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的怀旧
2010-05-30严锋
严 锋
网上有一些人指责《阿凡达》情节老套,其实转换一下思路,你把它看成是血统纯正的IMAX风光片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
2005年的时候我为《新民周刊》写过一篇关于IMAX的枪文,题目叫《感官的盛宴》。我最早是1999年在东京新宿的高岛屋看了IMAX版的迪斯尼音乐动画片《幻想曲2000》,当场身中巨毒,从此不能自拔,到任何一地,只要有IMAX影院,必然前去瞻仰。这次的《阿凡达》让我很激动,因为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IMAX群众普及教育,代表着人类的视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但对我们这些老IMAX迷来说,那些刺激的视觉元素也见多不怪了,这个纪元其实早就来临,只不过大多数人身在其中未曾觉察而已。
IMAX基本上都是科教片和风光片,大堡礁、热带雨林、喜马拉雅山这些都是I-MAX的拿手题材。网上有一些人指责《阿凡达》情节老套,其实转换一下思路,你把它看成是血统纯正的IMAX风光片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在这方面《阿凡达》还有很大突破,因为它描绘的不是真实的自然,而是幻想中的自然,外星的旖旎风光。
《阿凡达》也是电脑CG的一次空前展示。与电脑一起成长的年轻一代,对此倍感亲切。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160分钟的WINDOWS梦幻屏保,里面的人物好像是POSER软件做出来的,场景是3DMAX设计出来的。你也可以把它视为用8层楼高的屏幕来玩Square公司的看家游戏《最终幻想12》。你当然更可以把它当作3D测试软件3DMARK的下一个版本,那些超频狂和跑分狂的最爱。《阿凡达》的魅力正来自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把动画片、风光片、电脑CG、3D效果、游戏画面等已有的文化与科技元素组合在一起,推向一个空前规模。从1980年代开始的电脑视觉运动,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也正在影响我们的审美意识。《阿凡达》可以视为这种改变的阶段性的总结。
麦克卢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文化概念: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他认为文字相对于电影而言,属于低分辨率。今天再看他的理论,就非常直观了。技术让我们走进了全面大规模的高分辨率时代。家庭播放从原来的VCD,到后来的DVD,再到现在的高清。电影从35mm的胶片到70mm的IMAX胶片。声音从原来的单声道,到双声道,现在可以达到5声道甚至7声道。“HD”这个代表高解析的词在视听领域大行其道。这林林总总的趋势背后,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信息”——所有的这些技术发展,都是信息丰富的过程。
以此来看,卡梅隆这场“感官盛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人类从低清走向高清的大时代背景密不可分。IMAX的意思是“最大影像”,眼睛所能看到信息的最大化。3D增加了一个维度,即纵深感,影像可以跑到你的面前,这种感官信息的增加,让真实和假想的界限变得模糊,跨过了那条界限,人就真正地身临其境,倍加投入。
但是在麦克卢汉那里,低分辨率并不是一个负面词汇。文学、平面动漫等低分辨率媒介,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余地,观众拥有主动的思维去理解和发挥。而在IMAX排山倒海的技术面前,人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密集轰炸,被震晕之后就是感觉的麻木,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没有了,“留白”没有了。在《阿凡达》之后,我们更需要捍卫中国的山水写意,唐诗宋词,还有像《三个和尚》这样的的手工动画,一切低分辨率的文化产品。传统艺术是无可替代的,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应该互补共存。
有意思的是,《阿凡达》的次世代视觉包裹下的,却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其主题源自18世纪卢梭说的“高贵的野蛮人”这一概念,属于浪漫主义的经典母题。卡梅隆故事虽然老套,但讲得非常流畅。他坚持老派的零度剪辑模式,看这片子时感觉回到了90年代,除了偶尔几个模仿主观镜头的随机摆镜外,基本每个镜头持续时间都在5秒左右或以上,但是又不会持续太长而显得营造感太强。结构上也相当古典,比如开头出现的奇异动物,在最后大决战中再度派上作用,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有点像契诃夫所说的:第一幕墙上挂的枪,一定要在第三幕打响。现在这样剧情结构的完整统一,被众多好莱坞大导演们和他们的中国效仿者抛在脑后。
其实科幻片一直很喜欢怀旧。人类越是往前发展,就越喜欢向后看看、反思,获得某种平衡。上世纪80年代,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就出现了寻根文学,重新发现古代中国,甚至是原始的中国,要回到原点。荣格从心理学角度说,人越是前行,就越需要退行,种族的智慧需要延续,所以人们需要和过去对话,比如通过做梦、通过文学和艺术,和过去沟通。《阿凡达》中正是用了荣格“集体无意识”这一原型,纳美人种族智慧的延续,超越了理性,充满神秘色彩,与其说是外星,还不如说是远古。人类难以停下向前飞奔的脚步,在发展中留下了太多的紧张、断裂和毁灭。为了消解扩张中的不平衡和焦虑感,人们需要精神上的神话,《阿凡达》及众多的科幻片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神话。杰克•萨利捍卫的远不止是Navi族外星MM,而是自己所属的人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