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官兵青岛海滨疗养的效果观察

2010-05-30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周美剑闫明启张晖朱承超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疗养高原官兵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 周美剑 闫明启 张晖 朱承超

长期驻训在高原的官兵,由于受高原特殊地理条件如: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的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机体的呼吸、循环等系统出现代偿性改变,因此,高原官兵的疗养与普通疗养员有所不同。

我院地处的青岛属海洋性气候,是著名的海滨疗养胜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气候疗养因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气候疗养因子促使高原官兵有效防止伤病、增进健康,提升军事作业能力,是发展疗养事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青岛海滨气候因子对高原官兵疗养效果进行探讨研究,以提高疗养质量,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服务。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随机抽取来自高原地区的二炮部队官兵疗养员78例,男59例,女19例;年龄26~61岁,平均(46.5±5.5)岁;驻高原时间最短的半年,最长30年,平均16年;本组中有52例为保健疗养,26例为康复疗养,其中高血压14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8例,高原心脏病4例,入院时病情均稳定。

1.2 方法

1.2.1 疗养措施 对来院官兵在保持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景观、理疗、体疗、合理膳食等综合疗养措施。

1.2.2 观察指标 入院及出院时问卷征询病史及临床症状并记录呼吸、血压、心率、体重等生理指标,疗养前后测定血氧饱和度(SaO2),检查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检测每搏量(SV),心排血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胸部正侧位片测量心胸比率等。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表1) 两组疗养员疗养前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与疗养后比较均有改善。保健疗养组以头晕、胸闷、嗜睡、乏力、肌肉酸痛改善明显。康复疗养组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失眠、嗜睡、焦虑、乏力、肌肉酸痛均明显改善。

表1 高原官兵疗养前后临床表现的人数变化

2.2 各项检查、测量指标变化情况(表2~3) 结果显示保健组疗养员心率(HR)、SaO2、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血沉测量值与疗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疗养组呼吸(R)、HR、SaO2测量值与疗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高血压病、高原性心脏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量值与疗养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HGB、HCT、血沉与疗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RBC、HGB、HCT、血沉与疗养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健疗养组血压测量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后心脏超声观察心率减慢,SV、CI、EF无明显增加,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不明显(考虑疗养期限短),而其他血生化检查,血、尿常规,X线均无明显变化。

表2 保健疗养组高原官兵疗养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情况(±s)

表2 保健疗养组高原官兵疗养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情况(±s)

注:疗养前与疗养后相比,*P<0.05;1 mmHg=0.133 kPa

项目 疗养前 疗养后R(次/min) 18.0±2.4 15.4±2.0 HR(次/min) 85.0±18.0* 70.0±10.0 SBP(mmHg) 122.3±10.6 121.2±8.7 DBP(mmHg) 70.2±6.5 70.5±5.2 HGB(g/L) 188.2±16.3* 159.9±13.5 RBC(×1012/L) 5.8±0.21* 4.8±0.4 HCT(Vol%) 60.0±4.4* 40.0±2.6 SaO2(%) 85.0±5.0* 95.0±2.0血沉(mm/1 h) 25.0±17.6* 16.0±2.6

表3 康复疗养组高原官兵疗养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情况(±s)

表3 康复疗养组高原官兵疗养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情况(±s)

注:疗养前与疗养后相比,*P<0.05,**P<0.01

项目 高血压病 高原性心脏病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疗养前 疗养后 疗养前 疗养后 疗养前 疗养后R(次/min) 22±4.4* 16.4±2.1 23±3.4* 19±2.7 24±2.2* 20±2.0 HR(次/min) 112.2±14.2* 83.2±8.8 122±11.4* 85±7.2 105±12.1* 85±11.1 SBP(mmHg) 155.6±14.5** 130±11.4 145.6±14.5** 122±14.1 126±11.5 120±11.4 DBP(mmHg) 96±6.0** 82.7±6.5 90.7±5.4** 85.7±4.8 85±6.0 78±6.2 SaO2(%) 85±5* 95±2 75±2* 85±5 70±8* 85±4 HGB(g/L) 180.3±12.21* 140±10.23 179.9±13.45* 130.24±10.22 26.3±18.12** 178.2±16.3 RBC(×1012/L) 5.68±0.41* 4.1±0.22 5.42±0.39* 4.8±0.31 7.5±0.52** 6.0±0.44 HCT(Vol%) 64.8±6.0* 40.1±4.5 68.8±6.2* 40.4±3.0 72.0±8** 60.3±7.1血沉(mm/1 h) 92±2.6* 16±4.7 90±2.0* 16±5.1 125±6.7** 19±2.6

2.3 不良反应 入院初期疗养员都不同程度地嗜睡,其中7例入院后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焦虑、恶心、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6例有不同程度血压增高,血沉检查多有不同程度增快。4例心电图示:ST-T改变。疗养1周后症状逐渐减轻,疗养期结束时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3.1 可增强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的适应能力 适应机能是气候治疗因子引起的基本效应之一。近年,一些疗养学专家进一步强调,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是生命的基本性能和特征。长年工作、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部队官兵受气压、气温、气湿、风速的影响,部分身体健康的官兵不能适应,发生自主神经-内分泌功能和血流力学等方面的改变,造成低氧血症导致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障碍。多年来,关于疗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疗养的性质是适应性疗法。气候疗养因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我院地处的青岛疗养区属海洋性气候,大气环境优良,空气清新,含氧量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温差小,夏季海风凉爽宜人,有丰富的天然气候疗养因子。这些与高原气候形成明显反差的特殊气候因素作为高原官兵疗养的疗养因子与机体相互作用,使其从体表、末梢到中枢不同水平的组织和器官对周围环境引起效应的反馈信息产生最佳效应,我们充分利用青岛海滨空气浴的特异性作用,调节和改善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功能。并利用青岛大气环境氧含量高的特点,增强了高原官兵疗养员肺脏的气体交换,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缓解了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的乏氧状态,同时使高原官兵疗养员因高原不利气候条件致机体发生的某些病理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减弱得到改善,最终形成新的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提高了高原官兵疗养员正常机体、患病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2 可提高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的免疫能力 免疫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保卫功能。据研究,气候疗养因子同其他各种自然疗养因子一样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作用,提高机体排除一切有害异物的防卫功能,即增强皮肤的障壁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1]。青岛空气中充足的氧能促进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中免疫细胞吞噬、杀伤作用和产生抗体。体内大小吞噬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在吞食销毁病因及异物的过程中都需要有充分的氧,机体免疫力需要氧化代谢供应能量才能发挥免疫功能。另外青岛海滨空气中的负离子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高高原官兵疗养员体内基础代谢率,调整大脑皮质功能,增高脑、心、肝、肾的氧摄入量,达到提高高原官兵机体免疫力,促进高原官兵疗养员身体健康的目的。

3.3 加强高原官兵机体的代偿功能,促进高原疾病康复疾病是外界因子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变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强度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尤其是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高原地区特殊的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同影响,引发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疾病,如急慢性高原病,高原性心脏病及特发疾病,其普通疾病普遍与其他地区不同。总医院朱晓显等人[2]于2000年曾对西藏军区干部607人的体检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排在高原地区疾病谱前三位的是高黏血症(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均排序靠后。本组观察高血压病14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8例,高原心脏病4例,我们充分利用青岛气候疗养因子优良的大气环境,适宜的气温,空气中充足的氧含量以及充足的日光作为刺激物,作用于高原官兵疗养员的机体,使外部环境与人体之间保持新的平衡。观察结果表明,加强了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消除病理兴奋灶,并通过对高原官兵疗养员自主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组织细胞的直接作用,增强酶的活性,提高膜的通透性,改善氧化还原过程,促进能量合成,从而改变高原官兵疗养员的物质代谢,促进了高原官兵疗养员机体的代偿、营养、修复等功能的正常化,达到了疾病康复的目的。

3.4 可致高原官兵疗养员某些不良反应 伴随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机体的生物节律随之改变,为适应新的地理环境,机体需要进行代偿性调节,若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则产生代偿性适应反应,乃至病理反应,即:疗养不良反应[3]。高原官兵已逐渐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从高原地区到平原地带,由于气温、气压、气湿等因素在短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使高原官兵疗养员发生自主神经、内分泌和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疗养开始的7~10 d可发生机体适应性反应,主要是机体为适应自然疗养因子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内分泌及物质代谢产生适应性变化,使机体内环境及外环境平衡。10~30 d主要反应为高速神经功能和体液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固醇类激素作用和酶的反应,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使一些失调的功能恢复正常。并随着疗养因子的增强产生特异性的疗养效果[4]。本组观察发现由于青岛地区氧浓度突然增大,对于某些久居高原的官兵疗养员产生了副作用。如入院初期疗养员都有不同程度地似醉氧状态的嗜睡,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焦虑、恶心、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血沉检查多有不同程度增快,部分高原官兵疗养员还出现心电图ST段改变,这些症状在疗期中逐渐缓解,疗养期结束时症状基本消失,且疗养员返回高原后电话随访未出现复发现象。说明高原官兵疗养员到海滨疗养地疗养的不良反应是轻度的,可短时间内恢复。但是为了避免或减少高原官兵疗养员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对刚到青岛海滨疗养地的高原官兵疗养员和疾病康复的高原官兵疗养员采取减少活动量,减少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及理疗、体疗的剂量,对于症状较重者,采取服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等措施,保证了高原官兵疗养员的疗养质量。

[1]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21-30.

[2]朱晓显,陈章勤,马明桥.西藏地区干部医疗保健情况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4):244.

[3]张愈,伍后胜,主编.中国疗养康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3,6,14.

[4]张卫兵,主编.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8-57.

猜你喜欢

疗养高原官兵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疗养员收治现状分析
健康教育和护理宣教在疗养期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