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2010-06-08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弥漫性冠脉造影

闫 蕊

2型糖尿病患者80%会发生或死于心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的2倍~4倍[1]。欧洲心脏调查[2]和中国心脏调查[3]等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7%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表明糖尿病为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且研究发现糖尿病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病程,使得冠心病的发病更早、进展更迅速、更严重、预后更差等特点,从而大大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4]。本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旨在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13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DM组)67例,年龄 59.64岁±2.32岁,包括开始用药治疗者和首次发病者,病程小于20年;无糖尿病者(非DM 组)69例,年龄61.75岁±1.45岁。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支至少有1支冠脉狭窄≥50%为阳性。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和餐后2h血糖≥11.1 mmol/L。

1.3 临床生化指标 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症状典型者(胸部压迫感、发闷、紧缩感)、症状不典型者(腹痛、右肩痛、颈喉痛、心悸、无症状)、心肌梗死、心功能NYHA分级。

1.4 冠脉造影 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多体位、多角度造影,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分为左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根据上述动脉受累的数量诊断为单支、双支、三支。弥漫性病变定义为:病变长度>20 mm;1支血管多处病变;血管全程或大部分纤细僵硬或明显迂曲纤细。血管狭窄程度判断:受累50%~70%为中度;受累71%~99%为重度;受累100%为闭塞。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方面无统计学意义。DM组症状不典型者、合并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者均明显高于非 DM 组(P<0.05);TG、TC、LDL、LP(a)水平 DM组高于非DM 组(P<0.05);而 HD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情况比较

2.2 两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 DM组冠脉病变三支、弥漫性、闭塞性病变明显高于非DM组(P<0.05),非DM组冠脉病变单支、中度病变明显高于DM 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例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上腹痛、右肩痛、颈喉痛、心悸,并有较多患者无任何症状,这些可能与糖尿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交感性心脏去神经化有关[5]。

本研究发现,DM组合并高血压和血脂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糖尿病的高胰岛素(IR)血症有关[6]。IR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互为因果;IR通过增加脂肪组织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活性而导致自由脂肪酸的释放,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特征性脂代谢紊乱,而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使得糖尿病患者更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发现DM组冠脉病变以三支、弥漫性、闭塞性病变为主。这符合Uddin等[7]和 Juma等[8]的研究。其可能与糖尿病的IR有关。研究发现[6],IR及其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糖、肥胖、血脂紊乱、炎症、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而最终导致了内皮细胞功能受损、高凝状态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症、微量尿白蛋白等紊乱,这诸多危险因素导致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可能就是冠脉病变严重而复杂的机制。

本研究发现DM组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几率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的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引起冠脉病变严重有关。另外,还可能与糖尿病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其机制除了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有关外,还与糖尿病心肌微血管代谢障碍有关。糖尿病患者的代谢障碍使心肌细胞肥大、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灶状坏死,致使心室收缩减弱。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典型症状、主要危险因素的增加和冠脉病变的严重性,以及更易并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使该类患者产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且预后差。因此,及早干预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1]Vijan S,Hayward RA Pharmacologic lipid lowering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 sicians[J].Ann Intern Me,2004,140:650-658.

[2]Bartnik M,Ryden L,Ferrari R,et al.T 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 ronary artery disease across Europe:The euro heart survey on diabetes and the heart[J].Eur Heart J,2004,25:1880-1890.

[3]中国心脏调查组.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1):7210.

[4]陈灏珠(译).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4-605.

[5]Chiariello M,Indolfi C.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emllitus[J].Circulition,1996,93:2081-2091.

[6]李勇,程晓阳.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特点和支架植入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8,9(3)1360.

[7]Uddin SN,M alik F,Bari MA,et al.Angiographic severity and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Mymensingh Med,2005,14(1):32-37.

[8]Juma I,伍卫,王景峰,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2005,23(3):1672-3554.

猜你喜欢

弥漫性冠脉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羊水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如何发生的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