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议论文教学的思考
2010-06-09蒋芸云
蒋芸云
策划人语
极具思辨色彩的价值追问,立意深远的理念探寻,精致周密的教学设计……等等,一切关涉“百年大计“的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投射到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靠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所谓真理的正确性。人们常常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形容学生的读书,恕不知,对于教师的教书,何尝不亦如此。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执教,定会呈现殊途同归但又各具情态的局面。鉴于此。本期作文教学特别策划“同题·异构”栏目,旨在通过发起一个话题,约请不同的作者围绕这一话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创作,并以自己的创作为媒介,与遥远的同行实现交流与对话。这些教师性别不同、地域有别、教龄各异。他们的言说角度和研究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区域代表性。编者希望通过搭建这一平台,吸引更多的语文老师分享自己的教研成果,大家共同来关注作文教学,探讨作文教学,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启发,以此提升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
本期策划的两组主题是:
①特定文体的写作指导系列之议论文
②不同学段的写作指导系列之小学低年级段
【摘 要】本文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的价值进行了思考,认为科学有效的议论文训练能促进学生价值判断的形成,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的重点是对高中议论文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从议题的生活化、写作前师生的深度解读、具体写作策略的指导、学生成就感的体验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议论文训练的有效性。最后,文章从总体上对高中议论文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价值判断 议题生活化 深度解读 写作策略指导
一、高中议论文教学价值的思考
1.促进学生价值判断的形成。龙应台曾对台大学子郑重提出:请务必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根本目标之一。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生活,面对生活,必定就有众说纷纭、真假难辨的问题需要我们来判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里明确指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要求培育学生“科学理性精神”。这都表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议论文的写作正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有效判断的主要途径。相对于记叙文侧重培养观察、感受、理解能力和丰富情感来说,议论文注重的是揭示现象的本质、探究问题的根源、考虑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学生形成价值判断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因为论述的话题来自社会现实,这就易于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实际生活。因为需要自己做出判断,形成观点,这就必然让学生要去关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评价。在是非相左、褒贬不一的评判中,要想自己的看法客观、公正,又得了解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更多背景材料。而为了形成看法,与老师、同学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和辩论也是很重要的步骤。历经上述的过程,学生就必定要从课堂走入生活。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关注其他人对于某一问题的不同评价时,学生已感知到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及辩证看问题的思维,而自己的论述过程中,在采用事例、引用、比喻等论证的同时,都要涉及到推理论证,这就必然要有因果、比较分析的思维,归纳、演绎的逻辑。
二、高中议论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1.议题的生活化。这是实现上述议论文价值的基础。如果我们的议题还只是停留在对寓言的解读,由概念出发的笼统评价,那么依然会造成学生写作与生活的隔离,并削减学生思考、探究和写作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真实看法的表达。另一方面,若议题只是单纯地对时事进行评价,又会因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造成学生人云亦云,难于摆脱其他人评价窠臼的状况。所以,议论文的出题既要考虑到现实性又要避免就事论事。下面就我们的作文题来举例。
例1:据报道,刘翔将应邀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但由于组织者一直要求他届时唱首歌,刘翔准备推掉这个约会。他和教练都表示,作为嘉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定要唱歌,那么他们将放弃这次机会,至于演小品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刘翔只想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让大家记住他:“我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运动员,不想做一名歌手。”
你是否认同刘翔的这一言行?刘翔在这里拒绝的是什么?坚守的是什么?我们的人生中还应该坚守些什么?请以“坚守自己”为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并对此加以论述。
例2:贵州黄平县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生在公路沿线行走时遇见车辆,都要停下脚步敬礼。当地有关部门称,这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礼仪方式,全县所有中小学生都会向过路车辆敬礼,原因之一是表示对驾驶员的尊重。
作文一:设想你是当地的正在就读的学生,请给本县教育局长写封信,陈述你的看法并试图让他接受你的意见。
作文二:你如何看待这里的“尊重”?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我们究竟该对哪些事物要有所“尊重”,而不需要哪些“尊重”?请以“尊重”为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上面的作文题,一方面从现实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评议的兴趣。另一方面,为避免就事论事,就缘事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如“我们的人生中还应该坚守些什么?”“我们究竟该对哪些事物要有所尊重,而不需要哪些尊重?”从而将学生的思考引入一个哲理的高度。
2.解读的深度。没有师生在写作之前对于议题的共同解读,要想写作有实效,估计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对于议题的解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会辩证思考、提高思想认识等加强综合素质的一个环节。
解读的关键是分析事件中蕴含的意义。
首先,研究材料本身,讨论材料揭示了怎样的问题或意义。如作文题1,让学生看出刘翔在这里坚守的是职业的原则,是自己的身份。其次,推而广之,联想其它坚守自己的典型。比如,袁隆平的坚守,“光纤之父”高锟的坚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坚守,他们坚守的又是什么呢?再次,看看反面的事例——若材料是反面的现象,就看看正面的事例。哪些人没有坚守自己,他们又是什么情形?还可以从概念入手,分析核心概念,因为概念本身就是思维的工具。比如“坚守自己”,其实是坚守自己原则的省略。一个人需要坚守的原则很多,有理想、信念、诚信、诺言、良知、正义、道德等等。那么,生活中坚守这些是种怎样的体现?如:怎样的行为才算坚守了自己的诺言?我们为什么要坚守这些(个)?我们又该如何去坚守?最好是选取某一具体事例分析,如:刘翔为什么要坚守?也许是因为心无旁骛,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点上,才能创造更大的辉煌;也许是因为坚守职业的原则,才能不辜负国家的培养;也许是因为随意“越界”会造成职业错位,弱化自己的责任等等。该如何坚守?诱惑你使你放弃坚守的会是些什么?是名誉、金钱、地位,抑或是困难、权势、胁迫?那么,要坚守自己,也就是面对这些,你该如何做?
上述种种问题的提出和探讨,是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环节,学生的评论兴趣不可能被激发,看法不可能深入,议论很可能变成“隔靴搔痒”,写作只是流于形式。
3.写作具体策略的指导。现在写作教学的通病之一,就是缺乏写作指导的细化。我们对写作前的审题、构思有一定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有具体的评析,但真正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却是少之又少。而具体的指导正是学生有效写作的关键。学生的写作始终有别于成人的自由写作,它只是为自由写作打基础。它本身必须讲究一定的章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章法,才会有“天马行空”的写作自由。而学生写作的章法,正是需要一步一步“指导”出来。有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堂生成”等理念的倡导下,对“指导”两字很有顾虑,其实“指导”只是原则,至于指导的方式方法仍然可以采取“探究”的形式。议论文写作的指导主要有哪些呢?
(1)交流意识的指导。作文的本质意义即“表达与交流”。在学生确立观点或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意识到已经开始与读者交流了,读者会就你的观点提出为什么(或者就你提出的问题要求解答),你得就此展开说理,加强全文的逻辑,以期让读者信服你的观点。
(2)框架结构(逻辑思路)的指导。前面说到,学生的议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杂文和政论文。它只是让学生掌握说理的一种基本形式。议论文的提出也是中国语文教育家们的一大贡献。因此,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初期阶段,要指导他们掌握议论文基本的逻辑思路所衍生的几种形式,如并列式,既可在全文论述“是什么”的问题,又可全文论述“为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又如“层递式”。即在一篇文章中,既论述“是什么”,又论述“为什么”和“怎么做”。训练的初期阶段,如果学生没有论述的基本逻辑,其思维难于集中,思想也就更无法深入。
(3)论证方法的指导。议论文的写作中,学生最喜欢运用的方法是例证法。采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来证明观点,的确能说明问题;但学生在例证时往往出现的毛病是,不善于揭示典型材料中蕴含的与自己观点相关的内容,不善于分析和说理,容易造成材料堆积。克服此种困难,我们采用分步骤指导策略。先展示范例,再进行例证法的段落训练。在段落训练中,又进行专题的设问、对比、因果等就事分析的指导。在例证法基本掌握之后,我们再进行引用、比喻、推理等论证方法的指导。同样,一般都是先给出典型样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后鼓励用于作文。
(4)开头段的引导。实践中发现,高质量的开头在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意义不小,它有利于学生论述问题时思维的集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学生一般都在开头段提出问题或亮出观点。开头的形式不一而足,常用的有现象引入法,即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谈起,引出问题或亮出观点。以学生习作举例:当欧美风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西欧东洋的孔子学院却办得如火如荼;当周杰伦的歌征服了大众的听觉之后,陈绮贞式的“小清新”又开始异军突起。时尚这玩意儿啊,时东时西,总让人琢磨不透。其间又有好与坏、美与丑、对与错。那么,作为被时尚潮流“包围”的一代人,我们该如何去品味时尚呢?(《品味时尚》贺澍)或对比生活中的现象,再引出问题或亮出观点。如:时尚为何物?有人说,时尚就是新的潮流,品味时尚,就要追求潮流,似乎过时了的就不值得品味了。但是,为什么曾经流行的邓丽君我们可以百听不厌?泰坦尼克号的《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还会不时在耳边响起?因为它们已经由时尚成为了经典。当时尚的光华过后,留下来的才是精华。时尚在引领潮流的同时,也在造就经典。在我看来,时尚值得我们关注,但从时尚中发现、打造经典,才是我们对时尚真正的品味。(《品味时尚打造经典》何佩仪)也可以采用阐释法,就本文所论述的问题(或概念)阐明自己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或亮出观点。如: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短时间内大众所崇商的生活模式。它可以是一首歌,一本书,又或者是一种语言。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美好的时尚在我们生活处处可见。(《美好时尚处处见》黄嘉棋)开头的形式有不少,引用、诠释名言开头,采用比喻导入,材料分析切入等都为学生接受和喜欢。关键在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要求有问题意识,能激发论证的思维。
(5)反思与修改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掌握和写作思维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加强。学生议论文写作属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得及时地就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在进一步指导的基本上再次写作。这里有一个教学的策略问题,即把培养写作能力的内容“化整为零”,每次写作突出一两项要求,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论述方法而言,第一次只要求“用事实说话”,那么反馈和评价就集中在“例证”的策略上,重点解决“材料的典型性”、“叙述的简洁和针对性”、“根据材料分析和说理”等问题。评价和修改就针对这一训练的要求。如此才能使教学评价有针对性,作文修改有的放矢,学生也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收获。否则,天女散花,不利于写作信息的反馈,学生的修改更是无所适从。而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训练,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没有反复地修正,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4.成就感的体验。学生语文学习的收效不高与其在语文上花时间不多有直接关系,而不花时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不强。通过推理演算解答了一道证明题,学生成功感顿生,因为这种现时的成功感,学生大都喜欢数学。其实,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其一,让学生意识到议论文本身就是一个论证过程,你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已经是一种成功,而有力的论证会让自己感受到论述能力的加强,从过程本身体验成功。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不同于数学解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成功。其二,上文谈到的写作任务和要求的具体化,对学生产生成功感也尤为重要,学生始终处于学习阶段,不可能一次性掌握写作的全部要领,所以,每次达到一两个小目标,成功感也会因此产生。其三,高中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特别在意同龄人的评价。有时,老师的认同往往不及同学的称赞。所以,给予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是作文教学评价不可忽略的环节。一般我们采用全年级“优秀作品”及市里“语文风景线”上展示,“班级语文网站”评议、向报刊推荐发表等形式,让学生得到更多成功的感觉。
三、高中议论文教学的反思
1.提防受应试控制的“次八股”。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拔离地球,同样,我们作文的训练不可能跳出高考的“手掌心”。在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我们不能不兼顾到高考考场作文的众多因素。比如说,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分论点放在突出抢眼的位置,段落首尾一定得照应、语言的“鼓点”要踏在关键词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行文的自由,弄不好,甚至会产生模式化的“次八股”;但其实,只要你不在主观上将考场作文树为对立面,也会发现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相契合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解决高考与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点)。因为学生议论文的写作不同于成人的自由写作,它还是学习说理、掌握论述的一个基础阶段,这就决定它本身需要有一定的框架和思路。若能将此特点与考场作文结合,更利于学生掌握论述的方法和策略。我认为,要真正避免作文的程式化,主要还得从写作内容、思想深度上下功夫。
2.加强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尽管上文论述了众多议论文教学的策略,但要让学生写出有质量的议论文,策略和方法只能算是“雕虫小技”。高质量议论文的关键还在于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主要不是从写作训练中得来,它来源于学生平时学习、思考的习惯。其中,阅读是最为根本的前提。在现行学校教育的条件下,阅读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实验了一种“高效阅读”策略,收效比较明显。其原则主要是由老师精选作品,统一进行精读。首先是作品的“三性”原则:内容的现时性、语言的当代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提高学生的认识一样,也没有“急就章”)、论述的科学性。其次是精读的指导,如弄清有用的概念,对论述的角度、策略进行仿写,诵读有感染力的语句或语段等。另外,设法将课外阅读日常化。比如课前三分钟的“一句话,一番话”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时事。思想认识和语文表达的提高是另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在另章讨论。
参考文献:
[1]见龙应台.百年思索(一九九九年在台大法学院作的演讲)[Z].
[2]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Z].
[3]见陈妙云.广东高考作文的喜与忧[J].广东教育(高中版),2009.Z1.14.
[4]见李瑶瑾,王艳.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一:论点和论据[J].阅读与鉴赏·高中,200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