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141”:一天“等于”二十年

2010-05-30陆幸生

新民周刊 2010年15期
关键词:朱镕基浦东

陆幸生

浦东,就这么开放了?这么小的一个门洞,浦东能开放得多大?

曾经的“工农商学兵”

浦东在哪里?这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问题,而首先是必须先给个时间定位。如果定在上世纪50年代初,那么,我就看到过一条“战斗”新闻,“台湾蒋帮”轰炸机骚扰上海,被击落,其中一架坠落在浦东“塘桥地区的稻田里”。于今,浦东地界上,你依旧时而可以听到或见到“高炮部队驻地”这样的字眼。在2010年初的一次采访中,在当年“花菜之乡”的地面上,还见到涂抹有这样标志,却已无人的“营地”。

改革开放前的浦东,有归于市区的南市区、黄浦区等区属部分,还有规划在南汇、川沙、奉贤等县属范畴的。可想而知,在行政区划的严格限定之下,在相当长久的时间段内,浦东“无中心”。讲来讲去,浦东最出名的,在文化系统内,有个黄浦区文化馆,位置蛮公正的,在沪东造船厂和第三钢铁厂的“当中”。在农耕体系里,有只三黄鸡,还有点桃子和蔬菜。至于工业系统,就是沿江的钢厂、船厂和“繁星点点”的仓储基地。

至于浦东商业,那就寒酸的了。还没上小学的时候,族中亲戚带我到黄浦江边来玩耍,最“惊心动魄”的游戏,就是坐江上的船,在黄浦江上做一巡逻式游览。只记得夜色迷蒙,江水起伏,自己的手紧紧地抓着船帮,屁股底下坐着的木板是湿的。对于这样初级的旅游节目,记得自己很兴奋。有一次,是上了浦东的岸的。后来写过一篇关于东昌路码头的文字。题目叫《建筑的缝隙》。其中:印象里,江面黝黑,舢板摇摆,踏上岸来,却俨然是另外一番天地。长长的地摊上汽灯耀眼,摊贩主人坐在板凳上,买主是要蹲下来,方能与摊主讲得上话的。摊位上卖的也就是一些低档杂货。沿街门面,多为公家单位,似有药房,还有饮食小店。人很拥挤。

上世纪80年代中,我搬到浦东居住,轮渡上下来的落脚地就是东昌路码头,知道了与东昌路成丁字形相交的那条路,唤作烂泥渡路。早晨起床,许多人拿茶缸对着墙根刷牙。晚间,马路就是客堂,小方桌子放露天,一包猪头肉一瓶黄酒,“安静”地躺着和立着,女主人则在屋外泥砌的灶头上烧菜,生活的氤氲之气就那么简陋地散发在狭窄的空间里。

80年代中,我到浦东做一次“深入采访”。由头竟是:浦东地区没有一家公家的新华书店,浦东的学生要买复习资料,那是特意要到浦西来走一趟的;于是有个张姓的年轻人,在街道的支持下,在自己居住的塘桥浦东南路“上街沿”,搭建了一间小房子,按房子高度说,大抵可说成是一层半,铺面卖书,上面是个直不起腰的阁楼,这个小青年自己睡觉用。那个时候,刚刚允许有个体户自己开门面,塘桥街道那是大大解放了思想的,敢于拿出一块“地皮”盖楼,给他专卖课外阅读资料使用。后来这青年人挣了点钱,有了个女朋友,跟他睡在店面上的阁楼里。据说,后来到这个阁楼来睡觉的,“女人多起来了”,浦东最早的这个书店,终被警察取缔。小张老板“进去坐了几天”,后来不知所终。那做过书店的房子,后来卖过棉毯等杂物,再往后,拆了。一段浦东的历史烟消云散,了无踪影。

那时我骑自行车采访,现在的东方路,当年的文登路,仅是一条8米宽的煤屑路。

紧张的“三天”和漫长的“一晚”

90年代,开发浦东。那天上午,已经搬到浦东居住了5年多的我,去了浦东大道141号的大门外边,静静观看。心情有点激动,更有点疑惑:浦东,就这么开放了?这么小的一个门洞,浦东能开放得多大?下午的仪式非常简洁:1990年5月3日下午,浦东大道141号门口。没有放鞭炮,没有敲锣鼓,“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的挂牌仪式,简单而俭朴。当披着大红绣球的两块牌子挂在墙上时,围观的群众报以热烈掌声。

在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的日子里,出版的《浦东一日》,亲历当年这一历史时刻的领导同志,记录了这一时刻的相近细节。

时任上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夏克强,当时协助倪天增副市长负责浦东的开发规划。“1990年4月18日,李鹏总理宣布浦东开发后,市委决定建立浦东开发办公室,整个筹备工作我都参加了。记得1990年4月30日,朱镕基市长找我和市委组织部领导布置任务,要求组织部三天之内搞好浦东开发办的班子,要求我三天落实浦东开发办的办公地点,保证开发办正式挂牌开张。”

文载:第二天,夏克强与市房地局、黄浦区的领导驱车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查看,当车行驶到浦东大道黄浦区文化馆时,“无意中”看到一幢墙壁斑驳的小楼,感到很好。这一幢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小楼,当时隶属黄浦区浦东文化馆。于是,文化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腾出1200平方米的办公室。

挂牌这一天,朱镕基参观了刚刚修葺一新的141号办公楼。这幢两层旧式楼房,下层是仓库和浴室,阴暗、潮湿,还有散发着阵阵霉味。为了“遮丑”,工作人员用一块门板挡住了浴室。朱镕基看到门板很奇怪,便推开门板向里看了一眼,指着黑洞洞的过道说:“不要用门板挡住,要让来开发办的人看一看,我们浦东开发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开始的。”朱镕基对黄浦区浦东文化馆发扬奉献精神,一天就让出文化馆办公楼,3天完成装修;浦东办3天内完成人员配备的做法十分赞赏。他握着浦东文化馆馆长的手说:“浦东开发,你立了第一功。”

当年刊登的新闻照片上,朱镕基市长站立后排中间,两边分别是倪天增和黄菊,夏克强站立在前边主持仪式,面对话筒,黄菊宣布“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挂牌。

后来,我曾采访时任浦东开发办的副主任李佳能同志,他说:距离挂牌的日期只有两天了。时间就是命令,在浦東大道141号那幢两层小楼里,大家都像奔赴前线一样,干劲高涨。大会议室是由一个大仓库改成的,桌椅板凳是从外滩市府大楼借来的……我们赶在挂牌前把两层办公楼装扮得整洁、朴素、实用。5月3日下午,挂牌仪式在浦东大道141号门口举行,浦东开发实质性启动。这个消息鼓舞很多普通人:有位来自闸北经贸系统的同志在141号门口站立多时,希望加入浦东开发的行列,不久后他如愿以偿。一位家住浦东的村民表示要捐出将家中的几亩地和一栋房子支持浦东开发;还有部分共产党员把党费集中起来捐到了开发办。

在李家能同志今日所写的《浦东开发实质启动的标志》中,他写道:仪式结束后,领导们来到开发办二楼楼梯旁的一间小房里,观看浦东开发的图纸和模型。我代表开发办汇报了浦东开发规划。虽然模型用泡沫塑料赶制,图纸由手工绘成,色彩不够亮丽,得到了朱镕基的点头赞许和表扬。从这一天开始,国内外的访问团、投资者、企业家和新闻记者接踵而来。由于人手少,接待任务繁重,我们经常忙得连吃饭时间也忘了。为了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外国人在考察浦东之后能够转变看法,我们不厌其烦地陪同参观,苦口婆心地讲解浦东开发的规划。最终,许多外国人跷起了大拇指。

在1990年的5月,两周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庆祝会上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两周后,一个可以说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小的“市辖政府”在此诞生。小政府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工作人员中午吃饭要借用对面现东方医院的食堂,接待外宾只能借用门口一家小绍兴饭店。

经上海市市委老领导胡立教同志推荐,河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秘书长杨昌基调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主任。5月15日,杨昌基到任。杨昌基在《浦东开发最初的日子》里写道:当时,朱镕基市长叫我筹建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个开发区,尽快启动十几平方公里土地。按一平方公里开发成本2亿元算,需要开发资金20多亿元。朱镕基同志说,一个公司给你3亿,滚动起来用。过了几天,朱镕基同志又说:3个公司给9亿,不行,“一个公司一个亿,先张罗起来吧”。“过了几天,朱镕基同志即将离开上海赴北京工作,临行前,他又对我说,先少给一点,马上启动要多少钱?我感到难以启齿,想了想对朱镕基同志说,那就一个公司先给3000万吧”。“年轻的浦东开发办副主任黄奇帆,自告奋勇地请战”。杨昌基在浦东开发办工作了423天,后奉调北京,夏克强在1991年至1992年担任浦东开发办主任。

宁静的浦东大道141号热闹起来,外宾接踵而来。1993年,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在这里挂牌。新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源于1992年小平同志南下视察,来到上海时候的讲话:“上海目前完全有条件可以搞得快一点,”“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来者居上。”为落实他的讲话精神,上海迅速提出一个重要决策,并经过国务院批复、决定:从1993年1月起,浦东新区建制为一个整体的行政区。赵启正著文回忆:1992年12月31日那天晚饭后,“11点,天越发冷了,我又去了现场……那是显得特别漫长的1992年的最后一晚”。浦东的首任管委会主任,由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兼任。在当年的市人代会上,他就政府职能说了三句话:“该管的大事一定要管好,可管可不管的由中介机构去管,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平移“141号”这块“浦东蛋糕”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历翻到了2009年。再从“141号”望出去,眼前一大片“金融城”的后现代建筑群: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新華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上海证券大厦等等建筑,高耸入云。

上海船厂已迁去崇明,周围的老公房6层公寓已经完成平改坡工程。位于东昌路与浦东大道相交处的“141号”,在这18年的风云际会中,为东西大通道让路,其2号楼整体“北上”9.13米,“东进”2米。“141号”平移过程中,工人借助液压机,如开汽车一样把这幢小楼安全地送到离原址9米多远的“新家”。对于已经在安全平移了上海音乐厅和外滩风向标的大上海工程人员而然,这是小菜一碟。当然,小心是必须的。2008年12月3日,此楼开始了“平移之旅”。现场工程师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就像搬一只大蛋糕要用托盘一样”。2号楼建于1950年代,普通砖混结构,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部分墙体开裂,房梁出现腐朽、开裂,“直接拿一只大蛋糕,蛋糕会碎裂,噼里啪啦往下掉,如果用一只托盘从底下顶起来,双手端着托盘,才能把蛋糕完好地移动。”

浦东开发开放20年,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小陆家嘴金融地区,世界各国的银行灯箱,列队排列在马路两旁。张杨路和浦东南路交界处的八佰伴商业区,多次创下元旦和春节期间单日销售最高额度。远些的科技馆,作为国际会议的会场,与浦东新区办公大楼相对,附近还有花瓣状的东方艺术中心在“开放”。更远些的张江科技园区,引来多少海归在此迈开创业的第二步。继续往前,是位于海滨的浦东国际机场,如今第三根跑道已经启用。近两年最热点的地区,是位于周家渡、上钢新村、南码头等地区的2010年世博会园区,红色的中国馆,粮仓耸立,万众瞩目。2009年又传来在黄楼地区即将建设上海迪斯尼公园的消息,实质性动迁已经开始。还有,位于卢浦大桥西侧,济阳路旁的上海国际游泳中心群体建筑,正在紧张施工,2010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将在此举行。

在小陆家嘴地区的金茂大厦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旁边,还将建设一幢超高的摩天建筑,其地基已经浇筑完毕。

编者按:

也就是短短一代人的时间,浦东成为一个全世界耳熟能详的名字。这是一片仍在不断生长的神奇热土,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的纪念日。而短短十余天后,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又要闪亮登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且让我们回眸。

猜你喜欢

朱镕基浦东
三十年的浦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朱镕基慷慨助人严律己
朱镕基巨额版税全给了基金会
朱镕基慷慨助人严律己
基于GIS的浦东公路养护投诉处理流程再造
慈善家,朱镕基的新身份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朱镕基: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