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展示“文革”日常生活
2010-06-04○李霞
○李 霞
《激情》,费克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42.00元
在“文革”那个铺天盖地的政治斗争年代,人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呢?作者没有为满足怀旧情怀将那段历史浪漫化,也没有出于补偿心态将那段经历悲情化。它使我得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去理解那段历史,以及背后的力量。
很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在那个铺天盖地的政治斗争年代,人们到底是怎样“过日子”的?在要求人们念诵同样的语录、唱同样的歌、跳同样的舞,要求将人们的思想和私人生活都统一化的那个时代,日常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毕竟,常识告诉我们,日常生活是不可能被意识形态完全标准化的。
我接触到的关于那个时代的表述,不管是早期伤痕文学的受害者控诉,还是稍晚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以及近些年各种影像中对革命青春的浪漫化渲染,都因为限于某种模式化的表述而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脑子里甚至拼接不出父兄辈时代的整体社会图景,这其中缺失的重要一环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
《激情》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无数细节中透露出来的这种“日常生活”。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讲述的是东北一个城市的几个20岁左右的中学生在“上山下乡”浪潮中的经历。书中关于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真实感,是由一系列的生活细节奠定的:城里已经不上学了的半大小子们怎样相互串门、互借外国小说、吃喝、游泳;家庭成分如何影响到这些学生去兵团和插队的不同去向;对于那些不肯下乡的孩子们,学校的政工干部们是如何通过上门以及施压于父母而使他们“自愿报名”;插队知青们如何用安家费买猪杀猪改善伙食,如何溜回城里待上一阵儿,如何与社员和农村干部交往、冲突。另一方面,已公社制化的农村的真切面貌,也在书中关于东北农村节气景物、农村家庭场面、农活技巧、工分评定和兑现、生产中的怠工与炫技等的细致描写中展现出来。
诸如“阶级斗争”、“上山下乡”、“集体化生产”这些宏大的社会制度变迁,在这些细节中被还原为各个个体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还原为在标语、指示和口号下人们的具体选择,还原为在各种紧张的社会关系中普通的个人和家庭的对策、努力和无奈。
据统计,自1968年底起,参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人有1647万,也就是说,这一运动涉及上千万个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这些家庭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是那个社会的缩影。在《激情》的故事里,随着几个年轻人的行迹,一个个不同背景的家庭生活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
雷小蒙的家庭属于被打倒干部家庭,父母亲被隔离审查,以前的优越感顿失。但由于父母工资能发一半,所以物质生活倒也是宽裕的,以至于雷小蒙在家时还能以咖啡、牛奶为日常饮食。后来,母亲带着雷小蒙到北京通过父亲的老部下找到父亲的老领导,争取为父亲平反。
黎一夫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银行职员,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这本是个与世无争的家庭,但为了能把孩子的户口迁回城里,一向老实的父亲也不得不试图通过职务之便,帮人开药,试图辗转托人帮忙。
魏闯的家庭经济收入丰厚,平和安宁。父亲作为工人出身的干部,根正苗红,是某厂的供销科科长;母亲是工厂的接线员,四个孩子。“除非地球毁灭,人类灭亡,这样的家庭是不会有什么不幸的”。“上山下乡”号召刚提出时,母亲在“这是什么世道”的感叹中,决定把刚初中毕业的姐姐嫁出去,以躲避下乡命运。而这个家庭后来还是因为父亲的一桩莫须有的经济事件、魏闯被开除出厂和让姐姐出嫁的决定而受到冲击。
梅爱雪的家庭,5个孩子,母亲没工作,哥哥不管家,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在1969年困难时期,她甚至要为全家的下一顿饭发愁,所以很积极地希望能把插队干活分的粮食换成粮票,拿回来补贴家用。
在“横扫一切”的运动中,在“革命”的标准化话语压力下,在强大国家机器的非常规推进中,各个家庭仍在努力地维持着正常的日常生活。人们试图通过种种抵制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家庭日常生计的运转、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亲情、私人领域的不受侵害,以及个人的尊严。这些是生活得以继续下去的要素。而日常生活本身的正当性,以及人们保持此正当性的努力,在拒绝着意识形态的标准化,并潜藏着改变现状的力量。
不能标准化的,还有青春本身。
在“知青”这个日渐斑驳的标签下,遮盖的是一千多万活生生的个体和他们的青春。不管将“上山下乡”运动解释为学生的思想再改造,还是解决城镇青年的失业状况,在《激情》的知青群像中,被时代潮流裹挟到这个屯子里的年轻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思想状态。他们以各异的方式展示着青春中那些永恒的要素,展示着青春与时代岩石碰撞出的各色火花——黎一夫的正义、清醒和爱情听命于他充满英雄感的政治野心;魏闯因为简单耿直而被开除出工厂而加入到插队行列,而义气和爱情的召唤总使这颗年轻的心一点即燃;于大连满心思地想挣工分养家,而以血和生命结成的青春友谊成为他一生的寄托;雷小蒙的青春徘徊在热情与消沉、敏感不平与随波逐流的模糊地带。在这部以青春为主题的小说中,青春以个体化的、各式各样的方式喷薄、消耗甚至牺牲。那些小伙子,一些就与青春一道殉了葬,为友情,为野心,为说不清楚的理想;还有一些,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活了下来,却在庸碌中终成行尸走肉。
任何时代都阻挡不住青春燃烧它火焰般的幻想和激情,但在那个时代,这些终成为碾在时代车轮底下的尘埃。那些青春的坚持与妥协,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时代的残酷。正因此,如小说的封面语所说,这是一场对青春的祭奠。
《激情》没有什么新奇的写作手法,但其平实的描述却有着感染人的真实感。在重现那代人的生活氛围和精神状态的意义上,我把这部小说看作纪实性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尽管作者是“上山下乡”的亲历者,但40年后,作者没有为满足怀旧情怀将那段历史浪漫化,也没有出于补偿心态将那段经历悲情化。对于我个人来说,它替换掉了我关于那一代人的某种想象模式,使我得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去理解那段历史,以及背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