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被共同“遗忘”的战争

2010-05-30

新民周刊 2010年50期
关键词:遗忘越战朝鲜战争

莫 枫

尽管两者皆是国家和人民记忆中悲观情绪笼罩的幽暗角落,但朝鲜战争更像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借助当年新兴起的电视新闻传播力量,越战伤痕今犹在,韩战的痛却是无知无觉了。

“最寒冷的冬天”,对于美国而言,有特殊的含义,并不仅指温度计上的刻度。这指1950年,陆战1师在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一带经受的寒冬。长津湖之战,对交战双方而言都不是滑铁卢,各有胜负,但对美军而言,这场零下30度的血战,永远是一场噩梦。气候比杀人武器更催命。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的现代大片,《冬日十七天》,便是以此为背景的。

很可惜,这本书虽名为《最寒冷的冬天》,给予长津湖只却有寥寥几页内容。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是一位新闻记者,他亲临越南战争的战地采访,由此成名。可以说,是越战的经历和思考,促使他去追本溯源探究美国的战争决策,于是往上追寻到朝鲜战争。尽管两者皆是国家和人民记忆中悲观情绪笼罩的幽暗角落,但朝鲜战争更像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借助当年新兴起的电视新闻传播力量,越战伤痕今犹在,韩战的痛却是无知无觉了。

作为一本有新闻报道、纪实文学色彩的普及读物,此书让我在第一时间里想到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两者的写作方式极其类似,素材积累在无数的老兵采访上。它们算不上历史研究著作,在国内翻译出版的美国方面事关朝鲜战争的书籍里,我只觉得三卷本《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比较好,此外便是各位军政界要员的回忆录中的散落篇章。

而中國方面的书籍,无论是彭德怀、洪学智等相关统军将领的回忆录,还是《志愿军一日》这样的日记荟萃,或者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报告文学,其内容如出一辙,一路的穷追猛打、扬我国威,却缺乏史料上的公布、梳理。两边对视,朝鲜战争确实是一场被共同遗忘的战争。所以,此书的面世,多少缓和一下许多人阅读的饥渴。

朝鲜战争对美国的最大意义,相当于一剂应对冷战病毒的疫苗。二战结束,美国因为珍珠港事件而被激发起来的巨大战争潜能,又遽然隐藏起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庞大的队伍焦急地等待复员,战时生产线上源源不断送出来的武器被入库封存、或销毁、或转作民用。而且,美国当时的战略重点是在欧洲,需要枕戈待旦,随时防备庞大的苏联装甲集群突然滚滚而来。谁都意想不到的是,在朝鲜爆发了战争。

此时的美国军队,被削弱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初到战场的美军,一片手忙脚乱的景象,书中多有细致的描写。因为新兵居多,同时缺乏有二战经验的下层军官,臃肿的东京司令部又不断吸走优秀的青年军官,缺乏训练的新兵们仓促上阵,手握缺少维护的武器,自然是损失加剧、苦不堪言。三年战争持续下来,强大的工业能力,使得美国重新以一个世界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随时保持强盛的军事力量以应付再次出现类似朝鲜战争这样的冲突。朝鲜战争之后的美国,不再是一战刚结束、二战刚结束之后的美国,它不再迫不及待地解甲归田迎接和平时刻的喜悦。疫苗起了作用,从此抗体长存。

本书为麦克阿瑟送上了极大的篇幅,这导致了对战场全局描写的虎头蛇尾,美军初应战时最翔实,之后越来越缩水,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基本上没有提及。麦克阿瑟是个个性嚣张的传奇人物,因为擅作主张欲扩大战争而被解职,他在国会听证会上的激情四射和不失哀伤的动情演讲,以及引用古老陆军歌谣中的歌词“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慢慢离开”,此情此景,给这位政局失意者平添了许多个人魅力。

作者对战后韩国局势的分析,颇有独到的见解,战后的韩国,犹如被美国托管的日本,快速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但首先是以军事现代化为端倪。因为军事现代化带动了其他高等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而后迈向社会现代化。美式军校里的韩国青年学子们,是一批恪守尽职的职业军官,也是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工程技术人才。韩国社会的这个新兴阶层,追求现代生活,身负理想,他们发现忠诚于国家和追求自由人格并不矛盾。同时经济发展的成功造就大量中产阶级,他们更加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威权政治就这样在踉跄中结束。

随着档案的不断解密和被利用,我期待国内的军史研究者对那场战争做出新的研究,沈志华对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事联系的研究上,已经开了先河。

猜你喜欢

遗忘越战朝鲜战争
《凝固汽油弹女孩》50载:越战决定性照片的故事
越战中美军士兵的平均死亡年龄
穿越幽暗的隧道,世界重见天光
让学生轻松记忆化学知识
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停在三八线
二战和越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及越南海上封锁作战特点浅析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战争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