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花花草草看气候变迁

2010-05-28竺可桢

中国报道 2010年8期
关键词:梅树物候结冰

竺可桢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那里至少从唐朝以来就大规模种植荔枝。一千多年以来,那里的荔枝曾遭到两次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公元1178年,均在12世纪。

在观测仪器发明以前,人们要想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就需目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叫物候。我国劳动人民,因为农业上的需要,早在周初,即公元前11世纪时便开创了这种观测。

周朝建立(公元前1066—前256年),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就来到物候时期。当时官方文件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可以假设,周朝初期的气候温暖,可使竹类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而现在不行了。

温暖的气候不久便转冷。《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大支流汉水两次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表示公元前10世纪的寒冷。《诗经 ·豳风》也可证实这点:“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又和暖了。《左传》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像竹子、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提到。

宋朝(公元960—1279年)以来,梅树被称为花中之魁,中国诗人普遍吟咏。而唐朝以后,华北地区就看不见梅了。可是,在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是无处不有的,单在《诗经》中就有五次提到过梅——《书经·说命篇下》说:“若作酒醴,尔惟;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商周时期梅树不但普遍存在,而且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温暖气候依然继续。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流域人民种黍和稷,但在战国时代,他们代之以小米和豆类为生。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

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5年)气候继续温和,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个星期。汉武帝刘彻时(公元前140—前87年),橘之在江陵, 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均已在这类植物现时分布限度的北界或超出北界。

到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时间不长。《三国志 ·魏书 ·文帝纪》: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期间,中国南北以秦岭和淮河为界。据传南朝曾在南京覆舟山建立冰房。南朝都城在建业(今南京),冰从何处来?当时黄淮以北是敌人地区,不可能供给冰块;人工造冰的方法,当时还不可能;如果南京冬季温度像今天一样,南京附近的河湖结冰时间就不会长,冰块不够厚,不能储藏。如果覆舟山冰房是一个现实,那么南京那时的冬天要比现在大约冷2℃,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

大约在公元533—544年,北朝贾思勰写了一本6世纪时代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说“十月中以蒲藁裹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二月初乃解放”。表明6世纪上半叶河南、山东一带的气候比现在冷。

隋唐(公元581—907年)统一时代,气候变得和暖,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8世纪初期,梅树生长于皇宫。唐朝时代,生长季节也似乎比现在长。滇池以西,人民一年收获两季作物,九月收稻,四月收小麦或大麦。现在曲靖一带的农民很难照样耕种。

宋朝(公元960—1279年)国都建于河南省开封。著名诗人苏轼曾哀叹梅在关中消失。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江苏、浙江之间拥有225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但全部结冰,且冰的坚实足可通车。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那里至少从唐朝以来就大规模种植荔枝。一千多年以来,那里的荔枝曾遭到两次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公元1178年,均在12世纪。今天的气候更像北宋,而比南宋时代温暖。从杭州春节最后降雪的日期来判断,杭州在南宋时候(12世纪),四月份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冷1℃~2℃。

12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气温又开始回暖。著名道士邱处机(公元1148—1227年)于公元1224年寒食节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相同。明初以后,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

13世纪初和中期,比较温暖的时期很短暂,不久,冬季又严寒了。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走,橘尽冻死。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冬季相对寒冷,最寒冷期间是在17世纪,特别以公元1650年—1700年为最冷。例如唐朝以来每年向政府进贡的江西省橘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和1676年的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我国的热带地区,在这半世纪中,雪冰也极为频繁。

猜你喜欢

梅树物候结冰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通体结冰的球
煮梅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病梅记
野生杨梅树低干嫁接换种技术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鱼缸结冰
秋天的童话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