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惯性论与中国改革开放
2010-06-07王潼
王 潼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 100732)
经济、社会经济活动、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物体一样存在“惯性”。牛顿第二定律不但描写和解释了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惯性”,同样可以用来描写和解释社会经济运动的“惯性”。在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时代(尤其是在国际电子商务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可近似地视为连续性活动,因此使用连续性的概念、连续性的数学工具讨论经济活动,比使用离散性的数学工具将得出许多新的境界、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其经济惯性(经济质量)均较大。它们分别于大约30年前和18年前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但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战略,其改革的效果也是有很大不同。笔者提出经济惯性理论,用来解释两国在改革战略选择上的不同及最终改革效果的差异。
一、经济惯性论
(一)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
经济过程可以从发展(变化)和积累(累计)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发展过程指的是某一时点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发展或变化;积累过程指的是从某一时刻算起直至当前时刻为止的经济的累计发展或变化。描写经济发展过程的量叫经济流量,描写经济积累过程的量叫经济存量。用G(t)表示一个经济流量,用P(t)表示相应的经济存量。则:
(1)、(2)式说明了经济流量与其对应的经济存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数量关系。当相对应的经济流量和存量中一个为已知时,另一个可按公式(1)或(2)得出。
(二)经济速度、经济加速度和经济增长率
1.经济速度。
经济流量是一种经济速度量。某一经济流量的大小,即单位时间内这个经济量的变化,描写了经济的变化(发展)速度。
设P(t)表示时刻t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总量(经济存量),单位时间内(一年)P(t)的变化量,即dP(t)/dt叫做社会(物质和精神)总产品G(t),或社会(商品和服务)总产品G(t),即:
G(t)是与社会财富总量(经济存量)相对应的经济流量,它也是一个宏观经济总量速度量。当G(t)>0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总量不断增加;当G(t)<0时,经济负增长,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总量减少。
2.经济加速度。
单位时间内经济速度量的变化,描写了经济的加速度。社会总产品随时间的变化率,即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时间变化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当G(t)>0并Y(t)>0时,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加快。当G(t)>0但Y(t)<0时,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虽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随时间逐渐放慢。
3.经济增长率。
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总量的加速度与其速度之比,称作社会(物质和精神)总产品的增长率。
假定衡量时间单位的量纲为秒,P(t)的(用某种货币衡量的)量纲为元,G(t)的量纲可为[元/秒],Y(t)的量纲可为[元/秒*2]。因此,社会总产品增长率g(t)的量纲是[l/秒]。
(三)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的经济学动力系统
为简单起见,将只讨论一个简明的封闭的社会经济系统(即无进出口的系统)。根据经济学的观点,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P的生产(增加或减少)决定于自然资源和环境NR、生产手段(社会资本存量)K和劳动力L,即可视它们为社会财富生产(和积累)的要素输入,其输出是社会总产品G。简明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的经济学动力系统框图如图1。
图1 简明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的经济学动力系统
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自然资源和环境NR是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P)的基础和舞台,人类经济活动应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活动;人类经济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活动的主体——社会劳动力L的素质和能力;社会资本(及其积累)K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经济活动的手段日趋先进,其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输出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总产品,社会总产品G的一部分是中间产品X,它是社会财富生产P的直接消耗,包括原料、材料、动力、燃料、半成品、再产品等,它作为生产手段(社会资本存量)K的一部分反馈到社会财富生产P中去。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中间产品后剩余的部分是社会最终产品,即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X是社会最终产品,其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投资I,增强和扩大社会生产手段(社会资本存量)K,以实现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扩大再生产。另一部分C用于消费,改善人们的生活,兴办教育,开展科技研究,提高社会劳动力L的素质和能力,它也是社会经济的“负载”。以后,主要讨论生产手段K对P的反馈作用,消费C的反馈作用只做简单的讨论。
(四)宏观经济系统的惯性
1.社会(固定)资产函数。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可以把社会财富生产的(输出)效果,描写为社会资产K的函数,即
G(t)=F[K(t)]
式中:G(t)为社会总产品,K(t)为(单位时间内)社会财富生产中所使用的社会资产。因此,
这里,把社会资产增长作为经济(商品和服务)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经济内部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管理水平和社会消费的影响综合反映在函数α(t)的具体形式中。
由于社会财富生产中使用的资产变化速度dK(t)/dt主要取决于社会投资I。在投资全部形成资产时,则有:
dK(t)/dt=I(t-T)
式中:T为投资形成资产的(平均)时滞。显然:
因此,当全社会拥有的资产全部开工时:
或
(4)、(5)式中的α(t)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α(t)在(4)式中表示的是社会资产增量和社会总产品增量之比,可称它为社会宏观边际资产(资金)占用系数。
α(t)在(5)式中表示T单位时间前的投资和现在社会总产品增量之比,可称为投资效果系数。当T=0,它称为HAROD-DOMA模型。
(6)式和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形式上完全一致,它也可视为考虑投资时滞的宏观经济惯性增长模型。它亦称为宏观经济学的牛顿定律!
事实上,由(6)式可见,宏观经济系统t时刻的加速度:
是T时间段前经济推动力作用的结果,系数α描写了经济系统的“质量”,即经济系统的惯性。
如前所述,可取衡量时间的单位的量纲为秒,社会资产单位的量纲为元,社会财富单位的量纲为元(社会总产品的量纲为元/秒)。由上述(4)式讨论可见:经济系统的惯性的量纲为社会资产单位/时间单位:财富单位/时间单位2=时间单位,即经济系统惯性(经济系统的“质量”)量纲与时间单位相同。这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经济运动区别于其他社会运动之所在。
宏观经济运动中的加速度是以社会财富总量的加速度,亦即社会财富生产的变化速度来度量的。从(6)式可见,当经济推动力I相同时,若经济系统惯性小,则其加速度大,也就是推动的效果好;反之,若经济系统惯性大,则其加速度小,也就是推动的效果差。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惯性。
发达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饱和,因此,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其资本形成率较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不够发达,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其资本形成率较高。设:
称s(t)为社会完全消耗系数。一般情况下,在相邻两年间,完全消耗系数变化不大。这样,可将(4)式左端写成差分形式:
引进社会资产形成率函数后,可写:
其中,ρ为社会资产形成率,即社会资产形成总额与GDP之比。这样,
为讨论简单计,此处假定相邻两年的社会资产形成率是相同的,或者,
α(t)=ρ(t)/s(t)
由此而来,大体上社会经济系统惯性的大小,可用社会资产形成率和社会完全消耗系数的比值衡量。
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达,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活动管理水平也较高,因此,发达国家的社会完全消耗系数远比发展中国家社会完全消耗系数为高。这样一来,即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接近的社会资产形成率,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惯性小。
3.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不同的经济惯性。
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内,一般地说,生产靠国家(通过主管部门)布置,居民消费按计划(凭本和票)供应,全社会人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很多设备和资产不能物尽其用,社会生产的资产占用系数较大。因而,即便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惯性就较大,就较其他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经济惯性。1978年前的中国基本属此类型。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已达发达国家程度,却实施计划经济体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惯性就会更大。1990年前的苏联基本属此类型。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前的俄罗斯(苏联)的经济惯性远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得多。
(五)经济增长牛顿定律
1.最终产品。
为简单起见,假定单位时间内的直接消耗与社会总产品呈线性关系,即:
α(t)可称作中间产品率,或总产品物质占用系数。这样,若令V(t)(其数值上等于GDP)为最终产品,则:
α¯(t)为总产品完全消耗系数。
公式(8)说明,在研究动态特性时,可以用V(t)代替G(t),因为两者只差一个比例因子。
显然0<α(t)<1,因此,α¯(t)可按级数展开为:
即(8)式可写为:
式(11)说明了总产品的形成过程:为生产最终产品V(t),根据(7)式,需要消耗的中间产品α(t)V(t),但为生产的最终产品α(t)V(t),又需要消耗:
的中间产品,依此类推。总之,为生产最终产品需要完全消耗的中间产品为:
上述分析可称为宏观经济总量投入产出分析。
2.封闭式宏观经济系统的增长率。
在封闭宏观经济系统,假定投资没有时滞,并全部形成资产。这样,这个系统的最终产品在价值量上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把(5)式对最终产品V(t)写出:
假定最终产品用于投资为:
(9)式可改为:
g(t)恰好是最终产品(在价值量上等于GDP)增长率。
常微分方程(11)的解为:
以上计算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GDP增长率。最终产品(GDP)的增长率g(t)与投资成正比,与系统惯性成反比。当系统惯性不变时,可以用提高或扩大投资比例来加速经济发展。但是,这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投资比例不变时,还可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用减小经济惯性的办法加速经济发展。同时,如果盲目扩大投资(即便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反而使经济系统惯性增加,使经济系统运转不灵,还可能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平均增长。(12)式说明,经济基本上是随时间按指数形式发展。特别是当g(t)=g为常数时,有V(t)=V(0)egt
这是在估算经济增长速度时常用的方法,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平均增长。例如,为了保证在20年内使GDP翻两番,则要求平均每年GDP增长7%。
第三,投资时滞。假定投资和资产形成之间的时滞为T,则(6)式应写为:
如果α(t)=const,ρ(t)=const,(9)式可改写为:
用拉普拉斯变换并使用复变函数的留数定理,可写出时滞微分方程(14)的解:
式中S0为超越方程S=ge-ST的解。可以证明,这个超越方程只有唯一实解。值得指出,为获得解(15)式,在使用拉普拉斯逆变换时,被积复变函数只有唯一的奇点,并计算在这点的留数。奇点的值恰好表示考虑投资时滞时的最终产品增长率。
这样,
g为考虑投资时滞时的最终产品增长率,而g是不考虑投资时滞的最终产品增长率。由(16)式取对数推出
由于考虑时滞时的经济增长率慢于没有投资时滞时的增长率,投资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逐渐减小投资时滞,使投资尽快发挥作用。
二、经济惯性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经济惯性的重要意义
经济活动中广泛地存在着各种时滞。经济时滞是经济惯性的重要表现。
经济,经济系统,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惯性的特征,是对经济的实质性认识。经济惯性的表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基本没有变化时,社会经济往往会按照原有的趋势稳步发展。对于一个经济惯性(经济质量)较大的国家来说,欲转移其经济运行的轨道,欲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欲使其经济从计划经济的“羊肠小道”驶入市场经济的宽广大路,需要充分估计经济的庞大的质量,需要克服经济顽强的惯性.因此,对于一个经济惯性(经济质量)较大的国家来说,其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只能选择渐进的战略,演化的战略,采取“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历史实践证明,对于一个经济惯性(经济质量)较大的国家来说,只有选择这种正确的改革战略,才能完成成本小、代价低、效率高、效益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从改革中获得实惠,国家从改革中获得富强,民族从改革中获得兴旺。
(二)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战略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战略,是陈云同志最先提出的,并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与支持。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说:“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
在邓小平和陈云同志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战略是一个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充分估计经济转轨的巨大惯性、充分调动千百万群众的积极性的战略,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战略,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是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战略,是一个有时代特征的战略,是一个使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获得成功的战略。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连续地不停顿地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先易后难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先双轨后并轨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鼓励多种发展模式的战略;是一个注意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一个多层次逐步扩大开放的战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的改革开放战略。
三、中国与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简明对比
1991年12月26日,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改名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联邦或俄罗斯),并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而中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过瘾形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其经济惯性(经济质量)均较大。两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战略:中国实施了连续式的、渐进式的、演化式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体制改革战略;俄罗斯实施跳跃的、激进式的、非演化式的,“毕其功于一役”的“休克疗法”经济体制改革战略。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给人类历史留下了两条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对比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对比两种改革战略的成本和效益。改革战略的成本包括国内成本和国际成本。国内成本主要体现在改革过程中社会物价水平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国际成本主要体现在改革过程中本国货币取值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国家在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贸易和世界金融的地位和份额问题。改革战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革过程中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速度的变化。
(一)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分析
1.中国近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
1979—2008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图示如图2。
图2 1979-200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
从1979—2008年30年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幅度为9.8%。2008年的中国经济规模已是1978年的16倍。中国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世界第10位上升到2008年的世界第3位(按以美元表示的国家GDP排序)。
2.俄罗斯近1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
1991—2008年的俄罗斯经济发展轨迹图示如图3。2006年,俄罗斯经济规模尚未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2007年,俄罗斯经济规模刚刚超过1990年的水平。俄罗斯经济规模从1991年的世界第2位下降到2008年的世界第10位(按以美元表示的国家GDP排序)。
图3 1991—2008的俄罗斯经济发展轨迹
(二)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物价水平变化对比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近30年中,基本保持了社会物价水平的稳定:只在1988、1989、1993、1994、1995年五年中,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幅度超过10%,1994年最高为24.2%;在其他年份(1997-2008)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均未超过5%。图4为中国近30年来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
图4 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俄罗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7年(1991—1997),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均超过100%,在1992和1993年,俄罗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幅度高达2609%和940%;在其他年份(1998—2008)俄罗斯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均在9%以上(1998年为84%)。
俄罗斯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情况,图5、图6表示,1991—1997为俄罗斯(恶性)通货膨胀期,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均高于100%;1998—2008为俄罗斯温和通货膨胀期,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均低于100%,高于9%。
图5 1991-1997年俄罗斯消费物价指数
图5 1998-2008年俄罗斯消费物价指数
由于1991—1996年连续恶性通货膨胀,俄罗斯被迫更换货币。1997年将原卢布贬值1 000倍,即使用新发行的1卢布纸币代替原1 000卢布纸币。
(三)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本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对比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30年中,基本保持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1978年底,1美元兑换1.72元人民币,之后。人民币逐渐贬值,截止1994年底,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这一时期(1978—1994),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5倍;1994年后,人民币对美元不再贬值,并逐渐走上缓慢升值之路,截2008年底,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纵观30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可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了稳定(见图7)。
俄罗斯货币(新)卢布对美元的汇率从1990年的1美元兑换0.0011卢布贬值到2002年的1美元兑换31.35卢布,即俄罗斯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在1990—2002年12年间贬值28 500倍。从2003年起,卢布对美元缓慢升值,截止2007年底,1美元兑换24.5卢布,2008年底,又贬值为1美元兑换30卢布(见图8、图9)。
社会通货膨胀严重剥夺低收入者,高通货膨胀率迅速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使社会不安定。物价水平上升幅度,可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内社会主要成本之一,可视为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外汇通常是实施改革开放国家的一种短缺资源,以此,实施改革开放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中期),难免实施本币贬值的政策,以换取更多的外汇。但是,本币对美元贬值的幅度也应视为改革开放所付出的国外(社会)成本,贬值的幅度越高、越快,所付出的国外(社会)成本也越大。
四、对中俄改革开放战略和实践的客观评价
中俄两国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轨的大国。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和18年的俄罗斯改革开放显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的收益比俄罗斯为高,而成本比俄罗斯低。
改革开放后,虽然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扩展不大,但是它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品生产大幅度增加,市场供应开始丰富。俄罗斯虽然为改革开放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俄罗斯拥有雄厚的自然资源,新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俄罗斯今后的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大道,但是也浪费了许多资源,破坏了一些环境。16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成功,为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