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岛还是富岛民?
2010-05-30黄祺
黄祺
海南正在向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迈进,在外界一片熙攘中,祖辈生长于此的本岛岛民,也正在经历着不安和骚动。“房价涨了收入没涨,高尔夫球场完工了道路却越来越堵”——岛民们的议论让当地政府不敢懈怠,各种“缓冲”政策陆续出台以期抚平岛民的不安。更多的利好信息和机会,也在促成海南农村社会的巨变。
一夜入夏
2月底,刚刚经历降温的海南岛一夜入夏,气温蹿升到37度,但在海南岛民的心目中,今年的“夏天”,始于一个多月以前。
2010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若干意见,海南岛的新一轮开发,成为国家级战略。消息立即撞开海南岛上空平静悠闲的空气,岛民们嗅到了热潮即将涌来的气息。
从飞机上俯瞰海口夜景,滨海道路的灯光,勾勒出优美的海岸线,灯火从海岸向腹地一路铺开,越来越明亮繁盛——世界上拥有如此海岸景观的城市,多半是经济重镇,比如东京、香港、纽约……
成立特区22年来,海口与上面这些经济重镇之间的相似之处,更多的是在“外形”上——除了旅游业,海南的其他行业并没有更多出色的表现,与“国际都市”之间的距离还很遥远。大多数内地人对海南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的歌声中,而海南岛民也安然于节奏缓慢的热带生活。
茶馆的繁荣,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悠闲程度。大小茶馆遍布在海南城乡,男人们喝着便宜的“老爸茶”一聊一天,那是最常见的生活景观。在省会海口,很多单位上午12点下班,下午2点或者2点半上班,中午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足够吃饭、午睡。海口市普通市民的工资收入,在2000-3000元,2009年以前,像这样两个月的收入,可以买到一个平方米的住房,普通人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生活压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口人口快速增加,外地移民多是冲着海口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来的。2005年左右,市区不错的小区公寓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要2000-3000元,这意味着一个年轻人只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就能在几年中安家、过日子。
事实上,“国际旅游岛”战略宣布之初,海南人大多数有点“懵”,大多数人不清楚,海南的新一轮开发,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先乐观的,是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人。
“从电视上看到新闻,我真是高兴啊,马上说,下午我请大家吃饭。”1月4日那天,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一位官员异常兴奋,掏腰包请办公室同事吃饭以示庆祝。尽管供职于旅游部门,对海南的新一轮开发早有所耳闻,但国家这么快、这么高调地宣布战略,还是让这位官员感到意外。
仅仅从“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标题就能够了然,海南的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虽然旅游业一直是海南的重要产业,但具体到海口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多年来没有很大的起色。海口的旅游业侧重于会议和商务,从历年统计数据看,乘坐飞机飞抵海口的游客中,大约一半立即转乘交通工具去往其他风景胜地,只有一半游客在海口过夜,留在在海口周边旅游的游客远远不如三亚等热门地区。
对于所有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人来说,兴奋都是有理由的。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负责人在得到建设国际旅游岛信息的时候,也是异常高兴,这意味着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在开发政策刚刚公布的几天里,海南岛上弥漫着乐观的气氛,虽然谁也不清楚海南岛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大家相信,随着海南的开发,普通人的生活注定“水涨船高”。
报纸和房子
但是,乐观的情绪没能持续太久。
除了每年的旅游旺季,海南岛上的新闻,并不多见于内地媒体的重要版面,这个岛屿,与内地很多城市之间都有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年初开发政策出台后,海南岛突然间成了媒体上最热门的词汇。但是,还没来得及为高“出镜率”高兴,海口市民发现,海口市的房价也在媒体的热炒声中节节攀升。
不管是在各种评选中,还是在海口市民的心目中,海口一直是一个幸福感比较高的城市。直到2010年1月房价疯狂上涨的大戏拉开帷幕,海口人突然觉得自己不那么幸福了。“你要问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宣布以后有什么变化,变化只有两个:报纸、电视上讲到海南的新闻多了,房子涨价了。”2月底,海口市民中弥散着焦虑的气氛。
记者采访了中专教师、出租车司机、国企员工、私营企业主等普通的海口市民,他们各自的经历为我们描绘出海口普通人的置房历程和心态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南地产泡沫,大大伤害了海口的地产秩序,各种烂尾楼的处理一直到21世纪的最初几年才完成。正因如此,海口商品房的價格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起步。2004年左右,海口市区普通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售价在2000-3000元,之后5年时间价格翻倍,在5000-6000元。但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政策宣布后的一个月中,海口房价突然加速,目前,年前6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涨到12000元甚至更高,都被视为正常。
春节期间,海口房价被外来资金节节推高,酒店客满,茶楼、咖啡厅里,充斥着围绕房产的“商务聊天”。“两位西北妇女,从来没有到过海南岛,听说海南楼市火热,通过电话就买了两套。”像这样真实的故事,在节日期间的海口频频上演。
到2月,海口的楼盘差不多销售告罄,市区里房产广告也少了很多。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着,前几天他拉着两个贵州人在海口市转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套单价1.5万,总价90万的商品房,司机在楼盘门口等了1个小时,2位贵州人就下单买下出来了。
最近十多年,海口吸引了不少内地人到海口购房过冬,海口的夜市大排档上,充斥着豪爽的东北口音,原本只有男人才泡茶馆的规矩,也被东北老太打破。但与之前购房自住不同,这一轮的购房热潮,几乎都属于商业投资。
海南岛民并非没有见过如此的世面,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地产热,仿佛就在眼前。那一次地产热制造了如今的地产大鳄冯伦、潘石屹等等,也曾留下一堆破败的烂尾楼。与这次不同的是,当年,内地来的老板们玩着各自的地产游戏,地皮和楼盘在这些有钱的外地人手中翻滚,但地产界的惊心动魄并没有影响普通岛民的生活。那个时代,福利分房刚刚开始向商品房过渡,多数人尚未拥有自己的房产,绝大多数岛民的利益,与当时的地产起伏并无关系。
而此次的房产热潮,与每一个海口市民相关。“说实话,我真是为那些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担心,国家必须给政策,弄不好要闹的。”一位已经拥有住房的海口市民说。
无房的市民焦虑,有房的市民也并不快乐。海口市的发展只有20年,绝大多数海口市民只拥有一套自住房,房价上涨后,一般市民没有多余的房产参加交易,也就不可能在房价上涨中获得财富。相反,房价上涨还可能在长远的时间里抬升城市的生活成本。
市民中间焦虑的情绪,显然已经给政府带来压力。省委书记卫留成1月15日宣布“刹车”政策:为了避免开发项目一哄而上,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从今天起,到《海南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前,全省各地全面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
这个被海口市民熟悉地挂在嘴边的“两个暂停”,暂时扑灭了楼市高烧。进入2月,海口的楼盘销售厅不再热闹,房价也维持不动。“再等等吧,等到3月看下一步政策怎么样。”记者在琼海市一处楼盘遇到的楼市调查人员这样说。等记者回到海口市,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出自一位普通海口市民之口,可见眼下全民观望的气氛。
但“退烧药”究竟治标还是治本,答案尚未揭晓,行业从业人员和普通市民的预期,依然倾向于房价继续上涨,政府必须考虑更多的配套措施,来缓解本岛市民的买房难题。
卫留成在1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承诺,海南财政新增财政收入的55%将用于民生,在这样的基调下,2月25日、26日,海口当地《南国都市报》连续刊载文章论及如何保障当地人利益。报道中公布,海口市将完成多项民生工程,其中,“全年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1.27万套,力争在两三年内有效解决海口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另一篇报道中,海口市委书记陈辞表示,海南目前应该冷静,借助智力支撑来好好规划,理清思路,想明白了再干。文中提到:“针对目前有人担心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海岸资源被划分,沦为少数人的资源等问题,陈辞表示,海口市民可以不要担心,海口的海岸线一定会大量保留。”
不管是国外城市的发展还是国内旅游城市的开发,都曾有过当地人无法从中获益的问题,如云南丽江古城熙熙攘攘挤满游客,但距离丽江市区不远的山区里,很多农民还未摆脱贫困。海南岛的新一轮开发,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岛富民穷”的压力,政府必须依靠更多的支撑政策,来避免“岛富民穷”恶性规律。
你家有地吗?
海口人买不起海口的房,于是把目光转向农村。
“你家有地吗?”这个春节,海口市民中常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海口市民中的很多人,自己或者父辈从农村移民到城市,不少市民拥有私家车解决了交通问题,从老家开车到市区不过几十分钟路程,住到老家去,已经成为可以实现的生活方式。飞涨的房价,让很多海南城市居民,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的老家,把自己的小康梦想,寄托到曾经奋力挣脱的农村。
“回乡下老家,有地的看地,没有地的也在看地。”一位海口市民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看地成为很多人的重要活动。
除了到乡下盖房自住,一些拥有各种资源的当地人,也四处活动,期望从海南开发中,分得土地增值的一杯羹。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早已开始收购海口周边土地,他们的算盘是:一旦旅游项目启动,首先需要的就是土地,如果能够先下手圈地,到时候就能把地卖给更大的开发商,从中获利;即便不能从炒地里获利,自己经营旅游项目,也会有不错的前景。
有需求就有市场,海南地广人稀,再加一些地区土地政策尚未明朗,各种形式的土地交易,在民间悄悄升温。2月的艳阳下,陈有才(化名)骑在摩托车上,在海口郊外一片荒地前,与来自海口的“买家”碰面。“买家”希望村民能够出让20亩土地,于是请陈有才出面与村民协商,一旦交易成功,陈有才将获得佣金。
“买家”与陈有才碰面的场景,容易让人联想到90年代香港电影里的画面,不过他们交易的不是其他,而是土地。陈有才也是当地农民,在“重农”的乡下,像陈有才这样撺掇农民卖地的“经纪人”,并不受农民的尊敬,但这并不妨碍“经纪人”队伍的壮大。
现在到海口周边乡村,很多荒地、山地依然荒芜着,很难看出大兴土木的迹象,但激烈的圈地竞赛,已经开始。“按照当地农民的风俗,正月十五以前忌讳卖土地,所以我们谈好价钱,先付订金,等过了十五就成交。”海口的一位买家告诉记者。因为没有正是成交,这位买家并不放心,一旦有人给出更高的价钱和更多的订金,他的囊中之物就会飞走。
炒地客的种种手段,也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学会了“生意经”,一旦听到自家土地在某个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范围内,农民就急着在土地上盖上房屋或者种上果树,寄望在接下来的征地中提高土地的价格。
不做失地农民的可能性
卖地还是不卖?——距离海口市20公里的永兴镇博学村的村民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2009年底,浙江一家大型企業在永兴镇做了一个旅游开发的规划,规划范围囊括了博学村所有的土地,开发商甚至已经为村民们筹划了新的居住地,让他们迁居到距离永兴镇近一些的公寓房里。
与全国所有农村一样,博学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剩下中年和老年人在家务农,种植佛手瓜和水果,每年的收益够吃穿生活,但没有更多的富余。今年佛手瓜供大于求,收购价降到3分钱一斤,只有成本支出的十分之一。
对于这个300多人口的自然村来说,如果同意出让土地给开发商,村民们会一次性得到一笔钱,按照当时周边村庄地价,一亩地租金大约3万元,村民们每户可能得到十多万到一百多万不等。但出租土地的代价是,原本在家务农的老人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将失去再当农民的退路,而且,各家再不能拥有种着荔枝的院落。
“农民的出路难道只有种地和离开土地两种吗?”在得知开发商将租用土地的消息时,博学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陈统奎,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相信一定有第三条路,让农民既能留在家园,又能跟随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政策发家致富。
博学村坐落在古火山口附近,农民传统的住房,都是用火山岩石垒成,村里一些老屋有200多年的历史,荔枝等果树在村中处处栽种,环境幽静古朴。由于供职于一家新闻杂志,陈统奎曾经采访台湾桃米里村,这个村庄的年轻人也曾流向城市打工,村庄人口老化,慢慢衰退。但经过10年的生态村建设,如今的桃米生态村已经成为生态游的品牌,恢复了生机。
桃米里的经验给了陈统奎启发,他希望博学村也能探寻出一条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要实现这个理想,首先需要村民们认同一个原则:拒绝成为失地农民。而要村民认同这一点,必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开发生态旅游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把生态村建设从构想变成现实,陈统奎号召成立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有在镇上和省城工作的本村大学毕业生,也有留在村里的年长村民。有了理事会,各种旅游项目的开展才有人张罗。
理事会成立后筹办的第一个活动,是海南自行车运动协会举办的山地自行车赛。举办比赛需要赛道,理事会动员全村出人出力,几十年前“记工分”的制度又被找回来,只不过各家“工分”不但不能兑现成工资,农户还要借钱给理事会,用于租用机械、购买碎石。
农历正月十三,是博学村“公期”,“公期”是海南传统节日,各村日期不同,这一天亲戚朋友到村里聚会,热闹的程度胜过大年三十。自行车越野赛也在这一天举行,城里人开来的汽车,沿着乡村公路停放,一路摆了2公里。比赛的盛况,给村里人一颗定心丸:看起来,博学村真的能够吸引游客。
“开发商一亩地才给多少钱,我们自己搞旅游,应该能行。”喧闹过后,村长王才运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看到博学村已经有声有色办起了活动,浙江的旅游开发商自知无法说服博学村民出让土地,最终修改了规划,放弃了这个让他们头痛的村庄。
“发展乡村生态游,是一个很好的出路。”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蔡俏评价说。博学村的行动,得到了旅游部门的认可,今年5月荔枝成熟以后,海口市旅游部门将支持博学村开展荔枝采摘活动,吸引游客到乡村做客、消费。接下来,博学村还计划修缮老屋、建造古朴的火山岩民居用于经营“民宿”,游客可以到村里的火山岩房屋里住上几天,吃新鲜水果、蔬菜,享受惬意的乡土生活。
比起老年人,博学村的年轻人们,更能够认同建设生态村的理念。自行车越野赛举办当天,维持秩序的、后勤烧菜的、接待运动员的,都是20岁上下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有的年轻人甚至从广州坐飞机赶回老家。30岁的村民陈芳德闯过广东,现在在海口一所学校做厨师,工作轻松,每月有1600元的收入。陈芳德告诉记着,如果生态村搞起来,他愿意放弃海口的工作回到老家,不管是经营民宿还是生产蜂蜜、种植荔枝,他都很有兴趣。
博学村已经迈出第一步,陈统奎希望,博学村的实验能够为海南岛的农民,探索出除了卖地以外更能够持久致富的道路,让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经济腾飞,也能惠及普通农民。
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宣布两月,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答案: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的到底是打造一个富人天堂,还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富饶岛屿?这也是省委书记卫留成被追问最多的问题。“我也跟我们海南岛民讲,强岛富民是我们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立足点,如果我们不能让海南老百姓富起来,那我们的国际旅游岛就算失败。”卫留成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说。事实上,答案的揭晓还为时尚早,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才刚刚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