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在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中的探讨
2010-06-07梁振山
黄 凯,梁振山
(江西省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新生儿和早产儿营养不良是近儿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以往临床上多以形态、体重测量来评价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状况,近年来临床上常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作为评价新生儿和早产儿营养状况的指标,其中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营养指标较白蛋白更敏感、更准确[1],我们检测了89例足月新生儿和68例早产儿血液中PA、RBP和Alb等生化指标,并对其在新生儿和早产儿营养状况评价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均来自江西省儿童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科和新生儿外科。早产儿组:68例,胎龄28~36周,其中男43例,女25例,无感染征象;该组又分根据胎龄分为28~34周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35~36周组30例,男21例,女9例。足月儿组:89例,胎龄37~42周,其中男48例,女41例,无感染征象。
1.2 方法 新生儿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待测,RBP、PA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RBP试剂盒由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PA试剂盒由南京威特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lb检测采用溴甲酚绿法,试剂盒由温州东瓯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校准品、质控品均由试剂盒生产公司提供,所有项目的校准、测定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仪器 SIEMENS 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s表示。
2 结果
2.1 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RBP、PA和Alb结果比较:早产儿组RBP、PA和Alb水平均低于足月儿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RBP、PA和Alb结果比较 (s)
表1 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RBP、PA和Alb结果比较 (s)
组别 例数 RBP(mg/L) PA(mg/L) Alb(g/L)早产儿组足月儿组P 68 89 23.9±3.9 32.4±5.7<0.01 123.4±24.7 161.8±28.5<0.01 30.0±4.2 35.5±2.4<0.01
2.2 不同胎龄组早产儿RBP、PA和Alb结果比较:28~34周的早产儿其RBP、PA和Alb水平均低于35~36周的早产儿水平,其中 Alb变化不明显(P>0.05),而 RBP、PA升高明显,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不同胎龄组组RBP、PA和Alb结果比较 (s)
表2 不同胎龄组组RBP、PA和Alb结果比较 (s)
胎龄 例数 RBP(mg/L) PA(mg/L) Alb(g/L)28~34 35~36 P 68 89 19.9±5.8 25.5±3.1<0.01 110.1±21.2 130.5±30.8<0.01 29.17±5.3 31.45±4.2>0.05
3 讨论
3.1 RBP是血液中视黄醇(维生素A)的转运蛋白,主要以视黄醇、PA的复合物形式存在。RBP的半衰期为12h,PA为1.9d,极易受到体内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两者在营养不良早期就明显降低,可以检出早期营养不良和亚临床营养不良,其水平先于体重、皮下脂肪等人体测量指标变化而变化。故可作为判断营养的敏感指标[2]。而Alb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及与各种配体结合起运输的作用,其半衰期较长(12.5~21.0d),14d左右血中才出现变化[3]。当体内蛋白能量发生改变时,不能迅速出现相应变化。RBP和PA能迅速反映营养摄入处于正平衡或负平衡,可作为快速反应营养状况的指标。主要依据蛋白生理半衰期,半衰期越短则敏感性越高。
3.2 本试验结果显示,早产儿血清中RBP、PA和Alb水平较正常出生的足月儿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胎龄越小,其降低趋势越明显。与文献报道相符[4]。这可能由于早产儿肝脏不成熟,发育不完善,合成蛋白的功能比较差,造成血浆蛋白低下[3]。说明围生期RBP、PA水平测定,可早期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可据此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等进行营养评价,提供营养支持的依据。
通过血清中RBP、PA等指标的检测,可以提供新生儿营养状况的正确信息,并予以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RBP、PA作为营养指标较白蛋白更敏感,可作为准确反映新生儿宫内营养状况的有用指标,并可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1]刘彩华,赵 伟,王福先,等.新生儿脐血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作为胎儿营养指标的探诗[J].小儿急救医学,1999,6(1):15-17.
[2]麦智广,梁少霞,林爱珍,等.新生儿营养不良的诊断方法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383-385.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81.
[4]王树岩,李会芬,刘 冰,等.早产儿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