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洋战略“雕虫大计”
2010-05-30邱兆锋
邱兆锋
伴随着中国对于海外资源胃口的急遽膨胀,今后中日之间的海洋权益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双方有管辖争议的海域,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成全球范围内的冲突。中国若想赢得更多合作的筹码,应当刻不容缓地制定出公开、透明且更具前瞻性的海洋战略。
今年5月末,日本国会通过所谓的《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要求在没有船舶靠岸设施的冲之鸟岛(中国名:冲之鸟礁)和南鸟岛建立港口设施。日本企图通过这一举动大面积管辖冲之鸟礁海域。向国内外宣传“冲之鸟”是一座岛屿,从而达到维护日本海底资源开发和专属经济区权益的目的,同时在南鸟岛周边,准备推进海底资源的开发。
而在此之前的3月1日,中国的《海岛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海岛的建设与管理。从该法的形成到正式出台,日本一直绷紧了神经。去年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之时,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驻华外交官就纷纷打听进展情况,密切关注审议动向。
众所周知,日本整个国家就是由众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日本既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岛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穷国。石油、矿产等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海洋战略可以说是事关日本国运。在海洋权益冲突日益扩大的今天,日本也进一步调整海洋战略,通过迅速推进立法、整合政府部门加强了海洋管理。这对于我国颇有启示意义。
海洋立国
日本首先从行政、立法上高度重视海洋事业。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尽管冲之鸟和南鸟岛分别在东京以南和以东1700多公里外,但是日本将这两个地方划给小笠原村,使其在行政上都隶属于东京都。此举颇具战略眼光,防止了这两个面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不点”在行政管理上被边缘化。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在2005年踏上冲之鸟,并亲吻了这个弹丸小岛,虽然这一点备受争议。
日本在海洋立法上也走在很多国家前面。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出台了《孤岛振兴法》,对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岛屿采取迅速有力措施加以开发,改善孤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我国出台类似目的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定》,整整晚了30年。我国的《海岛保护法》从2003年起草到最后收尾,走了整整6年的漫长道路,而日本却在两年之内,使涉及整个国家海洋事务的《海洋基本法》在众参两院高票通过。
政府、学术界、经济界等同心协力,实现“产官学结合”,是日本研究海洋战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色。日本政府通过采纳各类咨询机构建议、完善海洋政策和立法等手段来建立海洋战略。在制定海洋政策时,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智库不可或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洋政策研究财团”。该财团于2005年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海洋与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书》,并由此推动了日本海洋政策大纲的建立和《海洋基本法》的出台。此外,该机构还提出完善在各类学校中海洋教育的建议,以提高全民海洋保护意识。而近年来,日本学术界的海洋战略研究也疯狂走热,在政府和财团的支持下,大量专著和研究报告不断推出。
从“群龙乱舞”到“一条龙”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海洋事务的机构,只是按照职责在政府内部进行分工,实行的是多头管理的方式。比如,经济产业省负责海洋资源开发,农林水产省负责渔业,国土交通省则主管海港建设。由于主管部门众多且缺乏横向联系,最终导致在出现海洋问题的时候权责不清、应对缓慢、效率低下等弊病。为此,2001年,日本政府通过行政机构改革,整合了海洋事务相关的省厅。2007年日本根据《海洋基本法》的规定,成立了以首相为最高领导,由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等8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该部全面负责国家海洋政策,按统筹管理的方式整合强化海洋行政。协调各部门工作,基本改变了相关省厅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此外,日本还新设了海洋政策担当大臣,在综合海洋对策总部的框架下,负责渔业、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运输安全等相关政策的统筹规划。
由此,日本海洋事务“群龙乱舞”的局面得到了控制,而在《海洋基本法》之下运作“综合海洋政策本部”这一机制,也对海洋管理起到了核心作用。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的最新动向是于3月通过了“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把海底资源确定为20年后日本的海洋国家成长战略中重要内容之一。具体说来,就是在东海“日方提出的中间线”至琉球群岛、伊豆半岛至小笠原群岛等达3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里,进行包括金、铜以及其它稀有金属的资源调查,并且争取2020年能够实现海底资源与能源的产业化。此外,政府还将对远距离控制的无人探查机的开发以及从事资源勘探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中国作为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国,海监、渔政、海事、边防、海关这5条“龙”在海上的力量显得颇为弱小。为了适应海洋维权和海洋合作,有必要改革“多个涉海部门各自在海上执法”这一管理办法,以海洋为媒介设置统一的综合办事机构。
雕虫大计
无知最可怕。一座有人岛屿无论大小,其归属一旦确定,周边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就随之确定。正因为如此,日本对冲之鸟礁一直苦心“造岛”。
冲之鸟不是一个岛,只是一个涨潮时露出水面的弹丸小岩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这个岩礁几乎要被海水淹没。然而,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却花了数十亿美元,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对这个小岩礁进行加固、加高。而2006年日本政府更是斥资755万美元,推出了“珊瑚虫计划”。日本派专家前往冲之鸟礁养殖速生珊瑚虫,通过珊瑚虫的迅速繁殖,以期变礁为岛。从而宣告附近海域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将其中的渔业资源、海底石油、稀有金属收入囊中,最终达到扩充海上领土、实现海上圈地的目的。在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经营下,日本于2008年11月向联合国提出了本国南部及东南部海域大陆架延伸申请,而冲之鸟则是南部海域的申请理由之一。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表示,将力争促使联合国批准包括冲之鸟周边地区在内的大陆架扩张申请。
我们曾经对日本人的做法嗤之以鼻:真是有钱没地方花,把真金白银就这么扔到了海里。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已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只能口头抗议:冲之岛只是一个礁盘;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由于长期以来海岛管理的滞后,辽宁、河北、福建等沿海地区不断发生炸岛炸礁,填海连岛的事件,海南三亚还发生过为了开辟航道搞旅游而炸礁的事件。据统计,近20年我国由人为因素而消失的岛礁超过了400个。
中日——冲突还是合作?
日本近些年略显军事扩张性的海洋战略当中,应对中国崛起的色彩很重。从2006年以来,日本不惜投入巨资,在冲绳县的宫古岛和长崎县的福江岛上增设了电磁监听系统,截收天线高达30米,经过多套系统交叉比对和三角测量,与驻日美军联手,对由渤海、黄海海域南下的中国舰只实施联合電磁监控。而在距离冲绳本岛约520公里的与那国岛,日本自卫队是否进驻的问题尚未退烧。该地距钓鱼岛仅150公里,一直由海上保安厅管理,民主党上台后搁置了前首相麻生太郎的派兵计划,但因长外间守吉屡次呼吁政府向该岛派兵。
近年来,日本还持续强化对钓鱼岛的侵占。2002年底,日本政府声称以年租金2000余万日元的代价,从一个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随后,日本政府宣布将右翼团体在岛上设置的灯塔收归“国有”;2009年初,又调集可搭载直升机的大型巡逻舰增防钓鱼岛。尽管中国民间“保钓”力量一次次登岛,打破了日本“实效占有”,但中国海上执法力量的船舶和飞机通常不能到钓鱼岛附近巡视,仅有2008年底那次进入了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相形之下,日本海上执法力量不管多远都会派舰机去巡视,每天至少会有3艘巡视船游弋在钓鱼岛周边。从卫星、雷达到飞机、军舰,日本海上防务的严密和快速是日常化的。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正在“暴食”海外资源,维护远洋航线因此愈发重要,而日本是一个传统能源需求大国,正在索马里邻国吉布提耗资4000万美元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眼下中日在经济专属区、大陆架界限、东海资源开发等诸多问题上对立,但今后两国的海洋权益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双方有管辖争议的海域,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成全球范围内的冲突。
今年4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大规模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后,有日本媒体渲染说中方在搞“心理战”,尽管在5月中日韩外长会晤期间,中日两国已就避免海上冲突而建立军事热线一事达成了共识,但“太把自己当公海主人”的日媒对抗情绪严重。中国若想赢得更多合作的筹码,应当刻不容缓地制定出公开、透明且更具前瞻性的海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