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烧孔家店”始末

2010-06-06刘亚伟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8期
关键词:孔府红卫兵孔庙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谭厚兰和她率领的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制订了“讨孔”行动计划,打算“到孔老二的老家造孔老二的反”。

1966年11月初,以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为主体,包括部分青年教师在内的200多人在谭厚兰率领下到达山东曲阜。他们的首次行动就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孔府文物仓库中,查抄出国民党党旗、“满洲国国旗”,蒋介石等人的题词、照片,孔祥熙、韩复榘赠给孔府的东洋刀、宝剑,还有日本人、汪精卫与孔府来往的各种物件。这大大助长了红卫兵们的斗志。陈伯达、戚本禹表态支持,更如两把“尚方宝剑”,为他们扫除了阻碍。

1966年11月13日,孔府大门、腰门被打开,大成殿内的供桌被掀翻在地,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上横七竖八地贴满了大标语。孔子身上的一幅标语是“头号大混蛋”,还有人爬上去用墨汁给孔子添上两撇八字胡。11月15日,北师大红卫兵和曲阜当地十五六个红卫兵组织联合在孔府大门前举行“彻底捣毁孔家店誓师大会”,分头冲进孔庙、孔林、周公庙,砸碑、拉匾并捣毁塑像。

1966年11月29日,红卫兵们在曲阜师范学院的大操场上开了一个数万人参加的讨孔大会。会后,红卫兵们高呼着口号,把从孔府、孔庙拉来的孔子塑像、“至圣先师”巨匾、古代字画书籍、对联牌匾等“反动”文物投进熊熊大火,随后进入孔林,进行扒坟。扒坟的主要对象是孔家“上三代、下三代”。所谓“上三代”指的是孔子及其儿子、孙子,“下三代”即埋在孔林里的最后一个衍圣公孔令贻及其父亲与祖父。这种扒法表示将“孔家店”从头到尾全部捣毁了。刨平了孔子墓巨大的坟冢,从地面向下又挖了三米多,失去耐心的红卫兵使用了炸药,却什么也没挖到。满足人们好奇心的,是末代衍圣公孔令贻及其父孔祥珂的墓。两座墓中一共扒出了五具尸体:孔祥珂及夫人,孔令贻及其妻妾。腐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弥漫在人们的口鼻和记忆中,以至于许多围观的人,在此后的几天都吃不下饭。

从棺材中清理出的元宝、翡翠、手镯等随葬品装了满满一箱子。这只箱子触动了人们对金银财宝的欲望,以致半个月后,爆发了一次群众性的扒坟狂潮,面积3000余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孔氏家族墓地的地下随葬品,基本被洗劫一空。

1966年12月6日,谭厚兰带领她的“战友”们离开了曲阜,“讨孔”的任务由当地红卫兵继续进行。他们在孔林里办起了农场,把孔庙腰斩为两截,在孔府中办起了阶级教育展览馆,其中收藏的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经“判决”后被毁坏。

猜你喜欢

孔府红卫兵孔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孔府名肴——“带子上朝”
孔府宴大件——神仙鸭子
孔府的年节楹联
专访乌尔善红卫兵大战日本僵尸会成经典
全国孔庙知多少
寻觅有关红卫兵的历史留痕
尴尬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