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变压器油色谱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2010-05-29徐浩俊

浙江电力 2010年5期
关键词:乙炔导则产气

李 逊,徐浩俊

(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

某公司高压厂变(20 kV)1988年出厂,1991年投入运行。制造厂为法国ALSTOM公司,型号为TTH,设备采用的绝缘油牌号为Shell Diala F,总油量约16 t。在2008年5月26日的迎峰度夏色谱普查中,发现该变压器油中的乙炔含量高达25.46 μL/L, 远远超过了国标 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1](以下简称“导则”)规定的注意值(5 μL/L)。5 月 27-29日连续进行了色谱跟踪监测,发现油中乙炔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导则中的故障诊断分析法[2],对高压厂变内部发生的故障进行诊断分析。

1 高压厂变油色谱的变化

高压厂变自投运以来的油质检测及电气试验结果均合格、正常,其运行状态下本体油的历史色谱分析数据表明,在异常出现之前,变压器运行状况均正常。图1为高压厂变本体油的色谱分析历史趋势图。

在2008年5月26日的色谱普查中,油中突现异常含量的乙炔气体,表明设备内部已发生故障。表1列出了该变压器油色谱异常前后的部分检测数据。

图1 高压厂变油中氢气及烃类气体变化趋势图

与高压厂变本体油的正常色谱检测结果比较,不仅乙炔气体高达25.46 μL/L,且油中H2、CH4、C2H4以及总烃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随后进行了多次的跟踪监测,发现油中的乙炔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2次送样复测的结果也印证了油色谱的异常。连续几次监测油中总烃含量虽未超过150 μL/L的注意值,但较正常状态下的总烃值也有了近一倍的增长,表明设备内部已存在故障。

表1 高压厂变本体油部分色谱分析数据

2 对色谱异常的分析

2.1 特征气体法

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在高温过热或电弧的作用下分解出气体,经对流、扩散,不断溶解在油中。这些故障气体的组成和含量与故障类型及其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表2列出了不同故障产生的不同特征气体。

表2 不同类型故障产生的特征气体

根据5月26-29日对高压厂变本体油的色谱分析,油中主要特征气体的含量占总烃的比例分别为:甲烷35.3%~35.8%,乙烯13.8%~14.0%,乙烷24.6%~24.9%,乙炔25.5%~26.2%。显然,乙炔含量已从正常时的零陡升至近30 μL/L,油中氢气含量虽未达到150 μL/L的注意值,但也较正常时的含量升高了5.6倍。由此对照表2,可以判定高压厂变内部已发生了放电性故障,且倾向于低能量的火花放电故障。

2.2 三比值法

根据导则中的三比值法,对5月26-29日的色谱分析数据进行计算,其故障编码组合如表3所列。

造成低能放电故障的原因有:引线对电位不固定的部件之间连续火花放电、分接抽头引线和油隙闪络、不同电位之间的油中火花放电或悬浮电位之间的火花放电等。

表3 高压厂变色谱三比值法数据(2008年5月)

同时,从表1色谱分析数据看出,当高压厂变本体油色谱出现异常时,油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基本无变化,由此也可判断涉及固体绝缘材料的放电可能性不大,应属油中裸金属低能量放电。

2.3 故障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判断

产气速率能更加直接和明显反映故障的存在、严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确定故障的性质,以便及时制定处理措施,防止设备发生损坏事故。导则中提出的产气速率注意值如表4所示。

表4 导则中提出的产气速率注意值

从表1看,高压厂变本体油中氢气、总烃含量均未超过导则规定的注意值 (氢气、总烃均为150 μL/L),但可从油中溶解的总烃及乙炔的产气速率证实该变压器存在故障。

绝对产气速率 γa=(Ci2-Ci1)/△t1×(G/ρ)

相对产气速率 γr=(Ci2-Ci1)/Ci1/△t2×100%式中:Ci2为第二次取样测得的某气体组分(i)的含量;Ci1为第一次取样测得的某气体组分(i)的含量;△t1为2次取样时间间隔中的实际运行时间;△t2为2次取样时间间隔中的实际运行时间;G为设备总油重;ρ为油的密度。

据此,计算2008年5月26-29日产气速率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油中气体产气速率计算结果

总烃、乙炔、氢气的绝对产气速率均分别超过了表4导则中的规定,说明高压厂变内部确实已存在故障,而总烃、乙炔、氢气的相对产气速率又都大大超过了表4导则中的规定,呈上升态势,更说明了故障发展趋势的严重性。

2.4 故障点温度估算

根据文献[3]介绍,采用日本月岗淑郎等人于1978年研究并提出的,在热点温度高于400℃时,纯油分解时的热点温度计算经验公式:

由此可估算出高压厂变色谱异常期间,故障点局部温度约为450℃,推断内部存在裸金属低能放电性故障。

3 吊罩检查情况

乙炔是放电性故障的特征气体,一旦出现,即使小于导则规定的注意值,也应高度重视,这对于维护变压器安全运行非常重要。高压厂变油中乙炔含量由零升高至25.46 μL/L,结合总烃产气速率趋势等分析,从设备状态监测的技术角度出发,检测人员提出了立即停运设备进行检查的处理意见。为初步判断故障的确切部位及真实故障程度,随后对高压厂变进行了绝缘、直流电阻、直流耐压、介损等常规试验,未发现异常,表明内部故障点不在电气回路和主绝缘部分,需送变压器厂作进一步的解体检查、大修。

2008年9月在变压器厂对高压厂变进行吊罩检查,发现其3.15 kV侧C相引线弯曲,对箱壁存在明显的放电点,如图2、3所示。

图2 高压厂变3.15 kV侧C相引线铜排螺帽放电点

图3 高压厂变箱壁放电点

进一步检查后,结合高压厂变故障前运行期间的负荷状况,确认发生放电故障的原因是1台前置泵曾发生短路,当时速断保护C相动作。由于瞬间电流变化,产生了强大的电动力,导致高压厂变的C相引线弯曲,对箱壁放电。全面检修后,此变压器已修复正常留作备用。

4 结语

在变压器故障的诊断检测技术中,溶解气体分析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简称DGA法)是诊断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故障及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能够发现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潜伏性的早期故障,避免和减少变压器损坏事故的发生,是目前许多电气试验项目无法替代的。但由于变压器油中可燃性特征气体的来源较为复杂,DGA法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很难判断故障的准确部位或部件。因此,必须和电气试验项目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准确识别故障性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曹雅萍,程建安,范新清,等.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分析与防范措施[J].变压器,2002,3:30-31.

猜你喜欢

乙炔导则产气
部分氧化法天然气制乙炔工艺技术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烷美无炔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
在线激光乙炔分析仪在醋酸乙烯合成中的应用
水环压缩机组在乙炔生产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