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HEA)胶体晶体薄膜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2010-06-05李朝玉,李俊
胶体晶体是由单分散的微米或亚微米无机或有机微球(也称胶体颗粒)形成的具有三维有序结构的一类物质[1]。由于胶体晶体具有三维有序的周期性结构,所以像X-射线能在离子、原子和分子晶体中发生布拉格衍射一样,可见光(400~700 nm)也可在微米、亚微米级的单分散粒子所形成的胶体晶体中发生布拉格衍射,因而使这些材料呈现不同的颜色[2]。这种不是由于色素而是由于光线在材料的微结构中发生散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颜色,称为结构颜色[3]。经衍射研究可知,当光线的入射角θ一定时,胶体晶体的颜色(与发生布拉格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λ有关)会随着晶面间距dhlk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种性质,胶体晶体可用作传感器、光子纸等功能器件或材料[4~6]。
作者采用两阶段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P(St-HEA)微球,通过垂直成膜法制备了P(St-HEA)胶体晶体薄膜。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通过FTIR、SEM、UV-Vis对所制备单分散P(St-HEA)微球的组成、粒径、单分散性及其胶体晶体薄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1 实验
1.1 试剂和仪器
苯乙烯(St),丙烯酸羟乙酯(HEA)。
JSM-5510LV型扫描电镜,JEOL公司;WFZ-26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津拓普仪器公司;Nicolet Magna-IR750型傅立叶红外分析测试仪。
1.2 单分散P(St-HEA)微球的制备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乙烯、乳化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控制适当搅拌速度;在指定的转化率下滴加第二阶段苯乙烯与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单体、引发剂及pH缓冲剂,85℃保温反应2 h,出料。
1.3 P(St-HEA)胶体晶体薄膜的制备
将一定浓度的乳液放入洁净的比色皿中,进行超声波分散,之后将其放入温度为60℃、湿度为70%的恒温恒湿箱中,同时在比色皿中垂直插入清洗过的载玻片,避免比色皿的任何震动,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在毛细力作用下向载玻片迁移,数小时后,载玻片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彩色光泽的薄膜,即P(St-HEA)胶体晶体薄膜。
1.4 分析测试
1.4.1 扫描电镜分析(SEM)
单分散P(St-HEA)微球的形貌用扫描电镜表征,样品先进行离子溅射式喷金,喷金时间为2 min。
取100个粒子直径的算术平均值为微球的数平均粒径dn,按式(1)计算:
dn=(∑di)/N
(1)
式中:di为测量的微球粒径,nm;N为微球数目。
微球的数粒径分布值CV(%)表征微球的单分散程度,按式(2)计算:
CV=[∑(di-dn)2/N]1/2/dn
(2)
1.4.2 UV-Vis光谱分析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胶体晶体薄膜进行UV-Vis测试,并通过Bragg方程计算单分散微球的统计粒径,与SEM得出的实际粒径进行比较。
1.4.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乳液在50℃下真空干燥12 h,将聚合物固体与KBr粉末研细压制成膜后测试其红外光谱。
1.4.4 转化率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聚合物乳液(m1)放入已准确称重的表面皿(m2)中,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12 h后称重(m3),按式(3)计算聚合物的实际固含量G1,然后按照配方计算乳液的理论固含量G2,按式(4)计算单体的转化率C:
(3)
(4)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物微球的FTIR分析
不同HEA用量(以总单体质量计,下同)所制备微球的FTIR图谱见图1。
HEA用量(%),a→f:0,2.5,5.0,10,15,25
由图1可知,3430 cm-1处的吸收峰是OH的伸缩振动峰,随着HEA用量的增加,OH伸缩振动峰的强度逐渐增强。3000 cm-1附近有丰富的谱带,可分辨出2849 cm-1、2923 cm-1、3025 cm-1、3059 cm-1和3082 cm-1等锐峰,其中2800~3000 cm-1处的谱带是饱和C-H或CH2的伸缩振动,3000~3100 cm-1的谱带属于苯环上C-H的伸缩振动。1493 cm-1和1600 cm-1处的强峰是苯环的骨架振动。700 cm-1和760 cm-1处的强峰是单取代苯环上氢的面外弯曲振动,这都有力地证明了聚苯乙烯的存在。1150~1250 cm-1处C-O-C的伸缩振动以及1748 cm-1处C=O的伸缩振动主要是由丙烯酸羟乙酯所引起的,且峰的强度随着HEA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2.2 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以水的质量计,下同)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见图2。
图2 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在引发剂用量为0.3%的条件下,考察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当反应温度低于70℃时,单体转化率均低于20%;当反应温度高于75℃时,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明显提高;反应温度高于85℃时,反应4 h的单体转化率均达90%以上,此后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单体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当反应温度为90℃时,容易发生爆聚。因此,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
图3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2.4 HEA用量对P(St-HEA)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
保持第一阶段单体的量不变,改变第二阶段HEA与St的混合单体中HEA的用量制备P(St-HEA)微球,其扫描电镜分析见图4。HEA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见表1。
HEA用量(%),a→f:0,2.5,5,10,15,25
表1 HEA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
由图4、表1可知,当HEA用量低于10%时,随着第二阶段滴加混合单体中HEA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有所增大,其单分散性逐渐降低(图4a~d);当HEA用量为15%时,制备的微球粒径明显增大,达到471 nm(图4e),其CV值为7.2%;当HEA用量为25%时,制备的P(St-HEA)微球之间发生粘连,微球之间的空隙消失,最终形成连续的膜(图4f)。这主要是由于HE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很低,当大量的HEA与St发生共聚形成P(St-HEA)微球后,共聚物微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迅速降低所造成的。
2.5 P(St-HEA)胶体晶体薄膜的UV-Vis分析
将不同粒径和分散性的微球通过垂直成膜的方法制备胶体晶体薄膜,对薄膜进行UV-Vis测试,结果见图5。
HEA用量(%),a→f:0,2.5,5,10,15,25
首先假设微球按面心立方密堆砌(fcc),则根据Bragg方程,胶体晶体的一级衍射波长为:
λmax=2d111(n2-sin2Ф)1/2
(5)
式中:λmax为透射峰对应的波长;d111为(111)面的面心距;n是胶体晶体的有效折光指数;Ф为入射光线与晶平面法线的夹角。
(6)
微球的堆积密度VSphere=0.74,VVoid=1-VSphere=0.26;微球的折光指数nSphere=1.60,空气的折光指数nVoid=1,则n=1.468。
对于fcc结构,d111= (2/3)1/2r,r为微球直径,则式(5)可写成:
λmax=2(2/3)1/2r(n2-sin2Ф)1/2
(7)
将λmax、n=1.468、Ф=0[即入射光⊥(111)晶平面时]代入式(7)可求得微球直径r,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通过Bragg方程计算得到的微球粒径与SEM照片观察得到的粒径基本吻合。
3 结论
(1)采用两阶段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P(St-HEA)微球。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大,单体转化率先增大而后有所降低。当引发剂的用量为水质量的0.3%时,单体转化率最高,达到97.1%。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
(2)通过FTIR、SEM、UV-Vis对所制备的P(St-HEA)微球及其胶体晶体薄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EA用量的增大,P(St-HEA)微球粒径逐渐增大,单分散性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
[1] van Blaaderen A,Rue R,Wiltzius P.Template-directed colloidal crystallization[J].Nature,1997,385(6614):321-324.
[2] Jiang P,Bertone J F,Hwang K S,et al.Progress in the synthesis of ordered macroporous materials by template approach[J].Chem Mater,1999,11:2132-2140.
[3] Zhang C X,Liu H P,Tang Z M,et al.Cell detection based on protein array using modified glass slides[J].Electrophoresis,2003,24(18):3279-3283.
[4] Holtz J H,Asher S A.Polymerized colloidal crystal hydrogel films as intelligent chemical sensing materials[J].Nature,1997,389(6653):829-832.
[5] Reese C E,Baltusavich M E,Keim J P,et al.Development of an intelligent polymerized crystalline colloidal array colorimetric reagent[J].Anal Chem,2001,73(21):5038-5042.
[6] Foulger S H,Jiang P,Ying Y R,et al.Photonic bandgap composites[J].Adv Mater,2001,13(24):1898-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