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涿鹿朝阳寺遗址调查

2010-06-01常文鹏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桑干河水经注洛城

常文鹏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张家口 075000)

朝阳寺遗址位于涿鹿县西二堡乡朝阳寺新村与旧村之间。东经115°08′44″,北纬41°21′26″,海拔573米。遗址西为大山,南临朝阳寺旧村,东临朝阳寺新村南,200米远为桑干河。桑干河从西面的山中穿流而出,流向平原。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其进行了复查(见图一)。

图一 朝阳寺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一、遗迹

朝阳寺遗址为一古城址,由于年代久远,城址现只残留一段城墙,残长95米,高1~2米,宽3.5~5米,夯层明显。夯层厚8~10厘米,城墙下部采用层夯法,一层黑土上夯一层黄土相间隔。黑土层和黄土层中均多见沙石,推断夯土均为当地土,因当地靠山较近,因而土中含沙石较多。夯层中也发现陶片,陶色青灰,陶质坚硬、敲击清脆,陶土纯净,时代应较晚。城址建在高台地之上,南、东均为低地,城址所在台地高出低地10米,朝阳寺旧村位于遗址南的低地,新村位于遗址东的低地。从遗址所处的高台地地域特点推断,残留城墙应为古城东城墙,高台地南部边缘可能为南城墙所在,西城墙未知,但可以确信,古城是向西边的山脚下延伸,东城墙距山体止有150米,所以城址内部空间不大(见图二)。

图二 朝阳寺遗址平面位置示意图

城内遗物发现很少,仅见为数不多的泥质灰陶残片,一部分为素面,一部分为细绳纹,可辨为罐、盆等器物的腹部、颈部。

二、遗址的认定

《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集》登记朝阳寺遗址为战国至汉代古城[1],其城址规模与涿鹿龙王堂遗址[2]、宣化傅家堡遗址、宣化古城梁遗址大体接近,后三者皆为战国至汉代遗址,因此朝阳寺遗址也应为战汉时代城址。朝阳寺遗址作为一城址,历史上是否有记载呢?我们试从郦道元的地理巨著《水经注》中寻找端倪。

《水经注·漯水》记载:“漯水又东,迳雍洛城南。《魏土地记》日: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干水在城南东流者也。漯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3]

漯水即桑干河[4],《水经注》的这一段记载,告诉我们两条重要信息。

第一,漯水又东,迳雍洛城南。说明雍洛城在桑干河附近,且在河北岸。

第二,《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表明雍洛城与下洛城相距不远,且在下洛城西南二十里。

朝阳寺遗址也位于桑干河北岸,与记载的雍洛城的方位一致。下洛为涿鹿县在战国至汉代的旧治,下洛城的地望,坊间公认为今涿鹿镇附近。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按制,“汉魏一里折今415.8米”[5],二十里就是8300米,合8公里多。朝阳寺遗址正处于涿鹿镇西南,二者的直线距离也大体为8公里。涿鹿镇西南且在桑干河北岸的战国至汉代城址,目前发现的古文化遗存只有朝阳寺遗址一处,再无其他同时代的战汉遗址,因此,我们初步推断,朝阳寺遗址就是《水经注》记载的雍洛城。

《水经注》记载雍洛城时,直书雍洛城,而在记载下洛城时,则称下洛县故城,表明下洛城在郦道元时代已经荒废,而雍洛城却仍旧存在,不曾荒废。可知雍洛城由战汉时代延续到了北朝时期。

三、雍洛城名讳考

查《说文解字》,雍为塞的意思,雍同壅,也有居于高地之义[6],这同朝阳寺遗址的地理态势相吻合。朝阳寺遗址处于山脚之下的高台地,桑干河从雍洛城西的山口流出,流向平原(这个平原我们现在称做怀涿盆地),西山整体连续,只在此留下断口。从这个地理位置来看,雍洛两字的意思可能为洛之关塞。

洛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与雍洛相近的下洛这个地名,我们推断洛指的就是桑干河,也即漯水。漯是个多音字,查《说文解字》,漯有读lùo,河南有漯河和漯河市;又读tà山东古有漯河;桑干河古称漯水的“漯”读作leì,同“灅”字,我们认为下洛和雍洛的洛即为漯字,读lùo,洛为漯的通假字,下洛城为战汉时期县治,可能战国至汉代时漯水的“漯”读lùo,围绕漯水形成的居址起名为通假的雍洛、下洛,因此,雍洛的意思遂为漯水之塞,而下洛的意思即为(处于)漯水下游的城市。后期,漯水的“漯”又读作leì,演变成以后的称呼。

结束语

从雍洛城的地理位置看,其军事色彩相对较浓,古代可能为一军事城堡,实地考古调查和古籍记载中均没有发现其具体性质、建制的线索,可以肯定其不为县治,而应为下洛县属下的乡或亭,对于此问题的探讨,由于资料的欠缺,我们只能暂付阙如。

朝阳寺遗址的调查,对于研究同时期同规模的战汉至北朝古城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雍洛城地望的认定,有助于寻找确定与其相关的同时代城址的地理位置。对于其名讳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对古桑干河的相关研究。

(插图绘制:任云飞)

参考文献:

[1]张家口地区行署文化局.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1982.98.

[2]李维明,郗志群,宋卫忠,张秀荣.河北怀来县大古城遗址1999年调查简报[J].考古,2001,(11):18-22.

[3]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漯水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杨守敬.水经注疏(卷十三·漯水篇)[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527.

[6](汉)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桑干河水经注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塞北桃源桑干河
忆江南·春去也
桑干河(外一首)
《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引《水经注》考
施大畏连环画选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
春夜洛城闻笛
《水经注》中的兵要地理与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