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冒犯家里的专业人士
2010-05-30郭茗儿
郭茗儿
一位朋友,家里有个理财师,一度让人羡慕不已,这小日子该多蒸蒸日上啊?可是据说,她满腹牢骚——家里的钱都是老公掌控不说,别人还休想过问细节。在理财这个问题上,老公就像一名总舵手,家人只能乖乖坐在船上,喝咖啡睡觉什么都可以,就是别想走到驾驶室,闹急了,下船,财务自主去!
一个妹妹,老妈是心理专业人士,一度让人红了眼,这母亲该多理解女儿啊。可是听说,她最怕和老妈谈心,老妈动不动就“你有没有想过愤怒背后有什么”“我知道你挺难过的”……然后做倾听状,盯着她的眼睛。每次遇到这状况,她都要晕过去了。“我宁愿她拍我几下,踢我几脚,那也说明她是我妈!”
谁家都可能有一两位专业人士,在不涉及专业领域的时候,这个家庭平和宁静,与别的家庭没什么两样,可是一旦涉及专业领域,就突然变得极其敏感,如同平坦地面下埋着一颗地雷,踩上了,就是一场灾难。
你夫人是搞电影的,就算你对一些电影嗤之以鼻,也不要在家里口无遮拦,说不定哪句话就戳到了她的痒处;你父亲是摄影界专业人士,就算你心里长草得不行,也最好别去工作室拍什么艺术照,非要如此的话,偷偷进行即可,千万别声张;你老公是专业司机,就算你对驾驶完全摸不着头脑,也千万不要让他坐在你身边,那简直给了他一个发泄的舞台;你母亲是图书管理员,就算你觉得那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最好态度毕恭毕敬,你的轻视是对她本人最大的不敬!
没错儿,当“专业人士”和“家人”两种身份碰撞到一起时,就是这么没有道理可讲。那种感觉,如同你去办事,按流程办本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办事员偏巧是你的亲戚,搞得你两难,招呼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恨不得干脆换个窗口。可家庭这个窗口是换不得的,朝夕相处,总有狭路相逢的时候。
有的专业人士,涉及专业领域的时候,没什么壁垒,大家基本可以畅所欲言,有一说一。只有当某个问题需要被解释的时候,他才会出场。大多时候,“专业人士”隐藏在“家人”的身份之下,不太显山露水。自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家人有“我们也有圈内人”般的荣誉感,专业人士也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是家里的精神领袖。
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业时间长了,渐渐生出一些行业认同。如果遇到本行业的一些负面评价,会让他觉得不舒服。在外头,遇到说“外行话”的人都恨不得批他一顿;到了家里,也有一种本能的维护,话不投机,给家人一个难堪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可以想见,当家人对这一领域有所顾忌的时候,自觉就不会多谈、闲谈,专业领域成了谁都不愿触碰的敏感区。
还有的专业人士,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与话语权,开始注重自己说话的分寸、表达的界限,身份感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对这个领域保持一种礼貌,就算在家里也不例外。当大家都对一个话题敬而远之的时候,下场很明显,那就是完全不再谈论,形成盲区。大家就算有疑问,宁愿去网上查,去找别人询问,也不再和家人纠缠。
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儿子数学学得不好,不向家里搞数学研究的父亲请教,反而在外请数学老师;演员父子兵在家里从不切磋演技,反而都与外人相谈甚欢;老爸是搞文字的,儿女要么对文字没什么兴趣,就算有兴趣,基本功也总是放在暗处……
看起来不可思议,道起来确实情有可原。作为家人,谁不想守着专业人士行个方便、学点儿本事?作为专业人士,谁不想在家里也服了众,成为一种专业意义上的家庭权威?可现实就是这样,家里的那个专业人士,因为有了“亲人”这个头衔,反而让人觉得面目不清,分寸难以拿捏。
与家庭专业人士的相处,就像两个线条一直在找关系。刚开始贴得很近,部分重合都不觉得有问题,相反觉得很暖心;接着,开始觉得远一点儿比较好,偶尔的相交都会让人觉得有些尴尬;最后,干脆平行,各走各的,谁也不理谁的碴儿,这样反而让人觉得舒服。可是,当真的永远没有交点,又会心生疑虑——这样是不是太不像话,彼此该靠得再近点儿?
与家庭专业人士的相处,还像隔着一个核按钮在打交道。你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多远的位置,也不知道多大力度的触碰会引爆一场核战争。你不能站得太远,毕竟对面站着的是你的亲人;也不能站得太近,因为潜伏的危险总是存在。你们可能都领教过这场战争的火力,所以双方显得极为慎重;你们也都安于守住自己那一边,所以彼此宁愿若即若离。
家庭这个坛子就是这么微妙,在专业领域这个问题上,它能把“亲人”发酵成一个你不认识的“别人”,当你真的把他当“别人”时,他又反过来告诉你,他是你的“亲人”。
(梁衍军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