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富差距 各国自有妙招
2010-06-06
贫富差距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现实挑战。如何让低收入阶层从国民经济发展中受益,使其收入增长速度达到社会平均水平,是各国政府必须专注解决的课题。
巴西:扶贫减困加大社会项目投入
巴西曾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2003年1月,左翼劳工党领导人卢拉就职当天就宣布了“零饥饿”计划,成立了社会发展和反饥饿部,承诺要让所有巴西人都能吃上一日三餐。“零饥饿”计划不仅限于向贫困家庭发放基本食品,而且还鼓励发展家庭农业,为贫困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饮水和卫生条件,目的是使贫困家庭通过政府的救助提高自身脱贫能力,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当年10月,巴西政府将过去由多个部门发放的助学金、基本食品、燃气补贴、最低保障金等整合为“家庭救助金计划”。政府发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一个银行卡,每月定期打入救助金。
尽管巴西实行免费教育,但是仍有不少家庭因贫困而让孩子去当童工。因此,巴西政府把领取救助金与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挂钩,规定15岁以下儿童的上课出勤率必须达到85%,16岁和17岁少年的上课出勤率必须达到75%,七岁以下儿童必须按卫生部规定的日期打预防针。否则,该家庭将无法继续领取救助金。
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扶贫解困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里人只要缴纳了180个月的退休保险就可以领退休金,农村人只要证明参加过180个月的农村劳动也可以领退休金。65岁以上的老人,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不足最低工资的1/4,可向政府申请最低工资的补贴。
阿根廷:完善社会保障化解仇富心态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贫富悬殊比较明显的国家之一,但是阿根廷国民并不存在明显的“仇富”心态,主要原因是阿根廷政府重视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投资。
阿根廷的医疗系统由私立医院、工会医院和公立医院组成。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基本选择私立医院,每个月缴纳固定费用就可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有正式工作的员工则和家人一起加入工会医院,看病基本免费。公立医院则面向非正式劳工和失业者,看病就诊完全免费。
阿根廷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是免费的。贫困家庭的儿童不仅可以免费上学,还能在学校吃到一顿营养有保障的午餐。
此外,阿根廷政府每年都向低收入阶层民众发放各种津贴,最近还决定向非正式劳工和失业者的每个未成年子女发放补贴,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
在阿根廷的劳资关系中,政府和司法部门都无条件倾向劳工利益,劳工最低工资每年都保持上涨。这种做法使劳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他们的仇富心态。
美国:扶贫抑富鼓励慈善
美国政府采用累进税率、征收遗产税等政策,起到了扶贫抑富、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作用。美国社会分配的重要特点是遏制财富转移。
遏制财富纵向转移,即通过征收遗产税等方式,避免财富在某个家族内部过度集中。以遗产税为例,美国联邦遗产法的基本框架由1976年的《税收改革法》确立。当时,遗产税起征点为60万美元,现上调为200万美元。遗产税征收采用累进税率,即继承的遗产越多,税率越高。
遏制财富横向转移,防止富人将财富向国外转移。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全面加强对富人的税收管理,集中打击偷税、漏税行为。这促使富人更多地将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美国整个税制都倾向缩小贫富分化,从而实现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有效化解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社会分化问题。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