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会如何膨胀?
2010-05-30王倩
王倩
《阿凡达》要创造这样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专门的语言,有一目了然的服饰,有标志性的动作,有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
对卡梅隆而言,钱不是问题,电脑特效由数以百计的顶尖艺术家们负责制作。但光有这些还不够。
卢卡斯有30年的时间来扩张《星球大战》的世界,关于遥远的角色、星球、社会以及争端的一套成熟系统慢慢建立。拜欧美娱乐圈成功的产业链所赐,卡梅隆同样也要创建属于“潘多拉星球”的新世界,创造一个真正的文化现象。真正自足的文化新世界拥有自己的生命,就像披头士、《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人们是那样着迷,披头士的歌似乎会被永远传唱,《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俘获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在《星际迷航》停播许久之后,人们仍旧念念不忘。
《阿凡达》的成功,不在一时一地的票房。为建立一个几乎会代代相传的稳固粉丝群,《阿凡达》要创造这样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专门的语言,有一目了然的服饰,有标志性的动作,有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
“潘多拉”是本百科全书
早在本世纪初,牛津大学的古英语专家托尔金就成功使用过“专属语言”这一招,创造出了独特的霍比特人、矮人、精灵人和人类、魔兽共存的中古世纪,他所写的《魔戒》开启了西方幻想小说的历史。20世纪末,电影《魔戒》三部曲还不见踪影时,不少传媒和出版机构根据读者调查,就已经将《魔戒》列为世纪之书甚至千年之书,但来自英国文学界和批评界的怀疑不断。甚至有一位批评家听闻消息后,连连叫道,“天哪,真哦?我的上帝!天哪,哦天哪!天哪天哪,天哪!”他们和普通读者的距离就在于,他们从没有好好感受过托尔金世界里的神奇,尤其是语言的神奇。
托尔金是绝世少有的语言天才,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芬兰语,精通哥德语、古冰岛语及中古威尔士语。精通现有语言没啥奇怪的,但他甚至创造了几种人造语言,其中发展得最成熟的就是昆雅(Qenya)和辛达林(Goldogrin),这两种语言构成了我们后来在电影《魔戒》三部曲所看到的中古世界的核心。比如昆雅语,也就是彼得•杰克逊在电影里使用过的“精灵语”,在语音上以拉丁语为基础,并以芬兰语及希腊语为灵感来源。
2005年8月,南加州大学语言学专家PaulFrommer被卡梅隆找来创造“纳美人”的语言,语言学家最开始问的就是“你想让这种语言听起来像什么?”清脆的,低沉的,或者抑扬顿挫的?卡梅隆喜欢爆发辅音,他喜欢这种像噎住时发出的声音。现在纳美语已经有了1000多个词汇,而且还在不断丰富中。这就是《阿凡达》成为新文化现象的基础,人们有不断学习而感知新世界的机会,短时间内肯定厌不了,离不开。
有了语言,潘多拉星球上的一切就有了名字,每一种动物和每一种植物都得到了纳维语、拉丁语和普通名字。这还不够,卡梅隆雇佣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科学部主席JodieHolt为电影中的几十种植物书写了细致的科学描述,比如植物为什么会具备生物体发光和磁场。这些不会在银幕上展现,但卡梅隆喜欢,而且追随《阿凡达》现象的粉丝们也会喜欢。
卡梅隆甚至雇佣了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一名音乐教授以及一名考古学家,来计算潘多拉星球的大气密度,确定外星音乐的三重结构等等,当然他们也不会出现在电影里,但他们共同创造出了一本350页厚的《潘多拉百科全书》,书里记载着一颗神奇星球的科学,文化,和任何东西。
就像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只有沉迷其中者,才知道英国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在哪儿。
外星人必须要有尾巴吗?
2005年春天,卡梅隆和福克斯公司高层见面,他要几百万美元来证明他能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福克斯公司执行层最初有一些疑虑,比如那些外星人的尾巴是绝对必要的吗?有人会不喜欢这些尾巴吗?卡梅隆没有任何解释,他说:“是的,他们必须要有尾巴。”
潘多拉星球上的外星人如果长得像《第九区》里的“龙虾人”会怎样?同样是两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同为英国人,托尔金的《魔戒》和罗琳的《哈利•波特》都说到了精灵,欧洲传说中的精灵就好像东方文化中的神仙,谁都希望他们真的存在,但是两位作者笔下的精灵显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托尔金的精灵高贵典雅,拥有不凡的美丽,他们大多是艺术家和音乐家,教导人类语言和其他技能,拥有魔法和控制力量,是善良的保护者,乞求中土世界所有生物的福祉;罗琳笔下的精灵是一种身型矮小,耳朵又大又尖而且外貌奇特的人形生物,在有钱人家里做事,对主人忠心不二,被主人解雇时只索取一件像样的衣服。你喜欢哪个精灵?那么多演过精灵的明星里,就奥兰多•布鲁姆最得宠,其实他在现实里是个邋遢男,一点都不“精灵”,可是人们就是忘不了他的“莱格拉斯”。
卡梅隆有必要向老板们解释这些吗?我对《阿凡达》印象最深的情节之一就是杰克•萨利刚刚由残疾人变成健全的阿凡达时,他的尾巴不有趣吗?纳美人的长辫子和尾巴肯定会成为独特的标志,就好像瓦肯人斯波克的发型和手势。
历史早已经证明,创造独特的标志,是一部电影成为延续几十年的文化现象的必备条件。据说这个世界上有最荒唐最虔诚的两大影迷阵营,一群动不动就说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伴随着嘴里呼啸的光剑音响;一群动不动就说“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打招呼时手指两两并拢。哦,我不是在说谢尔登,我说的这两群人,一个叫《星球大战》迷,卡梅隆也是其中之一,一个叫《星际迷航》迷,以前最著名的代言人是霍金先生,现在全世界年轻人都知道像极了斯波克(《星际迷航》重要角色之一)的谢尔登先生。
如果说《阿凡达》目前还缺什么的话,那就是缺少一位名人的“背书”。每当新粉丝需要寻找身份证明时,他可以藉由这个名人完成身份的证明。比如谢尔登让我们爱上了《星际迷航》,整个《星际迷航》的世界是由700多集电视剧、动画片和11部电影一起构成的,但在中国,除了80年代放过几次电视剧,出过几本书之外,《星际迷航》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2009年久违了的《星际迷航》在国内公映了最新的第11部,尽管没有太多人了解那个世界,但年轻人似乎对它并不太陌生。为什么?因为大家看到的是,“这一刻谢尔登泪流满面”(网友语)。热播的《生活大爆炸》无意间在中国完成了《星际迷航》的普及,那个剧组里肯定有无数的星际迷航迷,反正这两部作品都是科学人士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