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0-06-07夏琴
夏 琴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儿科(408400)
新生儿肺出血是指肺部大量出血,至少影响到两个大叶,病情重,病死率高[1]。本文对5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灌洗治疗及采取一系列的精心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气管内负压吸引治疗(未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09年4月新生儿肺出血患儿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早产儿25例,足月儿25例,出生体重<1500g 4例,1500~2449g 24例,≥2500g 22例,体质量最低800g。发生肺出血日龄,~24h 20例,~48h 20例,~72h 5例,>7d 5例。出血量<10mL 12例,>10mL 38例。均按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进行。50例患儿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行支气管灌洗治疗。对照组25例行气管内负压吸引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质量及病情等方面无特殊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予以常规吸痰、吸氧、抗感染及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上机后常规治疗外,另给予支气管灌洗治疗:在气管插管下使用F6型吸痰管吸净气道内分泌物,负压吸引,然后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冲洗液,每次0.5~1.0mL,随即接复苏囊正压通气5~8次,使冲洗液能均匀散布在支气管内各个分支,再用气管内吸痰管吸出支气管内的冲洗液。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有效: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发绀消失,仍可闻及干湿性ā音,血气PaO2在原基础 上升高20mmHg以上,PaCO2下降10mmHg以上,但仍≥50mmHg;无效:症状体征、血气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肺出血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ā音消失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3 护 理
①术前详细了解病史,掌握患儿心率、血压及血气情况。②灌洗的生理盐水应加温到37 ℃[2]。③调节氧流量。④吸痰操作要轻、快、稳、准。吸引器压力控制在-133kPa。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吸痰手套;吸痰杯、灌洗用具、吸引器上的玻璃接管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呼吸囊、吸引管道、氧气管道、负压吸引瓶等均以1∶100非金属康威达或2%戊二醛浸泡消毒。⑥灌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准确记录灌洗液总量及回收量、颜色及内容物。灌洗后继续接人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3]。
4 讨 论
新生儿肺出血病情非常凶险,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上呼吸机。严密监测患儿呼吸、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时给予纯氧正压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整个灌洗操作应遵守无菌操作,适当应用抗生素。动作应轻柔,保证吸引负压8.0~13.3kPa(60~100mmHg)之间,并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吸引,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损伤[1]。灌洗后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低氧血症、肺气漏、肺不张、继发感染、出血等,做好对症处理[4-7]。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肺出血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ā音消失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说明,使用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提高治愈率,并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1] 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306-307.
[2] 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6):331.
[3] 田宏,李克华,樊寻梅.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2例[J].实用儿科杂志,1997,12(4):241.
[4]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5-531.
[5]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2-145.
[6] 汤定华,黄绮薇,张宇鸣.新生儿肺出血治疗:附50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6,14(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