给老年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烦躁不安、沮丧、忧郁、多疑、恐惧、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后者又加重或诱发慢性胃炎,形成恶性循环。白先慧通过问卷调查65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经统计分析显示46.2%(30例)因情绪变化而发病。其中50%(15例)情绪变化是由于家庭问题,16.67%(5例)是由于周围环境改变,33.33%(10例)无明显原因出现心情不好。张志敏等通过对影响广州地区居民慢性胃炎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慢性胃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情志影响、过劳、天气和过食。张世筠、王先春等以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分析肝证与胃痛的患病关系,结果表明肝证积分越高,则越易罹患胃痛。钟洪、藏堃堂对近年来辨治的160例慢性胃痛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肝郁为主要表现者120例。慢性胃炎的特点之一是反复发作,刘瑛认为导致胃脘痛复发的因素在七情中以忧、思、怒对脾胃影响较大。根据统计显示,胃脘痛复发因情绪变化者占31%,以中年人居多。我们在临床中医病因调查中发现,情志因素占慢性胃炎的47%,与文献报道相近。

3.2 药物伐中是慢性胃炎的直接诱因

老年人因年老多病并存,服药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增加,从而易使胃黏膜损伤而致病。例如肠溶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均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糜烂,糜烂愈合后可遗留有慢性胃炎;降压药、降糖药等均有胃肠道反应,不少抗菌素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导致或诱发慢性胃炎的发生或复发。长期服用偏于苦寒的中药则伤胃,辛热药物多则耗劫胃阴,活血破血药物伤气,过于补者则中满。临床上,无论中西药物长期运用不当,均可致脾胃功能损伤、枢机失利、升降紊乱等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清浊相混,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相为因果,加重病情的变化。裴东等对天津地区慢性胃炎的调查结果显示,服用伤胃药导致胃炎的危险度最高。我们发现,近20%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因服其他药物引起,占致病因素的第二位。

3.3 劳逸失调、劳累过度是诱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劳逸失调、劳累过度诱发因素占13%(表1),仅有少数病人过于安逸。农村老人大多仍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城市中老人照顾幼儿或病人、操持家务,致劳累过度,损伤脾胃;贪享安逸,久坐久卧,脾不运化,食滞于中,症见腹胀、嗳气、纳呆。过劳因素在广州居民慢性胃炎发病因素中占第三位,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一致。

3.4 饮食不节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诱因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脾胃已弱,受纳和运化能力逐渐下降,若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辛热,或食生冷之品、饥饱失宜、嗜烟饮酒均可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功能障碍,清浊相混,症见胃脘痛、腹胀、恶心、嗳气、纳呆等症。本研究中11.6%的老年慢性胃炎与饮食不节有关。张志敏调查,饮食因素在广州居民慢性胃炎发病因素中占第四位。

3.5 感受外邪是诱发慢性胃炎的外因

年老体弱,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侵犯脾胃,尤其在夏冬两季,湿邪困脾,冬季寒邪直中,均可诱发慢性胃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邪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导致胃内容物停滞,消化功能紊乱,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聚成积滞和水湿,临床表现为纳呆运滞、神疲乏力诸症。裴东等对天津地区慢性胃炎的调查结果显示,清明、寒露为胃炎的高发节气。

3.6 脾胃素虚是老年慢性胃炎的内因

《张氏医通》把“老人、虚人”归为一类。若素体“脾胃虚弱,转运不及”则胃脘痞满、疼痛、纳差等。脾胃素虚又易招致寒邪,或因饮食不节、或劳倦、或情志不畅而使脾胃枢机不利、升降紊乱诱发慢性胃炎。

3.7 情志失常是慢性胃脘痛病因的主导因素

胃镜下诊断,老年慢性胃炎以浅表性胃炎常见,萎缩性胃炎发病率18.4%,高于文献中普通人群7% ~13%的报道。

从576例老年慢性胃炎病因分析,情志所伤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主升、主动,对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若所愿不遂,抑郁恼怒,致肝失调达,使肝疏泄不及,功能减退,木郁而不伸,郁气犯胃,气机乖常,致胃气壅滞、失于和降,证见脘胁痞满胀痛,得嗳气或矢气较舒,不思饮食,食后胀甚。若肝气怫郁不舒,疏泄失常,胆失和降,返流入胃,影响胃腑纳化,木郁土壅。“凡郁皆在中焦”,“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能升,当降者不能降,当变化者不能变化(《丹溪心法》)”。证见胃脘两胁闷痛不适、嗳气频作、恶心呕吐、泛苦等。叶天士称“肝为起病之源,脾为传病之所”,强调了肝的疏泄功能在发病中的位置。不良的情绪既为老年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又是其他因素的“增敏剂”,故情志内伤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张氏等研究了7315例胃脘痛证候的演变规律,认为胃脘痛以气滞、肝脾不和为基础,表现在出现率高、初期多见并贯穿始终。以上较大规模的研究均认为,气滞(肝胃不和)为慢性胃脘痛的基本证型,因此情志失调是慢性胃脘痛病因的主导因素。高玉德通过对275例慢性胃炎与情志关系的探讨,发现其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造成,约占64.73%,说明情志失调在发病中有突出的作用。同时还发现,慢性胃炎反复发作者多由情志刺激引起。

近年来对慢性胃炎证型研究的文献表明,肝胃不和是慢性胃炎最基本的证型,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有人对58例慢性胃炎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慢性胃炎患者具有情绪不稳定、高反应的个性特征。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是人类情绪的反应板”。胃的分泌功能、运动、血流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因而与情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如抑郁可减少胃酸分泌,焦虑增加胃酸分泌,强烈的情绪活动可使幽门痉挛等等。陈氏研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机能偏亢可能是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本质之一。过度精神刺激、长期忧郁及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会影响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引起胃分泌、运动功能失调,导致胃黏膜营养障碍,最后可引起慢性胃炎。因此,对老年人胃病患者在辨证用药的同时给预心理疏导,往往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胃脘情志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