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营造课堂教学的生活气息
2010-06-04梅艳
梅 艳
一、创设生活情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课本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为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语文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因此,创设生活课堂教学情境,对开展“生活语文”教学具有最直接的效用。
情境教学,就是架设在书本知识和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情境教学,是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创造出具体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出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情境的展示,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可用图片,师生模演,师生口头描摩等多种途径。教学情境可分为三种形式:形化情境,包括实物展示、师生动作、神态或课件图片的物体运动等;声化情境,包括师生语言、放录音、音响等;立体情境,即课堂本身或录像伴录音的声与形结合情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情境,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例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语言精练而极富形象,内容丰富,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学生若缺少生活体验,就难以领悟文章的意境。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显示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和浪遏飞舟图等一系列历史动画、图片资料,图文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把他们引回到风起云涌、大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使之身临其境地体味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以平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还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有效途径。
二、生活换位体验
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这是进行“生活换位体验”最常用的形式。在演的过程中,体验文本情境,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并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在学习《田忌赛马》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第一场赛马比赛之后,田忌、孙殡、齐威王三人的不同表现,加深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根据自己对人物不同心理的把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一般学生都会思维涌动,积极投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精彩形象的表演,富有创造性的采访,将三个鲜明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感悟到田忌的有勇无谋,缺乏自信;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孙殡的仔细观察,胸有成竹。
三、个性阅读感悟
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还来自于学生的个性阅读感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说的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意识到学生不一定会宏观地全面分析和评价,只要一字一句,从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例如,执教《羚羊木雕》,教师设计一个引起学生争辩的问题: “女儿既然把价值不菲的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她该不该再要回来?” 这真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历,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送给别人的东西就不该要回来,更何况友谊是无价的,它不应用金钱来衡量;一派则认为“尊敬父母”是古训,孩子在没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把家里的东西送给别人是不对的,女儿应该听从父母的话把礼物要回来。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己的体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真情作文写作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