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康复方案、SGT-700型治疗机及百忧解合用的疗效评价

2010-06-08周丽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神经细胞脑出血神经功能

周丽琴

脑卒中致残率、患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下降,致残率相对提高。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均造成极大负担。因此,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及早的介入康复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是脑卒中急性期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抑郁,不仅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而且也会妨碍其神经功能的复发,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延长住院天数,并使病死率上升[1]。我院在脑卒中早期给予康复+治疗机及百忧解治疗,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无痴呆、发病前后无精神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脏疾病。将20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单纯药物组(A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56岁~78岁(62.5岁±3.6岁);其中脑梗死32例,脑出血11例。药物+康复组(B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52岁~75岁(63.0岁±2.9岁);其中脑梗死34例,脑出血13例。药物+康复+治疗机组(C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9岁~79岁(60.0岁±4.8岁);其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17例。药物+康复+治疗机+百忧解组(D组)61例,男31例,女 30例,年龄 50岁~80岁(58.0岁±3.6岁);其中脑梗死43例,脑出血 18例。4组病例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部位均在基底节区,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出血后行手术者,均为首次发病。康复治疗及治疗机治疗于发病1周后开始。

1.2 方法 4组均按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方案,给予降纤、抗凝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各组间治疗药物无差异。A组:单纯给予降纤、抗凝及脱水降颅压药物治疗。B组予上述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康复方案:翻身;患侧上肢摆放;上肢的运动;下肢的运动;综合运动:坐位-坐位的平衡-站位-站立的平衡-步行。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治疗机治疗,治疗机采用SGT-700型治疗机,同频同幅进行,每次治疗30 min。D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忧解(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每日20 mg口服。

1.3 评定方法 指定两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康复医师对入院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治疗机治疗,且康复医师不参与评定。于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及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3]。ADL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用厕、上下楼梯、床-椅转移、活动/步行、大小便控制等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的程度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共 4个功能等级,总分为 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4]。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选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SSS)进行评定,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分值越高功能缺损越重[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4组病例治疗前ADL及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ADL及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 B组与A组、C组与B组、D组与C组ADL及S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4组治疗前后ADL、SSS评分比较(±s)分

表1 4组治疗前后ADL、S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ADL S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43 39.49±10.79 47.19±10.361) 15.53±5.19 13.88±4.991)B组 47 38.98±11.12 51.64±10.611)2) 15.45±5.02 12.02±3.451)2)C组 55 39.96±11.71 56.09±10.081)3) 15.33±4.89 10.70±3.181)3)D组 61 40.03±11.54 53.62±10.951)4) 15.51±4.95 9.18±3.051)4)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B组与A组治疗后比较,2)P<0.05;C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3)P<0.05;D组与C组治疗后比较,4)P<0.05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及个人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卒中后合并抑郁发病率明显增加。根据文献报道,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0%~50%[6]。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7],一方面可能由于卒中后身体残疾,生活能力下降,工作生活等突然发生改变,心态失去平衡所致。但更多数学者认为是脑内生理生化的改变,认为脑卒中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相应的两种神经递质低下,从而产生抑郁[8]。最近研究表明抑郁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神经细胞再生减少和脑可塑性障碍所致[9]。有关神经细胞再生的研究发现,5-HT除了是一种神经递质外,还是神经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启动信号,它可以促进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的分化[10]。百忧解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类药。Jorge等[11]还证实了百忧解可以减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长期死亡率。本项观察发现,早期给予百忧解治疗,其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好转均较单纯药物组、药物+康复组及药物+康复+治疗机组有明显差异。但另一方面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改善患者的消极观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脑卒中的早日康复也起积极作用。总之,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是早期渐进,持续全面的过程,它需要临床医师、心理医师、康复医师、家庭成员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及早发现抑郁,及早给予百忧解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早日恢复。

[1]蒋亚斌,李国成.脑卒中后抑郁及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6829-683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3]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70-447.

[4]朱晓平,王彤,陈旗,等.规范化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转归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6:254-259.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刘永珍,尤洁.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340-342.

[7]刘全戊.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183-184.

[8]宋永斌,郝玉洁.帕罗西丁对脑卒中后抑郁 P300的影响[J].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1):40-41.

[9]Czeh Michaelis T,Watanabe T.Stress induced changes in cerebral metabolites,hippocampal volume,and cell proliferation are prevented by antide pressant treatment with tianeptin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1,98:12796-12801.

[10]王卫东,江文,王洪典,等.缺损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之再生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75-77.

[11]Jo rge RE,Robinson RG,Arndt S,et al.Mortality 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ntidepressants[J].Am J Psychiaty,2003,160:1823-1829.

猜你喜欢

神经细胞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迹基因3(MEG3)通过p53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损伤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