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问题

2010-06-01俞跃周

当代经济 2010年15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俞跃周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一、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或内部,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及由此表现出的比例关系。各个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有着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产业结构就是一个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业部门所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产业部门间的比例、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和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影响等构成了产业结构的内在要素。

2、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从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历史演变中可以总结出影响其构成的因素有以下几点: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等。首先,一国的自然资源状况是影响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国家若较多地拥有某种自然资源,往往就决定了在该国的产业结构中,与该类资源相关的产业比重就比较大。其次,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资金的供给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最直接因素。再次,劳动力是经济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生产要素,直接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最后,产业结构的变化归根结底是技术供给的变化所必然引起的,所以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

1、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产业结构关系的全面调整阶段(1979—1985年)。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2%,比1978年的28%提高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二产业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结构调整包括降低工业发展速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调整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选择战略重点产业部门的依据由速度转变为比例关系。如能源工业是当时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及工业发展的瓶颈,被列为战略重点部门加以发展。二是重工业化主导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1985年至今)。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再次进入重工业化占主导时期,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所回升。同时,工业内部结构出现高级化趋势,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低附加值和低技术水平行业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而附加值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的比重则稳步上升。各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同方向的变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2、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个别年份达到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35% 之间。目前的产业中尽管农业的作用非常大,但贡献度仍较低,经济主要还是靠第二产业(主要来自于工业)来拉动,因此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来看,电力产业实现了从严重缺电到供需基本平衡;钢铁产业增长平稳、发展较快、需求旺盛;建材工业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势头强劲;能源工业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第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平稳。

从地域划分角度研究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可以得出,东部地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第三产业比重略低;中西部则仍然处于低收入国家的一般或一般偏上水平,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从产业结构变动上来看,各地区的变动趋势大体一致,即第一产业结构效益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5年以来有所下降。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有着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但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

从产业结构的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整体能源消耗强度大、污染程度较高。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处在价值链的下游,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高。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这里所指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产业内部和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问题。这也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

首先,我国工业结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全能性企业多(约占现有企业的80%),小企业大多专业化程度低,规模效益差;再从地区结构和投资结构上来看,各地区不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而是追求全面发展、高产值、高速度,盲目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据有关文献显示,在各地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就有22个,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等等。

其次,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虽然国家实行了取消农业税、对粮食实行敞开价收购等支持政策,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仍是长期问题。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富余,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等等,仍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根本性的结构矛盾。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格局,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企业的转移过程中,不仅在户籍、居住、教育和医疗上受到限制,无法自由流动;同时还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面对经济不景气、企业减员,大部分农民工一方面只能提前回家过年,另一方面又面对无地可种的窘况。

最后,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见表1)。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

表1 产业收入结构的国际比较 单位:%

2、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进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供水、供电、交通(尤其是城市交通和长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仍亟待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全国水资源持续紧张,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有108座严重缺水。每至夏季,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现有电网无法承受,有不少城市只能采取从农村调集电力或者分时停电的措施来缓解,但随着农村城市化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电器的全面普及,电网的改造任务日益突出,这又将是国民经济中的又一结构性矛盾。

3、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底端

我国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但是我国产业结构总体上仍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使得我国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来料加工、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等初级环节,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同时,虽然我国的出口额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其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超过半数,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旦发达国家重新整合他们的产业布局,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4、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产业研发投入严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日益萎缩。长期以来在国际分工的定位为加工组装及初级产品出口国,对产品生产技术改进和创新的动力不足,只凭借国外已有的技术或创意来组织生产,“抄抄借借二十年”,“山寨精神”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靠现有技术或仿制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带来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产业创新能力有进一步削弱的危险,进一步“奠定”我国位于价值链底端的国际分工地位。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还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核心技术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加之技术设备无法更新升级,发展模式得不到改进,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仍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四、建议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投资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基础设施欠缺,发展阶段低、技术落后等主要问题,本文认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对策不外乎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加强投入与改进:继续加强农业投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植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产业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技术创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EB/OL].http://www.sdpc.gov.cn/.

[2]杨万东等: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3).

[3]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6(7).

[4]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J].经济评论,2007(5).

[5]王业涛: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

[6]牛小雪:应正确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J].经济问题,2001(5).

[7]徐平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产业政策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0).

[8] 魏杰: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经纬,2006(2).

[9]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