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白质螯合铜对育成蛋鸡肝脏及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0-06-07张彩英曹华斌李浩棠郭小权胡国良

饲料工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螯合周龄蛋鸡

张彩英 曹华斌 李浩棠 郭小权 胡国良

铜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造血、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维持正常生产性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铜还是体内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高铜添加剂因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1]。动物长期摄入高铜日粮,会导致铜在组织,尤其是肝脏的蓄积,严重时出现贫血,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2]。高铜对猪的促生长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但对于家禽 ,研究结果很不一致[3-4]。因此,本试验拟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蛋白质螯合铜,观察其对育成蛋鸡肝脏和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产上选择蛋白质螯合铜的添加剂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将9周龄健康海蓝褐蛋鸡21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放入按防疫要求消毒后的3层笼舍中饲养,每笼12只。

1.2 试验日粮及试验设计

选用蛋白质螯合铜(百乐铜 Bioplex Copper,实测铜含量10%,由美国奥特奇生物技术公司生产)作为铜源,在相同日粮基础上添加蛋白质螯合铜(以铜量计),第Ⅰ组 0 mg/kg,第Ⅱ组(对照组)6.5 mg/kg,第Ⅲ组 15 mg/kg,第Ⅳ组 30 mg/kg,第Ⅴ组 60 mg/kg,第Ⅵ组125 mg/kg。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驱虫,每日饲喂两次,自由采食与饮水,定期清理粪便。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5 d。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3.1 血液样品

在蛋鸡12、14、16周龄的最后1 d,从各组随机选取3只鸡(每重复1只),翅下静脉采血10 ml,析出血清,分装于去离子水洗净的干燥青霉素小瓶中,置-20℃冰箱保存,用于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1.3.2 组织样品

在蛋鸡12、14、16周龄的最后1 d,从各组随机选取3只鸡(每重复1只),颈静脉放血致死,取肝脏样品5 g左右,包装于塑料样品袋中,置于-20℃冰箱保存,用于测定肝脏蛋白含量及Cu/Zn-SOD、AST、ALT的活力。

1.4 检测方法

1.4.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活性测定:把低温保存的血清样品在室温下解冻,按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说明书方法进行。

1.4.2 肝脏组织生化指标测定

取肝组织块0.5 g在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用滤纸吸干,称重,放入5 ml的小烧杯内。用移液枪移取3.5 ml冷的生理盐水于小烧杯中,用眼科小剪尽快剪碎组织块,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组织匀浆器中,再用1 ml冷的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组织碎块,一起倒入匀浆器中进行匀浆,充分匀碎,使组织匀浆化。制备好的10%匀浆液经4000 r/min离心15~20 min,取上清液备用。

取按上述方法制备的匀浆液用754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肝脏组织Cu/Zn-SOD、ALT、AST的活性。

1.5 统计分析

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DPS统计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清和肝组织Cu/Zn-SOD活性变化(见表2)

由表2可知,不同周龄时随着螯合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和肝脏Cu/Zn-SOD活性变化都是先上升后降低,Ⅲ组或Ⅳ组活性最高,Ⅰ组最低。血清Cu/Zn-SOD 活性:Ⅲ、Ⅳ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和Ⅵ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脏Cu/Zn-SOD活性:Ⅰ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4周龄时,Ⅲ组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周龄时,Ⅲ、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2 血清和肝组织Cu/Zn-SOD活性变化

2.2 血清和肝组织AST活性变化(见表3)

从表3可知,不同周龄时随着螯合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和肝组织AST的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Ⅵ组活性最高,Ⅳ组最低。血清AST活性:Ⅵ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和Ⅴ组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组织AST活性:Ⅲ、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和Ⅵ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3 血清和肝组织AST活性变化

2.3 血清和肝组织ALT活性变化(见表4)

从表4可知,ALT活性:Ⅵ组>Ⅰ组>对照组,活性最低的是Ⅲ或Ⅳ组,Ⅵ组肝组织AL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Ⅲ、Ⅳ和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16周龄时肝脏ALT活性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蛋白质螯合铜对血清和肝脏Cu/Zn-SOD活性的影响

Cu/Zn-SOD位于真核细胞浆内,分子量为2000,由2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1个铜与1个锌,锌原子与酶分子的结构稳定性有关,铜原子与酶的活性有关。根据Cu/Zn-SOD活性变化,可敏感反映出机体铜营养状态。Cu/Zn-SOD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抗氧化代谢防御体系所必要的组成成分。Cu/Zn-SOD是抗自由基毒性的关键酶之一,可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Lauridsen(2002)等认为,铜有助于改善组织抗氧化能力,高铜对Cu/Zn-SOD有极显著的影响,补铜组比缺铜组肝脏Cu/Zn-SOD活性提高了2.7倍,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日粮铜水平可提高动物组织中Cu/Zn-SOD活性[5],本试验得到相同的结果。本试验各阶段0添加组血清和肝脏Cu/Zn-SOD活力都极显著低于6.5 mg/kg组,说明当动物日粮缺铜时,可降低Cu/Zn-SOD活性,赵昕红等(1999)[6]也有相似报道。

表4 血清和肝组织ALT活性变化

本试验表明,日粮添加铜水平为15、30 mg/kg时,能增强血清和肝脏Cu/Zn-SOD活性,添加铜水平从60 mg/kg提高到125 mg/kg时,血清和肝组织Cu/Zn-SOD活性分别下降。这说明Cu/Zn-SOD活性并非随日粮铜水平增加而呈线性上升。马得莹等(2003)[7]报道,当日粮铜含量从125 mg/kg提高到250 mg/kg时,猪血液中Cu/Zn-SOD活性下降了9%。赵丽等(2008)[8]报道,日粮铜水平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能增强血清Cu/Zn-SOD活性,当铜添加量达600 mg/kg时,血清Cu/Zn-SOD活性显著下降。由此可见,日粮铜过高会导致动物组织与血液中Cu/Zn-SOD活性下降,体内自由基蓄积,引起脂酯氧化,导致肝脏等组织损伤。

3.2 蛋白质螯合铜对血清和肝脏AST和ALT活性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铜水平为125 mg/kg时,血清和肝组织AST和AL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组,且随日龄增长显著升高,这与崔恒敏等(2005)[9]报道的血清AST活性随铜中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结果一致。0添加组AST和ALT活力也高于其它组,15、30、60 mg/kg组酶活性相对较低。AST和ALT都是细胞内酶,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酶由于细胞膜的屏障作用不易逸出,仅由于细胞的不断更新而少量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胞受到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升高才会使细胞内酶释放出来的速度大大增加,酶活性才会明显上升。

AST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肾和脑等组织中;ALT存在于机体肝、心肌、脑、骨骼肌、肾及胰腺等组织细胞内,但以肝细胞及心肌细胞含量最多。在细胞中AST和ALT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及胞浆内,是肝细胞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血清AST和ALT活性升高,故AST和ALT活性的改变是肝脏受到铜毒性损害的一种应答反应[10],血清AST和ALT活性的升高也是肝脏受损、功能障碍的一种反应,能很好地评估肝细胞的功能状况,对肝脏疾病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4 结论

日粮中添加15 mg/kg和30 mg/kg铜可显著提高育成蛋鸡的抗氧化功能和肝脏功能,添加125 mg/kg铜可造成肝脏的损伤,因此,在本试验的基础日粮下,15~30 mg/kg铜(以蛋白质螯合铜的形式)为育成蛋鸡最适宜的添加范围。

[1]赵丽,杨帆,彭西,等.高铜对雏鸭生长的作用效果[J].中国家禽,2007,29(2):22-24.

[2]崔恒敏,陈怀涛.雏鸭铜中毒的实验观察[J].中国家禽,2003,25(11):8-10.

[3]程忠钢.高铜的应用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畜禽业,2000(3):50-53.

[4]姜淑贞,杨在宾,杨维仁.铜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趋势[J].中国饲料,2000(17):7-9.

[5]Bonham M O,connor J M,Hannigan B M,et al.The immune system asaphysiological in dicator of marginal copper statu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2,87:393-403.

[6]赵昕红,李德发,田福刚,等.高锌、高铜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1):91-96.

[7]马得莹,单安山.铜对动物体内自由基防御系统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3,30(5):27-29.

[8]赵丽,崔恒敏,杨帆,等.日粮中添加高水平铜对雏鸭血液指标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8,30(5):24-28.

[9]崔恒敏,杨光,彭西,等.铜中毒对雏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2):1329-1333.

[10]王幼明,王小龙.高铜的应用对畜禽的慢性中毒作用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36-38.

猜你喜欢

螯合周龄蛋鸡
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不同结构的乌鳢螯合肽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