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拉弹唱“雇事人”

2010-05-27贾劝宝

丝绸之路 2010年9期
关键词:唢呐声陇东唢呐

贾劝宝

“雇事人”一般都是当地农民,除了务农本业,还学得一手吹、拉、弹、唱的本事,以此挣钱补贴家用。在旧社会,“雇事人”被视为下九流,生前不为社会所看好,死后不许葬进家族的墓地里,而且收入微薄。解放后至“文革”前,“雇事人”虽然还活跃在陇东各地,但收入与社会地位仍然与旧社会相差无几。由于此,鲜有青年人操此业。

改革开放之后,陇东“过事”又逐渐盛行,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雇事人”不仅东山再起,重现生机,而且在人数、社会地位、性别结构、技艺水平、个人收入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每个乡镇都有好几十个“雇事人”。他们以青年人为主体,组成几个班子,有男有女,吹、拉、弹、唱、演,样样精通。“雇事人”已经发展成为陇东农村一个颇有影响、令人羡慕的职业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和尊重,在传承、弘扬民间民俗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过事”时,“雇事人”丰富多彩的演奏、演唱活动,展现了陇东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

一是吹唢呐。陇东唢呐艺术久负盛名,是陇东民俗文化“五绝”之一,吹唢呐是“过事”时的传统和主打节目,也是“雇事人”必备的技能。过红事时,“雇事人”吹奏出那种欢快、高亢、嘹亮的唢呐曲目,充分地张扬着黄土地的旷达、雄浑和陇东乡民豪迈、奔放的原始个性,把喜事渲染得格外热火朝天、喜气洋溢。而过白事时,吹奏的那种低沉、苍凉、哀婉的祭奠曲目,则强烈表现出家人对亡故亲人深切的思念、感怀和倾诉之情,使哀伤与纪念的气氛分外浓郁。

二是唱秦腔。秦腔是陇东人最喜爱的剧种,演唱秦腔也是“雇事人”的看家本领。每个“雇事班子”都有好几位精于此道的男女唱家和“打板”、拉胡琴的高手。近年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少班子开始粉墨登场,进行化妆彩唱,生旦净丑,一应俱全;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在整个“过事”过程中,“雇事人”除了要自始至终进行上述吹、拉、弹、唱之外,还必须按照“过事”的性质、程序与传统礼仪,着力完成以下几项重点仪程:一为“迎客”。凡主客莅临,主人必须出大门施礼迎接,此时,“吹手”须吹起唢呐,随主人把客人迎接到家。一般宾客到来,执事的高喊一声“看客”,“吹手”闻之唢呐声起,以示对客人的欢迎。二为“接礼”。一些红白喜事,客人送来幛、匾等礼品,“吹手”也必须吹起唢呐,配合主人到大门外接礼。三为“娶人”。结婚娶亲时,“吹手”与男方“大客”一起到女方家去接新娘,叫作“娶人”。吹手坐在敞篷首车上,穿村过镇,唢呐声不绝,直到将新人娶回,完成拜天地、入洞房等一应程序。四为“奠仪”。老人仙逝,遗体入殓之夜,有“奠仪”一俗,孝子、亲戚一一为亡人敬香烧纸。此时,“雇事班子”要在现场奏乐、演唱,至“奠仪”结束。五为送葬。老人下葬,从起棂到墓地,再到入土为安,锣鼓声碎,唢呐声咽,丝竹低回,“雇事班子”全程陪同演奏。六为“请主”与“送坟”。老人去世三周年时,要过“换服”(换去孝服)的“大事”,“换服”时,孝子到老人的坟墓去“请主”和“送坟”(意即请回和送走老人亡灵)。“雇事人”要随孝子一路往返奏乐。“雇事人”通过上述种种礼仪性演艺活动,把陇东“过事”的传统民俗、风情与礼仪,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古色古香,意蕴悠长。

“雇事人”的雇事,虽然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主、雇之间并不乏陇东人固有的古朴、敦厚、儒雅的世故人情和周到礼数。“过事”期间,“雇事人”尽职尽责,绝无半点敷衍和懈怠。事主对“雇事人”的答谢也颇为有礼和大方。过事一毕,有一项重要礼仪,叫作“端花红”(付劳务费)。事主要用盘子给“雇事人”端上用大红纸包好的“花红”,并馈赠烟酒,以表酬劳和感谢。“雇事人”亦礼让有加,多不会悉数笑纳,而要当众打开红包,抽出几张钞票,退回给主人,谓之“退礼”。为此,客、主两方常常你推我让,体现出当今商业社会难得一见的人情味,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陇东乡民世代绵延的遵礼、尚义、重情的古老民风。

猜你喜欢

唢呐声陇东唢呐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又听唢呐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半夜传来唢呐
唢呐声声颂航天
秘密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