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
2010-06-08赵中洲
赵中洲
缘于60余年的历史积淀。辽宁大学现拥有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两馆”)所构成的辽宁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赢利机构。具有面向全社会发挥独特的科普文化教育功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建于高校的大学博物馆是收集、保护、展示各种重要文物、标本的场所,是高等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这些博物馆集标本收集、研究、保存、保护、共享、展出于一身,在推动大学生以及相关中小学生、市民的素质教育、教学科研、科学普及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博物馆是在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动、植物标本室的基础上,学校投资120余万元于1998年9月建设起来的。该馆总面积40G多平方米,馆存标本2000多种,共计1.3万多号。馆藏主要有低等动物、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部分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几乎涵盖分布于辽宁省的全部物种,有的生物在我省已经灭绝而且还包括国家I、Ⅱ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十种,如扬子鳄、金丝猴、丹顶鹤、云豹等。标本的保存形式多样,有浸制的、压制的、假剥制的、骨骼的以及生态标本等。
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原辽宁大学历史系文物室,1998年9月学校投资200余万元,将其改建成历史博物馆。该馆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馆内珍藏从新时器时代到民国期间的陶、金、银、书画、瓷、景泰蓝、石、漆器等文物2000多件。现展出的文物500多件。展线总长220米,是省内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内藏品比较丰富,布展比较先进,学术声望比较高,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主要高校博物馆之一。
以自然博物馆为依托分别建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子课题)、辽宁省动物资源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其研究成果《鸟类性别鉴定的方法及性比研究进展》、《杂色山雀繁殖生态》、《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大鸨繁殖期种群数量动态和食性分析》等分别在《生态学学报》、《四川动物》和《辽宁大学学报》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
以历史博物馆为依托,王德朋教授开展了“金代钱币制度研究”。其成果《金朝铜钱的铸造及管理》、《金朝铜钱及铜钱制度的演变》分别在《中国钱币》(2008年第3期)、《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3期)發表。此外,王秋华教授根据馆藏清代海防图,开展了“清代海防研究”,其成果《清代乾隆时期“七省沿海图”》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上发表。
1999年,自然博物馆被中国科协评为首批“中国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两馆”被沈阳市科协、市教育局授予“沈阳市青少年科技实践基地”的称号;2006年“两馆”被辽宁省科技厅、省科协授予“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的称号;2007年被沈阳市科技局、市科协授予“沈阳市科普基地”的称号并已正式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