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发展低碳建筑的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研究

2010-06-05诸大建

城市观察 2010年5期
关键词:建筑面积公共建筑热力

◎ 陈 飞 诸大建

上海发展低碳建筑的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研究

◎ 陈 飞 诸大建

本文通过对上海居住及公共建筑碳排放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上海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现实问题及矛盾;运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未来发展目标及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低碳建筑 上海 策略

一、低碳建筑的内涵及模型确定

1.低碳建筑内涵

低碳建筑研究应首先确定内涵,内涵确定将为低碳建筑最终发展及策略制定奠定基础。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微观角度物质流过程来看,低碳建筑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物质活动,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进口环节,要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高碳性的能源;在转化环节,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建筑节能;在全生命周期的出口环节,要通过植树等绿化面积的增加,吸收建筑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即所谓碳汇①。

图1 低碳建筑内涵

2.低碳建筑模型

低碳建筑模型的制定应首先确定制约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借助于低碳城市模型②确定的理论与方法,根据建筑低碳发展的自身特点进行修正。从对上海建筑碳排放总量的实证分析中,近几年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变化幅度很小,而单位公共建筑CO2排放量在逐年下降,然而由于建筑规模增长造成的反弹效应使建筑碳排放总量不断上升。由此,制约建筑碳排放的因素为建筑规模、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及建筑使用中单位能耗的CO2排放量指标,同时还取决于建筑使用中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率K,模式修正后表述为:

注:此处k指的是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率,此处取负值。E指的是传统能源使用。

二、上海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现状研究

1.现状研究范畴及方法

对上海低碳建筑发展、趋势及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就要针对城市建筑使用状况进行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计算。民用建筑使用碳排放量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电能消耗和热能消耗(表1)。

表1 低碳建筑研究内容

居住建筑电耗:采用上海统计年鉴中分品种生活能源消耗总量中电力值作为空调、电器及照明的计算。其他各项作为家庭生活的燃气、热水及炊事等。

居住建筑热耗:采用上海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生活消费中用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燃煤及热力的总消耗,然后按照相关系数折算为标准煤量。生活消费中汽油、燃料油及制品主要用于家庭私人交通工具,未包含在建筑能耗中。

公共建筑电耗:采用上海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包括办公,学校及事业单位)各项中的电力消耗指标。

公共建筑热耗:在中国能源统计中的行业分项,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包括办公、学校及事业单位)各项。能源分类中用于热量的包括原煤、天然气、煤气及热力,汽油主要用于这些行业的小汽车交通,未包括在建筑热力能耗使用中。

据研究,上海2007年建筑碳排放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16.12%③以上,包括居住及公共建筑,而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

2.城市居住建筑碳排放

(1)居住建筑电力消耗及碳排放

上海居住建筑电力消耗造成的碳排放量主要取决于城市家庭生活能源利用结构,包括采暖、空调、热水、家电及炊事中各能源所占的比例。据统计,2007年上海城市家庭生活能耗逐年上升,其中家庭生活的电力使用造成的CO2排放量由2000年的452.2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127.6万吨,占上海总CO2排放量的5%;平均单位居住面积电能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由2000年21.67公斤增长到2007年的26.01公斤,相对于前几年略有上升(图2)。

图2 上海居住建筑规模及单位面积电力消耗CO2排放

上海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中,2004年,上海居住建筑生活电力消耗为99亿千瓦时,其中空调占16.5%,照明占23.9%,家电使用消耗占29.7%。单位面积空调能耗方面上海为每平方米4.6千瓦时,而北京为2.7千瓦时,2004年总电力消耗为49亿千瓦时,与上海相差近一倍。电力消耗中上海平均单位建筑面积28千瓦时;北京为18千瓦时,住宅单位建筑面积电力消耗两地差距较大(图3)。

图3 上海2004年居住建筑电力消耗分项指标

(2) 居住建筑热力消耗及碳排放

上海居住建筑的热力消耗近几年出现下降趋势,2000年热力消耗排放CO2总量为493.41万吨,2007年达到508.01万吨,平均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炊事及热力消耗CO2排放由 23.64公斤减小到11.3公斤。在建筑规模增加1倍的状况下,两个时期热力消耗基本持平。表明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热力消耗下降了近50%,尤其是2006年及2007年,相对于2005年下降近80%。热力消耗下降的原因在于天然气用量及液化石油气用量增大,同期燃煤热量消耗略有下降(图4)。

表2 上海居住建筑电力消耗(亿KWH)及CO2排放量(万吨)

通过城市间比较来看,家庭炊事、天然气及热水基本占总生活碳排放量的1/4;2004年数据显示,上海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的热耗造成碳排放量为每平方米8.95公斤CO2,而北京为12.14公斤,全国平均为6.3公斤,这主要由于北京属于寒冷地区,冬季热水用量较大的缘故。

表3 2004年上海城镇住宅电力消耗分项

图4 上海居住建筑使用阶段CO2排放趋势

(3) 居住建筑碳排放总量及单位居住面积CO2排放

从居住建筑总的发展趋势上,2000年上海居住建筑总面积为20865万平方米,2007年增长到43293万平方米,增幅2倍以上,年增长率为11%左右,居住建筑中总的CO2排放从2000年的538.63万吨增加到1635.61万吨,平均增幅2倍以上,年增长率17.2%,两者的发展趋势保持平行倾斜上升(图5)。

图5 上海居住建筑规模及单位面积CO2排放量

上海居住建筑规模增长一倍多,单位居住面积的CO2排放量走势呈缓平的S型曲线,2000年每平方米为25.8公斤,2001年达到38.9公斤,2007年为37.8公斤。2004年降到最低,2007年略有上升,由此可以推测,居住建筑使用阶段的CO2排放量主要在于建筑规模及建筑总量的增加,与居住建筑总面积保持极强的相关性(图6)。

图6 上海居住建筑规模及总的CO2排放量关系

3.城市公共建筑碳排放

(1) 公共建筑电力消耗及碳排放

公共场所碳排放计算包含酒店、办公及商业等公共空间的空调及采暖。据研究,使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为普通建筑能耗的2~3倍,不同公建类型平均每年每平方米的电力消耗存在巨大差异③。

上海2000年公共建筑规模为1.3亿平方米,2004年达到2.4亿平方米,截止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16亿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19.5%。电力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2007年达到1821.4万吨,是2000年的2倍多(表4)。

表4 上海公共建筑电力消耗(亿KWH)及相应CO2排放量(万吨)

2004年统计显示,上海公共建筑电力消耗为169.24亿千瓦时,折合CO2排放量为1455.5万吨,单位公共建筑面积电力消耗造成的年CO2排放量为48.6公斤④;2007年,上海公共建筑电力消耗为211.8亿千瓦时,CO2排放量为1821.4万吨,单位公共建筑面积电力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年增长率平均超过20%(图7)。

图7 公共建筑电力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趋势

(2) 公共建筑热力消耗及碳排放

上海市公共建筑热力消耗2000年为181.25百亿千焦,2007年为163.72百亿千焦;天然气使用量从2000年的1.03亿立方米到2007年增长到2.37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超过一倍;液化石油气使用总量基本保持稳定,由于原煤使用增幅较大。公建中用于热力消耗的CO2排放量从2000年158.74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00.50万吨,增长近两倍(图8)。

与居住建筑对比来看,上海公共建筑2000年以来用于热力及炊事的CO2排放量大幅上升,然而单位公共建筑面积热力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仅由2000年的每平方米11.89公斤增长到2007年的12.67公斤,由此再次证明,规模增加是建筑碳排放增量增大的决定因素。

(3) 公共建筑总能耗及碳排放

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总量与建筑规模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2000-2004年,公共建筑规模的增长幅度小于碳排放的增长率,2005-2007年,碳排放增长率小于公共建筑规模的增长率,两者之间呈螺旋状发展。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总体趋势上下降,但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总量不断上升,年平均增长率11.9%,公共建筑数量的增多是上海公共建筑使用中碳排放量翻倍的主要原因(图9)(表5)。

图8 上海公共建筑热力消耗CO2排放量

表5 上海市公共建筑规模(万平方米)及单位面积CO2排放量(公斤)

图9 上海公共建筑规模及CO2排放量相关性

(4)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

上海公共建筑单位面积CO2排放量由2000年的74.7公斤,降低到2007年的70.3公斤,虽然有所降低,但节能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前几年一般性公建及办公所占比例被不断增加的豪华公建所抵消。数据显示,建筑使用阶段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的CO2排放为一般公共建筑的4倍。然而2006-2007年,单位公共建筑面积CO2排放量具有上升趋势,预计单位面积的CO2排放将发展为一条比较清晰的S型曲线,未来仍有上升的可能(图10)。

图10 上海公共建筑CO2排放总量及单位面积排放量比较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已经达到35%~40%,很早就超过工业能耗,从而成为社会总能耗中分量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建筑节能对于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节约能源的意义也越来越大。

4.上海建筑总碳排放量及比例

上海建筑总碳排放量等于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碳排放之和,随着上海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能源消费以年均10.2%的速度递增,与经济的增长速度相当。CO2排放量由2000年的 1952.25 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857.51万吨。与此同时,上海总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为8.6%。由此看出,建筑使用阶段能源消费增长的幅度已经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幅度。建筑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14.5%持续攀升至2007年的 16.12 %,建筑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加剧了上海CO2排放的压力,也凸显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表6)。

表6 2004年不同国家(地区)建筑CO2排放比较

三、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问题分析

通过2000-2007年上海市建筑发展过程中的CO2排放量分析发现:

上海居住建筑总CO2排放不断上升,然而,平均单位居住面积CO2排放量在不同时期有升有降,总体上,2007年与2000年单位面积碳排放基本持平;说明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幅度较小。

居住建筑中电力消耗增长到2000年的2.5倍,平均单位居住建筑面积CO2排放增长到2000年的1.2倍,居住建筑面积增加是CO2排放量增加的关键因素。

居住建筑中炊事及热力消耗造成的碳排放两个时期近似相等,平均单位居住面积炊事及热力消耗造成的CO2排放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左右;这主要在于家庭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的应用及普及。

上海公共建筑总能源消耗增长到原来的2倍多,平均单位公建面积CO2排放量与原来的基本持平,下降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及节能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够。

公共建筑中电力消耗CO2排放量增长到2倍多,平均单位面积公建电力消耗造成的CO2为同期的0.9倍左右,略有下降。

公共建筑中炊事及热力消耗总的CO2排放量增长到原来的2.5倍以上,平均单位面积公建炊事及热力消耗造成的碳排放与原来持平。结果证明公共建筑热力节能措施维持原样,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2.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居住建筑用能及碳排放量增减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居民经济整体实力水平的提升、居住方式和生活行为的改变、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能源供应结构的调整、各种生活用能设备社会保有量变化和新型节能技术在各种生活用能设备中的推广应用等⑥。而公共建筑碳排放的变化主要受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模式及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1)能源消费构成影响

上海市能源消费品种繁多,包括煤炭、焦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电力、热力、油品等不可再生能源及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消耗能源品种来看,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消费在建筑及家庭生活使用中的比例比较有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及生活能源消耗的有益补充,大规模采用仍具有技术上的障碍,建筑中能源消费构成与使用结构对整个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建筑及生活上碳排放量的减少具有一定的影响。

(2)政策环境导向因素的影响

过去几年,上海逐渐加大建筑的节能政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继出台。上海市去年几个新城区已经明确土地的招拍挂中,建筑节能作为规划设计的附加条件,建筑在竣工验收时必须达到一定的节能标准,否则不予验收。以上相关措施对建筑的能源节约及单位建筑面积的CO2排放量地减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生活质量改善因素的影响

人民生活水平决定和影响着能源及各项物质设施的需求。民用建筑能源的规模是制约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城市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总是伴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大。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能耗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筑节能措施的不断推行被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所抵消。

(4)建筑规模增大

建筑面积不仅反映城市建筑的规模,同时也间接反映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上海在人口聚集方面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作用,建筑面积每年以3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城市建筑用地向外围不断扩展,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建设规模也相应增大,加大了生活成本及能源消耗,成为生活能源消费增长的决定因素。

四、上海发展低碳建筑的目标及对策措施

1.未来目标

(1)三种情景模式分析方法的应用

诸大建(2008)在研究自然资本稀缺条件下的中国发展时用情景分析法指出中国到2020年的发展情景可以有三种模式⑦。A模式表现为城市发展或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压力同步发展,在GDP做大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变得更大了,这就是传统的发展模式;B模式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模式,要求城市或经济发展与环境完全绝对脱钩的减物质化模式。要求经济增长比现在增加一倍,而物质消耗和污染产生比现在减少一半;C模式是根据当前中国实际,用不高于1.5-2倍的碳排放量换取3-4倍的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社会福利。C模式才是比较适宜中国当前阶段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等不同领域来讲,C模式下不同领域的目标预测方式不同。

上海发展低碳建筑的未来目标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运用三种情景模式分析方法,以建筑规模及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过去几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作为未来的惯性情景;以2020年峰值状态时不同制约因素指标的发展目标作为依据,在弱干预及强干预下推测2020年能够达到的目标,检测其合理性,进而分析当前政策的可行性及问题。

表7 上海建筑2020年CO2排放情景分析

(2)2020年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论证,2000-2007年居住建筑规模平均年增幅为10.9%。同期公共建筑平均年增幅为13.1%。考虑上海“十二五”期间的新建筑与既有建筑节能分别达到50 %及25%的标准,年节能目标平均为10%及5%。目标包括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按照未来十年以年均40万人口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将达到2300万人。按照户籍人口,新增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34平方米,改善型置业比例6%,改善型需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净增10平方米计算,每年因城市扩张导致净增人口住房需求约为1000万平方米,而改善型净增住房需求也要达到约1100万平方米,这样新建居住建筑的规模为年2000万平方米。加上未来年均10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增量,上海未来十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3亿平方米,年增长率保持3.3%的稳定增长。假设未来增长率保持目前情景,存在惯性发展模式下的CO2排放量;按照未来建筑规模的适宜发展模式,未来建筑CO2排放量存在相对脱钩及绝对脱钩情景。

经过实证发现,居住建筑在使用阶段能效水平近几年提高缓慢,基本保持持平。在以上因素分析中,还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采用,根据上海最近起草的《上海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上海未来6层以下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将达到2%的比例,而目前不足1%。

惯性情景:上海未来几年建筑面积年增长率平均保持3.3%的增长率,建筑使用阶段的能源平均强度维持在过去几年平均速度,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率维持在每年0.1%的增长比例,到2020年,上海建筑CO2排放总量为2005年的1.6倍。

低碳情景:上海未来几年居住面积年增长率保持3.3%的稳定增长,假如采取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制定的标准,即新建筑每年平均10%,既有建筑每年5%的节能标准,根据享有规模及2020年规模折算,建筑平均每年节能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维持在每年0.1%的增长比例,2020年,CO2排放量将会以4.1%年均速度降低,总量为2005年的0.53倍。按照上海十二五建筑节能计划维持到2020年,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政策方面持续不断发力,进行强干预,但是却难以实现。由此可见,十一五计划制定的年建筑节能目标在未来十年内将大幅减小,预计为原有目标的一半,才有实现的可能。

适宜情景:未来几年建筑面积年增长率平均保持3.3%的稳定增长,到2020年,建筑CO2排放与2005年持平,可再生能源利用年增长率维持在每年0.1%的增长比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以每年3.2%的速度递减。对建筑领域来讲,目前此种情景比较容易实现。

2.对策措施

根据建筑领域情景分析发现,如果2020年达到相对脱钩状态,未来十年,既有建筑与新建筑必须保持年3.2%的能效提高,新建筑可以通过节能技术措施、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的应用及家庭生活节能来实现。如果达到7.5%的能效提高,必须借助政府力量进行强干预,从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效提高及碳汇措施上加强低碳建筑的开发、利用与普及(图11),并通过政策与治理给予保障,从生活方式、开发模式及产品使用等方面全方位加强低碳建筑的实现。

图11 低碳模式下可持续发展建筑策略

(1)建筑运行能效

建筑运行能效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措施来加强。首先在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在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上进行积极引导,使人对舒适性需求的满足与建筑使用中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公共建筑中,使人的舒适性与节能需求达到综合平衡。

其次在建筑设计理念上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探索各种节能材料及节能方式的可行性与运用。建筑产品开发建造中,加强节能材料的使用。在建筑设计建造中,应逐步实现绿色化,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筑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改善微气候条件,增强冬季建筑保温措施,并满足夏季隔热及遮阳的要求。

第三在于生活中节能家电的应用。鼓励居民利用高效空调、照明及节能家电,形成建筑运营阶段的整体化系统性的节能策略。

(2)可再生能源利用

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调整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生活消费中的比例,建筑中利用太阳能、风能、地冷及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室内照明设计,满足建筑内资源及能源的封闭循环(图12)。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经逐渐法规化。德国政府规定,没有保温措施或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建筑不得建造。

(3)建筑碳汇措施

图12 低碳模式下可持续发展建筑策略

碳汇主要通过陆地植被固碳,城市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建筑中碳汇措施简单讲就是建筑中绿化措施的采用与布局。传统发展模式下,建筑碳汇主要表现为场地内,建筑室外环境的创造与植被的栽植。低碳模式下,建筑碳汇措施实现三个超越。首先,超越传统绿化单项度平面化布局模式,向多维空间立体化发展;其次,超越单一植被发展模式,向植被种植多元化系统性发展;第三,超越纯粹的建筑与绿化的独立分层,向建筑与碳汇的空间一体化方面发展。使碳汇作为建筑立面造型及平面构成的手段,客观分析不同类型绿化及植被的吸碳能力。

(4)政策与治理

低碳建筑发展目标的实现除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要借助强有力的政策及治理保障。首先,根据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要求,形成用能单位的外部强制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节能法》配套法规、标准体系。尽快落实低碳建筑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的制定工作。在建筑设计管理中,逐步开展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低碳化的评估体系及绿色标签制度,对于节能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时可进行容积率补偿,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节能投资优惠政策,支持节能基建、技术改革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示范推广。逐步从全方位多角度推动低碳建筑的进行。

其次,在家用电器的使用上,通过政策措施鼓励高能效电器的推广与使用,上海近期在家电产品使用上推行以旧换新及购买节能家电进行消费者补贴等措施,从政策上保障了节能家电的普及。

第三,加强可再生能源法规化建设,对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限制与规定,建立私人家庭发电与城市电网的转换,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并网机制。在强化建筑碳汇措施的开发模式方面,逐步完善旧建筑、旧区的绿化与环境改造,按照目标及要求,分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增加建筑绿化面积。

图13 以功能为中心的四种消费模式

最后,在消费方式上进行积极引导,改变传统上对产品的拥有转向以使用为目标,对财富的衡量以福利为标准,而非对物品拥有的多少为目标,应从物质主义向功能主义的消费方式进行转变,实现人民福利水平从传统模式向低碳模式进行革新。具体表现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四种以功能为中心的消费方式,即个人拥有的模式、个人租用的模式、集体租用的模式、集体拥有的模式。生活方式公共化加强个人及集体租用模式,控制个人对物品的占有,减小私人物品的使用对城市空间资源占有不同造成一定的社会不公,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服务水平,消除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分层,减小社会隔离。上海近几年发展家电及交通设施等租赁市场,近一段时间推出的租赁房从社会服务层面上及制度保障上保证了不再把获得物质产品作为衡量富裕的手段,而是以持续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作为生活的必要标准,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将成为低物质消耗达到人类追求高福利生活模式的决定力量,奠定了向服务经济转型的产业基础(图13)。

注释:

①诸大建.低碳经济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吗.解放日报,2009,6,22.

②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的内涵、目标及对策措施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4.

③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④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3-33.

⑤公共建筑规模数字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2004年上海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数字来源于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CO2排放按照上述K系数折算。

⑥上海市政协课题组.上海市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报告.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74-177.

⑦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8-120.

A Strategic Study on the Status-quo and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Constructions in Shanghai

Chen Fei, Zhu Dajian

By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 carbon emission indicators of Shanghai’s residential and public buildings, the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quo and existing issues of Shanghai’s low carbon constructions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forecasted by scenario analysis.

low-carbon constructions; Shanghai; strategies

F205

陈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博士后,副教授。诸大建,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卢小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课题支撑,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80440642),上海决咨委课题“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内涵、目标及对策措施研究”资助。

猜你喜欢

建筑面积公共建筑热力
热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解决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周六福520爱跑节1000人登陆西安城墙 热力开跑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龙岩地区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